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由桃金娘科桉属和芸香科桔属及松科松属植物的提取物所组成,其主要成分为桉油精,柠檬烯及α-蒎烯。该药为黄色肠溶软胶囊,内容物为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临床上,该药适用于急、慢性鼻窦炎;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部真菌感染、肺结核和矽肺等呼吸道疾病;也可用于支气管造影术后,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目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上市的药品规格有 0.3 g/粒(成人)和 0.12 g/粒(儿童),用法均为口服,对于4~10岁儿童,应选择儿童版(0.12克/粒),急性患者一次0.12g(1粒),一日3~4次;慢性患者一次0.12g(1粒),一日2次。对于成人,应选择成人版(0.3克/粒),急性患者一次0.3g,一日3~4次;慢性患者一次0.3g(1 粒),一日2次。既往临床实践表明,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的不良反应较轻微,偶有胃肠道不适及过敏反应,如皮疹、面部浮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若出现上述不良反应,请及时停药,并送医就诊!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一般要在餐前半小时用凉开水整粒送服,禁用热水,不可打开或嚼碎后服用。为什么呢?
桉柠蒎做成肠溶软胶囊的剂型设计就是为了抵抗胃液中的酸性环境,确保药物成分不被胃酸破坏,安全到达肠道后再释放。因为肠溶软胶囊的外壳是由不溶于胃酸的材料制成,直到软胶囊进入肠道,肠道pH值较高,胶囊才会溶解并释放出药物。
而餐前服用时胃部运动较为活跃,有助于胶囊更快地进入肠道,餐前半小时服用可以确保药物在肠道的最佳位置释放和吸收,避免食物的摄入影响药物的吸收,包括改变胃的pH 值或与药物成分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为了确保药物的最佳疗效和减少胃部不适的风险,需要在餐前半小时服用桉柠蒎肠溶胶囊。
软胶囊壳由明胶、甘油、水组成,胶壳比较柔软,易受外力而变形、破碎,并对湿和热敏感,用超过一定温度的水送服会导致软胶囊软化、变黏、破裂,内容药物可能会未达肠道就提前破壳释放,降低药物效应及刺激消化道。同时,水温对桉油精、柠檬烯稳定性也有影响,使用高于体温的热水,将导致桉油精、柠檬烯变性,会影响药效,并且还会造成药物成分的流失。故说明书建议用凉开水送服,而在《中国药典》中,凉开水指的是放冷至室温的水(25~30℃);因此,建议使用30℃ 以下的凉开水送服桉柠蒎肠溶胶囊。储存桉柠蒎肠溶胶囊也应注意,需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处保存。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不能嚼服,因为将该药物设计为肠溶制剂的目的是让药物在肠道中释放而不是在胃中;如果嚼服或打开胶囊服用,其中的活性成分会在胃中释放而被酸性环境破坏,从而降低甚至失去药效,以及对胃造成刺激损伤等。也就是说,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只适用于有整粒吞咽功能的人群,对于存在吞咽困难或需要鼻饲的患者,如果需要祛痰,可以考虑选择其他类型的祛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