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是一座有很深文化积淀的古城,从秦代开始就设邮亭,到宋代更出现了像秦观这样的大词人。后来高邮还产生过“二王”(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这样的训诂学专家,他们对中国古籍的整理校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到了民国年间,这里更是出了王陶民和铁桥和尚两位大画家,他们影响至今,滋养了汪曾祺与熊纬书这样有着浓厚高邮味道的文人。可以说,生活在高邮这样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对书画艺术产生热爱是再正常不过的。
吴晓辉(以下简称“吴”):人老了会有落叶归根之念,高邮对于汪曾祺、熊纬书和你这样的漂泊的游子来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吕居荣(以下简称“吕”):汪曾祺先生和我的恩师熊纬书先生,两人的住处几乎只有一河之隔,而我年轻时也曾陪伴在他们左右。我也是从高邮走出来,走到扬州,走到北京,这一路得到了许多良师益友的帮助,因为高邮的文化积淀很深,无论我走到哪里,故乡都是我挥之不去的一抹乡愁,时时萦绕在我的梦里。
吴:汪曾祺晚年归乡探亲,在下榻的宾馆随手画了很多家乡的疏果鱼虫花卉,送给父老乡亲,这或许便是他挥之不去的乡愁。
吕:汪老在19岁就离开了高邮,家乡留给他的都是19岁之前的生活情景。他初时爱好绘画,甚至想考美术学院,但他父亲不支持,认为还是要学文史、学诗词歌赋,家里给他请了古文老师,不仅每天教他读古文,还让他临楷书、隶书。汪先生悟性很高,他积累的书法方面的造诣,在后来的绘画创作中都运用上了。
汪先生一生漂泊,40多年没回过家乡,在当时而言是很少见的。他喜欢画的花鸟蔬果都是家乡的常见之物,不仅是思念家乡,更因为一位对他影响很大的书画大家——王陶民先生。王先生是写意花卉的高手,早年任教于上海艺专,汪曾祺的画法深受其影响。
汪曾祺每次回来,都会给乡亲们留下许多和家乡景物有关的诗词墨宝,这点我十分理解,每当我想家时,眼前总会浮现出家乡景物,拿起笔就不自觉开始画起来。但现代人对于家乡的眷恋与汪老那代人还是有区别的,现在一张车票就能回家,不是只靠寄情于书画才能抒发与排解。而且汪老在京生活多年,我也北漂了近20年,如果真让我离开北京,我心中一定也会涌现出如贾岛的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吴:传统书画是讲师承的,请谈谈您在高邮的师承。
吕:我的老师是熊纬书先生,他是河南商城人,他的祖父是慈禧寿辰恩科进士,熊先生从小在他祖父的教导下,学习诗词歌赋。他年轻时曾拜赵元成学诗,师从徐燕荪学画。黄河花园口决堤,他曾与徐悲鸿、张书旗、于右任以及黄炎培等举行书画赈灾义捐。
我认识熊先生时,他已70多岁,我20出头。熊先生看了我的习作后欣然收我为徒,并从执笔开始教我学习书法。同时也劝我学画,给我绘制了很多画稿,让我带回去临摹。每次我拿临摹的画稿给他看,他都会当场给我润色修改,在用墨上教我如何用淡用浓、如何惜墨如金、如何皴擦、如何渲染。每次离开先生那,他都会拿几张小画让我带回去临摹。他给我画了许许多多画稿,我书画上的点滴成长都离不开熊老的心血和耐心传授。
我对熊老的真正理解却是在他去世之后。我读了他留下的很多文字资料和书画遗作,如长卷《蜀道不难图》和一系列写生作品。我认为拜师学艺学的不仅是老师的专业技能,还要学习他的品格学养和为人处世的道德风范。同时,我觉得即使拜了老师,学习仍是自己的事。
吴:书法之道,历经数千载,形成了“真、草、隶、篆、行”等不同书体。如何从中汲取营养,去粗取精,生发出自己的体会和新意?
吕:“真、草、隶、篆、行”这些书体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更新、发展出来的,我认为要练字还是得把五种字体都打下一定基础才好,因为只有了解各种书体的发展过程,明白源头是什么、意义是什么,才能更准确地找出最适合自己心性的作品面貌和书写方法,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
吴:很多书家、画家都讲过“书画同源”这句话。
吕:“书画同源”是从历史、从文字的开始就已存在的,这不是哪个人发明的。我们最初的象形字就是简单的绘画,篆书中的“日”“月”“水”等字就是一幅画。
“书画同源”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把书法融入绘画中去。绘画从最粗糙的写实到最精美的写实,在唐宋时期就已完成。明清以后,文人写意画渐成主流,这实际是一个从具象中抽离出来的技法,它的精髓就是“概括”,就是“骨法用笔”。所以熊纬书先生一生都在强调:“国画书法化,势趋人未知。浑笔木石水,均以书法为。”可惜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书法在绘画中的意义不仅是同根同源,它甚至涉及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与艺术观的认知与理解。
吴:文人画从前一直是画坛主流,2024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2024应届毕业展上,老院长靳尚谊却接连发问,“怎么都是工笔,写意呢? 大写意没有,小写意也没有,国画是完了吗?”
吕:工笔画和写意画不仅是画法不同,还有绘画层次的区别。工笔画从技术和表现上都属于绘画的初级阶段,而写意画是更上一层的高度,让一个在校生能够领悟并创作写意画,这个要求显得过高了。因为写意画代表着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阅历、诗文、书法、胆识,更需要有种形而上的思辨能力。中国画是需用一生时间去修炼与领悟的,仅通过短暂的大学教育就让学生对中国画做到融会贯通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像齐白石、金冬心、吴昌硕、黄公望这样的大家,都是在五六十岁才开始创作写意作品的。
吴:艺术之道有所谓“功夫在诗外”之说。如何建立自身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如何建立自己的判断标准去辨识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优劣?
吕:我想起同样有句老话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学问是建立在形而上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认知与识别过程。我们从文学里可以学到夸张、比喻、暗喻等方法,也能学到记叙等手法,这些大部分也是可以在绘画中借鉴的。想让绘画达到某种境界,需要不断地学习。
要建立自身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那就必须更多地阅读优秀文化典籍,要从本民族的历史中探究文化真谛,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继承的地方。作为一名书画家,更要对人性善恶有深切的体悟和认识。中国画的六法里有讲到“气韵”,“气韵”从何而来?从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而来,它是个体对这个世界的发声。
吴:时间是一味必不可少的良药,如何将自身领悟的观念与之相结合,去“师心写意”?
吕:“师心写意”是熊先生提出来的,得到业内广泛认可,此语出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熊先生讲过,“师人是古典的,师物是现实的,师心是浪漫的。”要在学问上做到更充盈更丰富,就要不断地观察自然、思考自然、理解自然。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自然,这个自然就会映照在我们心里,再用我们的笔把心里的自然描绘出来,这就是“师心写意”的含义。
(责编:常凯)
玄清,原名时鹏成,1972年9月出生,江苏扬州人。中国当代著名根雕艺术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扬派根艺”开创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
求学期间,曾成功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设计校标。1998年初开始从事工艺雕塑创作。曾先后在扬州、南京、北京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多次应邀参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展并屡获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