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2024-09-19 00:00:00尹河水霍铁英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4年9期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课程的实施要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进而实现课程育人目标,实现主题意义。教师可从大单元教学目标制订、子主题主线设计和多元化评价实施三个层面,开展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关键词:主题意义;单元整体教学;子主题;多元化评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实施要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是指以单元为基本学习单位,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放在单元主题框架中,深入剖析教材之间、单元之间以及单元内各语篇内在联系,结合班级学情,充分挖掘育人价值,对主题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与重组,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笔者结合本地区教研团队集体智慧,摸索出一套“TTCLE”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模式。“T”就是Teaching,即教师的教;“L”就是Learning,也就是学生的学;教与学要在主题课堂中进行,也就是“Theme Class”中,即“TC”;同时,有多元评价(Evaluation)贯穿整个主题课堂中,也就是字母“E”。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课堂中永恒的音符。传统的英语课堂只是从单课时出发,对应的也是碎片化、浅层次的学习。在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首先,教师通过把握教材、分析学情、遵循新课标,设计出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其次,教师依据新课标中学生核心素养总体与分级目标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将多元评价贯穿主题课堂,检测学生实际素养水平与课前制订单元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便教师对子主题任务进行必要的调整,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下面结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2 “She looks cute. ”主题教学案例,对“TTCLE”单元主题整体教学模式进行简要论述,进行“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一、总体考虑,制订大单元教学目标

(一)整体把握教材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依托。在制订大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系统把握整套教材,抓住每册教材的侧重点,发现单元间的主题联系。比如,五年级上册Unit 2是以本册Unit 1“We have a new friend.”中的自我介绍为语言基础编写的,而Unit 1主题内容为一般现在时的自我介绍,包括国籍、年龄、个人爱好等。因此,在设计之初,教师要注意单元之间的自然衔接,使学生温故知新。

(二)具体分析学情

五年级学生通常已经掌握了一些人物与职业的名词和描述人物特征、个人喜好的形容词,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如一般现在时的陈述、疑问语序等),同时,他们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化问题,在设计单元整体目标时要注意“因材施教”。

(三)遵循新课程理念

新课标是英语学科教学的“标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遵循新课程理念。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在把控课程总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学段目标来设计单元目标。当然,教师还要将目标设计聚焦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之下,为整个单元找到适合的主题情境,使学生做到“言之有物”。

综合以上因素,本单元的整体目标可制订如下:

一是低阶目标。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应用第一单元主题“介绍自我”的语用结构,搭建第三人称单数语用结构,掌握描述外貌及评价他人的基本词汇,理解教材文本,乐于参与Reading for knowledge课本剧表演,能对身边的人或事进行基本介绍,在活动中养成自信乐观的性格。

二是中阶目标。学生能熟练运用第三人称单数语言结构介绍身边的人物,并进行简单评价,积极参与课本剧表演,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与长处。

三是高阶目标。学生能掌握反思与归纳能力,总结一般现在时与第三人称单数的区别;乐于组织同学参与课本剧表演,懂得合作互助。

二、合理构建,设计子主题主线

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如何将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落地,需要教师结合具体课时内容进行二次设计,形成单元主题框架下的课时子主题。这些子主题是对单元主题的细化分解与按需分配,各子主题间是有机统一的,大体有递进型、并列型、总分型等几种类型。本单元围绕“介绍他人”这一单元主题展开,涉及四个语篇,包括三个对话语篇和一个配图故事。根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及单元特点,教师可采用递进型关系建构子主题课堂主线,将本单元的教材内容进行简单整合,形成四课时的教学预设,即分别以第八课Just practise、第九课Just talk与 Fun facts 中的Reading for knowledge、第十二课Let’s play 和Revision为中心任务开展教学。

【第一课时】倾听他人,掌握词汇

语言的学习是循序渐进、逐步进阶的过程。如果从单元起始课就将“介绍他人”作为目标,显然缺少必要的语言支撑。在单元起始课,首先通过“击鼓传花”游戏,让一些学生自我介绍,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外貌和兴趣爱好等,帮助学生复习人体五官名词和描述个人外貌的形容词,进而夯实语言基础,为新知呈现做好准备。

语言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的选择性模仿。在帮助学生复习相关词汇后,教师可先呈现Lesson 8中三位小朋友的图片,创设“Introduce your friend”语言情境,由教师或各组组长来进行示范引领,呈现语言结构。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范围内模仿操练,选择与人物外貌相符的短语,归纳分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三位小朋友进行评价,呈现clever、quiet、pretty等核心词汇,为语言的任务输出做足准备。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第七课的对话语篇文本阅读相对简单,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培养学生的听读等理解性技能,教师可先将Just talk部分通过Listen and circle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圈出文本的重点词汇,实现对本课教学重难点的测评。然后,根据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反馈情况,教师可布置课后分层作业,如读一读对话、猜一猜同伴和演一演课本剧等,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第二课时】描绘他人,应用实践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坚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与学创结合,不断活跃学生思维。经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基本理解和掌握重点词汇与语言结构,接下来的重点就应是进行语境操练。

