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落实

2024-09-20 00:00:00金亚云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10期

“跨学科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情境性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以语文学习为实施跨学科学习的载体,通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实现有效拓展学习场域,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笔者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路径。

一、在语文学习基础上统整融合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强调在学科间的统整融合中,需要突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地位,落实语言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升。

1.在统整融合中明确目标指向

“跨学科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需要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为载体加以落实,这样才能在跨学科学习中,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明确以语文为重点的教学目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教材中安排的第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文主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看,单元学习内容涉及古诗、建筑、绘画、四大发明、传统节日等。针对这些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实际,教师可以将“了解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跨学科学习”目标。

2.在意义关联中聚焦学习主题

基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地位,“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需要坚持以语文学习为主体,通过在语文学习内容中寻找、发现涉及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主题等,使之形成有意义的关联,实现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跨界学习。这种跨界学习,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形成综合学习能力,真正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服务的,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跨学科学习主题的确立。具体到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来说,围绕上述单元学习目标,教师需要进一步梳理单元学习涉及的各学科知识、内容、主题等,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登高、插茱萸等涉及节日民俗方面的知识等;找准单元语文要素与其他学科学习内容之间的融合点,如表达赵州桥建筑特点的语段是如何围绕“坚固”写清楚的,等等。

二、在拓宽学习场域中解决问题

在语文“跨学科学习”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寻找文本中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拓宽学习场域,解决单靠语文学习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建构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顺利进入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中。

1.在创设真实情境中设置学习任务

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是为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服务的,因而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等因素进行创设。具体到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创设“争做优秀传统文化小传人”的学习情境。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教师充分考虑到了三年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尚处在了解层面,加上本单元涉及的传统文化类型比较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学习时有所侧重,因此设计的“小传人”身份与三年级学生实际能力、水平相匹配,学生只要在自己感兴趣的优秀传统文化领域有所投入,就能够找到“争做小传人”应承担的学习任务。之后,教师依据单元安排的学习内容设置系列学习任务,供学生自主选择并通过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任务一是探寻千百年来人们是怎样过传统节日的,开展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从古诗中梳理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与内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开展合作学习,以收集民风民俗为主。任务二是探寻纸是怎样造出来并传播开来的,开展的主要学习活动是:从课文《纸的发明》中关注蔡伦是如何改进造纸术的,收集造纸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意义。任务三是探寻石拱桥是怎样建造的,开展的主要学习活动是:从课文《赵州桥》中了解石拱桥的设计特点,体会古建筑设计中的中国智慧。任务四是探寻一幅画能够名扬中外的原因,开展的主要学习活动是:从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看《清明上河图》在绘画上的突出成就,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运用美术、信息技术等知识介绍自己喜欢的我国古代的名画。

2.在利用多方资源中有效解决问题

教师在本单元创设“争做优秀传统文化小传人”的学习情境,目的是充分利用文本、网络、社会等方面的资源,解决学生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遇到的问题。从课文呈现的学习对象看,涉及古代建筑、古代绘画、古代发明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多数属于陌生领域,以他们所具有的文化知识与水平,通过学习有所了解都还是问题,加以弘扬就更难了。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在团队组建中的商量、互补等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在综合运用知识中提升素养

开展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既需要教师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又需要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学习方法。

1.在综合运用中统整迁移

“跨学科学习”的过程是围绕语文学习问题综合运用多学科思维与知识进行探索,使显性的知识能力与隐性的社会协同能力在学生头脑中得以稳固地融合,形成具有结构化的问题解决体系。具体到本单元的学习来说,针对“争做优秀传统文化小传人”这一学习主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单元学习内容涉及的其他学科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对接单元课文中指向这一方面学习问题的语段,开展相应的学习探究活动。如在《赵州桥》学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是:石拱桥的设计是怎样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文本中获取赵州桥的设计特点,通过网络搜集我国古代石拱桥的建筑特色和典型代表,再统整这些信息,获得作为古代石拱桥建筑艺术小传人需要介绍的重点知识。

2.在推介成果中提升素养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落实,还需要借助学习成果的推介,来展示学生在任务群学习中的收获,这种收获重点指向语文素养的发展。在本单元成果推介中,学生可以唱一唱自己学会的课文古诗;可以对照《清明上河图》,介绍自己从不同方面对画作的梳理与赏析;还可以展示自己搜集传统节日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以语文为主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开展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语文学科,创设包含多学科知识的学习情境,通过设置单元系列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与探究活动,有效达成单元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