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24-09-20 00:00:00吴宁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10期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古诗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探索不同内容古诗词的教学策略,让古诗词承载的传统文化基因与文学意境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从新课标针对不同学段古诗词学习的要求来看,诵读、积累以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感受与发现美属于整体性学习要求,也是小学古诗词学习的共同目标。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缺乏对古诗词教学整体性要求的把握,又忽视不同学段进阶式学习要求,导致古诗词教学中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1.重视学习应试知识,轻视领悟诗意内涵

古诗词属于文言文,有格律方面的严格要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古诗词教学,一般不要求体现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一些教师便以考试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学习要求进行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以记背为抓手,学习古诗词中的知识点,忽视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如在古诗《惠崇春江晚景》的学习中,教师强调记忆的内容有:诗歌的作者与年代,诗中出现的景物有竹子、桃花、江岸、江水、鸭子、蒌蒿、芦芽等,诗中想象的事物是河豚的美味等,这些都是适合以填空方式呈现的零散的客观性内容,与新课标对第二学段古诗学习的“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诗文大意”的要求不匹配。从领悟诗歌内涵的要求出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惠崇在画面中表现的春天来到江边与江面上发生的变化,感悟春回大地带来生机勃勃的景象;抓住“正是河豚欲上时”想象诗人作为一名美食家,从画面中江岸上的蒌蒿与江滩上的芦芽生长情形,捕捉到水面下有看不见的河豚在活动的情景。通过这样的理解,学生才能领悟诗歌的内涵。

2.重视感知局部内容,轻视把握整体内容

在古诗词教学中,一些教师习惯以传统模式教学且不区分学段要求,导致学生重视感知局部内内,轻视把握整体内容。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从学段要求来看,这首古诗学习的目标应定位在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画面想象,了解诗歌内容;很显然这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把握的学习要求。但是,有些教师从介绍作者与林子方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重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与林子方的关系,还在诗句中寻找寄托物与意象。这样的教学就忽视了二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学生即使能够熟练地背诵这首诗,仍然达不成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目标。

3.重视拓展内容学习,轻视落实基础要求

在古诗词教学中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喜欢进行拓展教学,或者重视讲解平仄、对仗等方面的知识,或者拓展阅读同作者、同主题的古诗词。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登鹳雀楼》,有的教师引导学生画出诗歌的停顿,然后采用“平长仄短”的方法进行诵读。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合二年级的学生。教师花大力气拓展的教学内容,占用了学生识字、写字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就难免有本末倒置之嫌了。

二、如何解决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教师应该积极寻找改进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1.多措并举,感悟诗歌内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生学习古诗词获得“义”的经验之谈。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要让学生机械地去读古诗词,而需要采取多种举措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开展诵读活动。一是借助插图、绘图等方式,感受古诗词表达的意境;二是联系生活经验,感悟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三是借助其他课文学习中掌握的学习方法,感悟古诗词的语言表达之美。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暮江吟》,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想象站在江岸边的诗人白居易看到的奇妙景色,诗意袭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吟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画面,有着深远而优美的意境;接着,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夕阳西下时,自己站在水边曾经看到过的奇妙景色,正适合用上述诗句进行描述,学生进入了诗人表达的意境中;最后,教师让学生将诗句中的“铺”字换成其他的词语,比如“照”“映”“射”,然后说说换词后的表达效果。教师以多种方法引领学生感悟诗歌的内涵,学生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

2.兼顾局部与整体

新课标在不同学段的古诗词学习中,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统编教材的编者严格按照这些要求编选古诗词。以“家国情怀”类古诗词为例,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的学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理解诗句中描写的景色;语言积累体现的是整体目标,而诗句把握是局部目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的学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读诗句说出眼前浮现的情景;前者属于整体学习目标,后者就是局部的学习要求。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的学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结合注释与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与表达的感情;前者属于整体学习目标,后者就是局部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积累语言,夯实基础

新课标涉及古诗词教学的相关表述,多数都可以归入“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该学习任务群属于基础型,从其承载的教学任务来看,主要以夯实语文学习基础为目标。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以语言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建构古诗词的学习方法与经验,达到夯实古诗词学习基础的目标。

总之,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尽管存在着各种不足之处,只要教师心中有落实整体教学目标的路径,手上有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学习的方法,就能够有效解决各种问题,让古诗词教学取得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