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机器人赋能英语教学的应用探索

2024-09-18 00:00:00罗美娜苏逸龙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4年9期

摘要:聊天机器人赋能英语教学的典型应用包括:课前帮助教师搭建教学框架和撰写教学设计;课中模拟场景,促进教学互动和学生参与;课后提供反馈,助力实现多元评价和个性化指导。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聊天机器人,教师要避免过度依赖,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注重保护隐私,加强监管,提升对新技术的思考和判断能力,确保学生从中受益。

关键词:英语教学;聊天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互动;个性化评价

聊天机器人是一种能为用户就给定的话题提供即时回应的会话式或交互式代理,它能够基于自身拥有的数据库进行机器学习或者深度学习,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分析、总结用户给定话题的相关内容,输出满足需求的文字或语音产品[1]。作为语言智能终端,聊天机器人在提高学习产出质量和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场景方面已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开放大学发布的《创新教学报告2023》提出,使用聊天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工具的教学方法是未来五到十年内有潜力引发教育实践重大转变的创新方法。然而,英语教师对如何利用聊天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学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本文旨在通过具体案例探讨聊天机器人如何赋能英语教学及其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希望为教师运用聊天机器人开展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一、课前搭建框架,助力撰写教学设计

(一)充分激荡脑力,帮助快速搭建教学框架

大数据支持下的聊天机器人能提供丰富的互动资源,也能根据提示生成文本。我们以阅读文本“A Weekend to Remember”为例,向开源的聊天机器人输入命令,要求它围绕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撰写教学设计。聊天机器人接到指令后迅速生成以下内容(如图1)。

聊天机器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评价与反馈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总体来说,这样的教学设计中规中矩,教师可作为参考,当作通用模板,不能替代教学活动设计。教师要根据所教授学生的学习阶段、心理特点和课标要求,有针对性地修改和调整。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词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核心任务之一。因此,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聊天机器人设计词汇教学活动,输入指令:本文中的scary 和scared是新词汇,请用英语解释并举例说明,同时提供几道习题。聊天机器人快速回应,生成如下内容(如图2)。

在这个环节,聊天机器人详细解释了新词并举例说明其使用场景,同时设计了选择、填空、判断、翻译和写作五类题,帮助学生认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新词汇。这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备课压力,还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根据聊天机器人的建议和优化方案,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二)深挖核心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因此,挖掘文本蕴含的核心内容,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聊天机器人能识别命令中的特别要求,也就是说,它不仅会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围绕核心素养各维度提供合适的内容,还增加了非常重要的德育目标。这也是本篇阅读文本传递的非常重要的隐含信息:我们不仅要学会防范毒蛇等危险的方法,学会面对危险时进行自我保护,更要注意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文本提到,是父亲在帐篷里发出的声音把蛇吵醒后,蛇自己走了。这表明,我们不仅要探讨人们如何防范被毒蛇侵害,更要从父亲的举动中探讨人们如何对待动物。笔者在进行教师培训过程中注意到一些教师的思维方式过于局限,仅仅关注如何避免被毒蛇咬伤的问题。在这一点上,聊天机器人的解读与把握更为准确。可见,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聊天机器人也能有所贡献。

虽然聊天机器人能够帮助教师挖掘文本蕴含的核心内容,但是其解读的内容需要教师甄别和筛选,即聊天机器人给予内容的价值内涵和伦理道德需要经过教师的检验。教师需要检查其挖掘的主题内容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我国教育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等。教师在运用技术赋能学科教学时,要切实增强学科育人能力,把握教学内容主流方向。

(三)提供思维支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思维品质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难点。对此,我们向聊天机器人提问(如图3)。

聊天机器人从事件时间线、人物分析、主题探讨、情节分析、文化意识和德育思考六方面提供了思维支架,能帮助教师深入理解事件发展脉络、人物角色关系、情节结构,以及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在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分析中,教师不仅能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能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聊天机器人提供的思维支架,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提供了重要路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思维支架,进一步设计具体的思维培养任务。我们输入指令进行了以下尝试:根据短文内容,请为七年级学生设计一个英语流程图(使用过去时)。聊天机器人迅速做出回应(如图4)。

聊天机器人以流程图的形式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思维支架。流程图常用来表示一系列步骤或事件的顺序和关系。在这个思维支架中,主要事件和关键细节被表示为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这些步骤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清晰地呈现露营的流程。这种流程图非常适合用于组织和理解一个事件或过程,这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性思维提供了工具。

可见,聊天机器人能够在课前赋能教师开展高阶思维活动,但是融合技术的高阶思维活动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掌握相应技能,学会运用聊天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分析学情,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

二、课中模拟场景,丰富语言互动形式

(一)创设具体情境,提升学生参与感

聊天机器人具有模拟功能,能够设计多种场景,为学生提供练习特定知识或单词的机会,并以不同身份参与对话,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此,我们给聊天机器人下达了如下指令:请根据课文文本模拟对话场景,主要人物为Lisa和她的姐姐及父母。聊天机器人做出如下回应(如图5)。

聊天机器人根据文本,通过Lisa和家人的对话还原了去印度旅行的难忘经历。文本内容、语法知识和德育目标在对话中都得到了体现,为学生针对该文本展开对话提供了思路。该对话语言地道,表达丰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聊天机器人具有衍生出某个特定角色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功能,在模拟的高功用性上给予学生更多操练习得知识的机会,从而助力学生掌握文本的文体特征、语法、词汇和表达等内容。