上课伊始,教师可设计Listen and draw 这一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自制人物外貌音频,组织学生在小组范围内进行听音绘画,并将每组学生的作品集体呈现,鼓励学生运用“He/She is ...”“He/She has ...”和“He/She looks ...”介绍本组绘画作品,在语境中自然操练输出语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Lesson 9对话语篇。教师可通过Listen, 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活动,让学生完成对表1的填写,进一步培养其提取、归纳语篇信息能力。

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在表格最后,还设计“What’s his/her hobby?”这一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语篇和图片信息,进行大胆分析,给出自己的合理答案。

接下来,教师通过hobby这一话题引出Fun Facts中的Reading for knowledge,鼓励学生通过自读文本,了解外国名著Gulliver’s Travels,通过上下文线索与图片信息猜测语篇词汇giant与little man的含义。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个人积累和小组合作完成这一任务,有效提升他们的认知策略与交际策略,对今后的英语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当然,这项阅读任务也是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直接反馈。

【第三课时】介绍他人,解决问题

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进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经过两课时的情境式实践操练,学生基本掌握了本单元的语用结构。结合Lesson 11中出现的职业policeman and policewoman,笔者创设了“You are the best policeman/policewoman!”任务式活动,利用PPT课件呈现几组“犯罪嫌疑人”的轮廓,引导学生根据音频信息判断谁是“罪犯”。

通过听识音频,学生能够快速找出“罪犯”,这种师生互动检验了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新课标倡导课堂练习活动要注重全员参与通过生生互动或小组互动,学生运用本单元知识点来描述“罪犯”,其他学生寻找“罪犯”的过程,最大化地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描述他人的语言能力在真实情境中得到自然训练。在对“罪犯”的细致描述与辨识过程中,提升了学生思维品质。同时,匡扶正义、惩恶扬善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符合核心素养发展要求。

【第四课时】情境表演,评价他人

人教精通版教材在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总结性的Fun story板块。本单元的配图小故事主要讲述小猫Mimi介绍新朋友Gina给猴子Micky认识,Micky看到Gina 长着黄色的卷发,认为很漂亮,也把自己打扮成Gina的样子,惹得伙伴们哄堂大笑的故事。结合五年级学生性格特点,笔者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以4~5人为一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演练彩排,从人物的选择、头饰的制作再到场地布置,都由学生自行负责。

教师可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引导学生将小组精心创编的课本剧在同学们面前表演展示。此时,他们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又是活动的评价者。每组表演结束,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active、cute、lovely、funny等词汇对小组进行简单评价,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遵循建议,实施多元化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教促学,把控学习质量,确保学生核心素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多元评价贯穿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主要体现教师基于单元子主题而设计的教学活动,也就是教师通过具体教学活动而期望学生达到核心素养的理论表现,即育人方向;“学”主要体现在基于教师指导的、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参与系列实践活动后,掌握核心素养的实际表现,即育人效果。“教”与“学”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实践中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而“评”是检测“教”与“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更为教师调控课堂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积极发挥评价的最大作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课堂评价形式应多样化

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表达观点、随机检测等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通过口头、书面、量规表格甚至是肢体语言等方式及时将评价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给予针对性的鼓励、指导或建议。以本单元为例,在第一课时“击鼓传花”活动中,针对学生能够完整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应及时对其表现给予肯定评价,给学生以激励;第二课时采用量规表格,检测学生对语篇文本的理解程度也是一种评价;第三课时对那些快速找到“罪犯”的学生颁发自制“警官证”,也是对他们的积极评价;第四课时在课本剧展演结束后,“观众们”运用本单元知识点对“演员”的点评,当然更是一种评价。

正是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评价,教师了解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真实状况,便于提升或降低后期的教学活动难度,从而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要求。

(二)课堂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评价倡导主体多元化,既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还包括小组评价。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应对学生在整个单元课堂活动中的情况具有清晰认知,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要及时肯定,对他们出现的问题也要适时引导,帮助他们及时纠正。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帮助他们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其并在相互评价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活动较多,包括Listen and draw 和 Reading for knowledge等,教师在课后可通过量规表格,让学生对自己和本组其他同学在本堂课的表现进行赋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学生整堂课的表现起到监督作用。此外,在情景剧展演后,学生可进行组间评价,指出其他小组的优点与不足,这样会有利于活动的持续开展。

聚焦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当下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教师践行新课程育人理念的重要抓手。教师要不断研读新课标,提升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深入解读教材,找出隐藏在各单元间的联系;精准把握学情,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应进一步完善“TTCLE”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有效开展主题教学活动,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梅德明,王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朱浦.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4]刘芳.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递进式主题活动设计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0.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