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会方法比得到知识更重要。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自主建构作为一种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将其融入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兴趣和能力等,通过对知识与经验的总结完成学习上的自主建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自主建构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有效地促进其语文素养提升。
莎士比亚曾说过,学习的兴趣比聪明更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兴趣,你就没有动力去学习。自主建构理念下的语文学习亦是如此。所以,教师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在学习了《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等课文后,学生对神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笔者趁热打铁,告诉学生:“外国也有独属于他们的神话体系,你们想知道外国的神话与我们的神话有什么区别吗?”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笔者以视频呈现外国的神话故事情境,然后引出新课《普罗米修斯》,设计以下学习任务和目标。
任务一:整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写作顺序;结合之前所学的神话故事,认真思考神话故事的创作手法。
目标:完成对新课基础知识的梳理,了解生字、生词的用法;感受神话故事与记叙文、童话的区别。
任务二:熟读新课文,对神话故事进行梳理,谈一谈它与中国有关火的神话故事间的区别。
目标:通过熟读和梳理课文内容,锻炼表达能力;通过对比阅读,感受我国神话故事中对人类智慧的赞美之情。
上述两项任务难度适中,且呈递进趋势,从基础探索过渡到感性认知的层面。学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能有效地积累阅读经验。
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添加新的学习任务。比如《普罗米修斯》是有关火的神话故事,那么关于水的神话故事又有哪些呢?学生可以对比阅读《大禹治水》与《诺亚方舟》。这样不仅能拓展其学习的广度,也能让其深刻感受到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学生需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可以扮演教师的角色,讲解新课内容。这样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以上述任务二为例,学生以思维导图呈现学习成果,按照思维导图的顺序进行讲解。学生将《普罗米修斯》和《燧人氏钻木取火》放在一起比较阅读,给出以下两个结论。
结论一:在奥林匹斯神话中,火是神创造的,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繁衍生息,前往神殿盗火,最终受到了惩罚。虽然文章传达了勇敢拼搏、不惧艰难困苦的精神,但是从侧面来理解,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经验教训,那就是我们不能一味地依靠他人的技术,而要自主创新,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结论二:对比《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发现《燧人氏钻木取火》不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更让后世的人意识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才是繁衍生息的动力。
当然,在呈现学习成果的同时,学生也要给出相应的证据。例如,在描述完上述结论之后,学生可以将《中国神话故事》一书呈现出来,翻到《燧人氏钻木取火》的章节,证明自己论点的准确性。
由此可见,自主建构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改变了学生被动跟随教师脚步的现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利用自主建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让有效的自主建构真实地呈现出来。
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为例,这是一篇说明文,在教学之前,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目标一:了解文章生字、生词的意思和用法。
目标二:通过品析文章的语言风格、行文顺序等,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目标三:结合某个事物展开仿写训练,感受说明文的创作特点。
在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时,笔者发现学生在生字、生词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反倒是深度阅读、仿写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
问题一:学生虽然形成了“热爱和保护自然”的人文情怀,但是忽略了文章中的语言风格。换言之,学生未能把握说明文的特点,这将会导致他们在后续的仿写中遇到困难。
问题二:部分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导致文章看上去既不像说明文,也不像记叙文。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期间针对文本的行文结构、顺序及语言风格等进行了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结合对说明文的认知,反思自己仿写的作品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既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又给了他们新的探究学习机会。
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自主建构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并不是盲目地将学生放养。相反,教师的点评与引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主建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讲究的是长期性与发展性,单纯地通过几次体验,无法达到最终的目的。拓展课外阅读不但有效地延伸了课堂教学空间,实现了语文课堂的立体化,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完《普罗米修斯》后,笔者给学生布置的拓展阅读任务是对比阅读《诺亚方舟》《大禹治水》等文章;在学完《松鼠》后,笔者推荐学生阅读《神奇的太阳能》《猫》等文章。在持续的阅读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不同文体的行文风格,拓展了知识面。
自主建构并不是完全要求学生独立学习,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展开拓展练习期间,教师还要针对具体的学情,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为学生互动讨论打下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这既是教育的初衷,也是最终的追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契机,促使其能力、素养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