考虑到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持续性影响,以及英语学科的跨文化交际性,教师在运用聊天机器人创建情境时要考虑到多样性可能带来的影响,如性别、年龄、民族、文化差异等。针对可能出现的文化冲击,教师要做好沟通和解释的准备。

(二)激发学生自主性,拓展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将聊天机器人投屏,让学生直接和它对话。在本课拓展环节,学生踊跃提问,聊天机器人诚实地做出回应,告诉学生它没有人类的经验和情感,但能帮助人类获取信息,回答问题。于是,学生继续提问(如图6)。

聊天机器人快速做出回答,并用中文进行解释。学生关于印度蛇类知识的主动探究弥补了教材文本中没有相关蛇类信息的不足。聊天机器人在不同语言中轻松转换,不忘叮嘱学生要在安全和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这些知识,显示它除了具有智能外,还有一定的伦理意识,能够根据社会和道德准则向学生传达符合伦理的信息和行为。一名学生意犹未尽,继续提出“Can you introduce in English some knowledge about how to handle snakes properly? ”这一问题。聊天机器人给出了详细的建议并告诉学生要尊重野生动物,如有问题要咨询专业人士。话题又回到本课的德育目标: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学生兴致很高,和聊天机器人的互动真实、自然,口语产出明显增多,且能将所学较好地运用到口语交际中。学生和聊天机器人的互动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是文本深度学习的途径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聊天机器人的互动成为课堂交互的重要内容,呈现了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新样态。

三、课后提供反馈,实现个性化评价指导

(一)多维评价主体,提供个性化指导

由于聊天机器人的易用性和反馈及时性,它可以被应用于更多的课后场景,根据学生需求和语言水平提供明确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个性化指导。教师也可以运用聊天机器人等技术采集、整理、分析、处理各项教学数据,监测或追踪学生学习状态,评量与诊断学生学习成果,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学习反馈。以下是本单元学生写的作文,要求使用一般过去时描述上周末所做的事。教师给聊天机器人发出修改指令,它在几秒钟内给出学生作业修改版本(如图7)。

聊天机器人先是给出整体评价,肯定了学生作文的适切性和结构条理性,之后从时态、拼写和语法、语篇和词汇等不同层面给出建议并进行修改完善。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给聊天机器人发出合适的指令。如本指令的关键词有两个:英语为外语和七年级学生。从给出的评语和修改完善版本看,聊天机器人捕捉到了这两个关键词,并且提供了语言表达更为地道、写作更为生动的修改版。如“为获取知识”的表达是“for acquiring knowledge”,以及使用丰富的词汇和表达如“we enjoyed spending quality time together”和“tired but satisfied”,对周日登山旅游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写。总之,聊天机器人不仅能针对学生的作文给出反馈,还能提供修改版本。修改时,它不仅能关注到词汇、语法等较微小的局部层面,也能关注到句子衔接等较宏观的语篇层面,还能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和丰富的表达,表现出较强的智能。

(二)加强三方联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

批改写作往往要花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利用聊天机器人,教师可以减轻负担,实现智能化批改。教师可以让聊天机器人指出文章中需改进之处,也可给出聊天机器人修改版本,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竞赛,比一比哪组学生能比较准确和迅速地找出聊天机器人的修改之处,讨论它改得好不好,如果改得不好还可怎么修改。教师还可让学生自主学习聊天机器人的修改版本,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总结提高、完善的建议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在聊天机器人反馈基础上进一步再反馈的“AI-教师协作反馈模式”。基于聊天机器人的修改版本,教师可以提供如下反馈:“作文描述了你上周末的活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内容,整篇作文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同时,使用了较为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比如‘breathtaking’,展示了你较好的语言水平。但还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如添加具体细节使写作更生动。总之,你较好地达到了写作要求,希望你再接再厉!”通过人机协同,结合聊天机器人的偏程序化智能和人类教师的偏个性化智慧[2],教师—聊天机器人—学生三方联动,共同赋能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聊天机器人,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伴随着潜在风险。首先,过度依赖聊天机器人,可能导致师生失去教学主动性和创新性,陷入模式化和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失去与学生互动的灵活性和深度。其次,由于技术缺陷和模型选择,聊天机器人所提供的信息未必总是准确无误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避免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影响教学质量。再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有所不同,教师使用聊天机器人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聊天机器人提供的信息进行适当改造和整合,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匹配。最后,聊天机器人处理用户信息的方式可能会引发人们的隐私担忧,其偏见也可能影响教学公平性。因此,教师应明确使用政策,加强监管,确保在伦理规范下使用聊天机器人,在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增强对新技术的思考、判断能力,将聊天机器人理性、规范地应用于教学,确保学生从中受益。

注:本文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共富项目“教育共富背景下‘读写教室’赋能乡镇儿童英语读写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23JYGF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ZHAI C, WIBOWO S. A Systematic Review on Cross-culture,Humor and Empathy Dimensions in Conversational Chatbots: The Cas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Heliyon,2022(12):1-31.

[2] 高琼,陆吉健,王晓静,等.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案例[J].远程教育杂志,2021(4):24-33.

(作者罗美娜系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访问学者;苏逸龙系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