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干预,癌症患者也可享受无痛生活

2024-09-18 00:00:00迟英
家庭医药 2024年9期

癌痛,也被称为癌性疼痛,通常由以下3个主要因素引起——

1.肿瘤直接引发的疼痛:这是由于肿瘤侵犯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如胸膜、腹膜、骨骼、肝脏或脑部等,导致相应的疼痛症状。例如,当乳腺肿瘤侵犯到腋窝淋巴结时,可能会引起患侧上肢的疼痛。

2.治疗肿瘤过程中产生的疼痛:这包括放疗后的放射性口腔炎、神经炎、皮肤炎等,都可能导致疼痛。此外,放疗和化疗后,人体的免疫力可能会降低,容易产生带状疱疹,这也是疼痛的一个原因。

3.肿瘤间接引发的疼痛:这通常是由于肿瘤晚期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褥疮等并发症,进而引发疼痛。

除了上述常见的原因,还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导致的疼痛,如继发性感染、病情恶化、肿瘤膨胀后造成空腔脏器阻塞等。

因此,如果您感到任何不适,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疼痛干预。目前,临床常用的癌痛干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物干预:药物治疗是控制癌症疼痛的主要手段。根据疼痛程度的不同,医生会开具相应的止痛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曲马多片、复方磷酸可待因片等弱阿片类止痛药,适用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能缓解疼痛的患者;强阿片类止痛药,如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吗啡注射液等,则适用于疼痛程度较重的患者,这种患者一般都是处于癌症中晚期,强烈的疼痛感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睡眠。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以达到最佳的止痛效果。同时,针对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病变,可使用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药物进行缓解。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非药物手段来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冷敷、热敷、按摩、针灸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肌肉,减轻疼痛感。此外,物理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3.心理干预:癌症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加重疼痛感。因此,心理干预在癌症疼痛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咨询、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疼痛感。患者家属也要尽量为其创造舒适的休养环境,多与其进行交流,并适当给予语言、肢体支持,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此外,癌症患者还可以通过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让身心得到放松,进而缓解疼痛。

4.康复锻炼:可视病情和个人体力情况,进行太极拳、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以增强机体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身心放松,使疼痛得到缓解。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床上做肢体运动和翻身动作,或由家属协助进行被动运动。

5.调整生活方式: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身体的变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当的锻炼,保持饮食均衡,这些都有助于减轻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