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保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4-09-18 00:00:00
家庭医药 2024年9期

全国医保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日,全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组在京成立。我国将加快推进医疗保障标准化建设,统筹制定各项医疗保障标准,推动各项标准贯彻实施,为医保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标准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国家医疗保障局自2018年成立以来,就以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为突破口,制定发布了医保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18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构筑了全国统一的医保标准库和数据池;通过梳理全国现行近33万条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形成了14688项全国医疗服务项目,确保医院治病收费清楚,群众看病付费明白;将全国359个统筹地区的地方“门诊慢特病”病种支付标准,规范统一为1029个病种代码,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五个“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提供了基础支撑。

当前,我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有了一定基础,但全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体系,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政策衔接和数据共享,为此,国家医保局成立全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组。

超13亿人参保,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稳健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了《2023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我国医保制度运行总体平稳,基金运行保持安全可持续的状态。

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3389万人。该年度,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为33501.36亿元,总支出为28208.38亿元。当期统筹基金结存5039.59亿元,累计结存达到33979.75亿元,显示出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的稳健性。

职工医保方面,参保人数为37095万人,较上年增加852万人,增长率为2.3%。职工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为22931.65亿元,同比增长10.3%。参保人员待遇享受人次快速增长,达到25.3亿人次,同比增长20.2%。住院率为21.86%,次均住院费用为12175元,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为84.6%。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96294万人。基金收入为10569.71亿元,支出为10457.65亿元,当期结存112.06亿元,累计结存7663.70亿元。参保人员享受待遇人次为26.1亿,同比增长21.1%。住院率为20.7%,次均住院费用为7674元,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为68.1%。

国家医保局表示,居民医保基金运行安全稳健,可支付月数达到8.5个月。

觉得年轻的人,自理能力强

人们对衰老的不同看法,会直接影响到年老时的身体状况。近期,日本畿央大学和四天王寺大学联合发表的一项纵向研究表明,自觉年龄超过实际年龄的老人,生活能力会明显下降,需要护理风险上升;反之,老人的自理能力则比较强。该研究发表在《日本老年医学会杂志》上。

研究小组向日本奈良县A町地区2323名社区老人发放调查问卷,用来收集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信息。问卷内容包括自我年龄评价、老年活动能力指标、老年抑郁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等。追踪观察3年的结果显示,自觉比实际年龄大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做事的自信心明显降低,很多人没有运动习惯,更多人出现新的护理需求。相反,自觉比实际年龄小的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做事信心都更强,运动意愿更强,且少有人出现新的护理需求。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自觉比实际年龄大仍是一项独立风险因素,可使生活能力降低的风险增加3.33倍。

新研究提示,不惧年龄,心理上保持年轻,展现青春活力,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

定期存钱睡得香

经济状况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也能左右人们的睡眠。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官网近期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证明,定期存储能显著提高睡眠质量和整体生活满意度。

布里斯托大学个人财务研究中心人员收集了多项聚焦财务状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其中500人的数据。他们发现,定期存钱的人,即使所存金额不多,也比不存钱的人显得更放松、对未来更乐观。这种财务安全感有助于减少焦虑、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更有趣的是,收入低但坚持定期储蓄的人,报告的生活满意度与收入较高的非储蓄者相似。这表明,在增强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方面,储蓄行为本身比储蓄金额的作用更大。

研究人员分析,存钱对睡眠质量的改善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减少财务焦虑。意外开支或财务紧急情况可能会让人夜不能寐,拥有一定的储蓄作为缓冲后,个人感觉更有准备,压力也更小。二是改善心理健康。定期储蓄可以让人产生控制感和成就感,对心理健康有益。此外,通过设定并达成小的财务目标,可以提升整体生活满意度,进而对睡眠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每天刷两次牙,痴呆风险低

近日,日本科研人员又发现了勤刷牙的一个好处。朝日大学牙科学院和岐阜牙科协会在《科学报告》杂志发表的一项纵向研究表明,刷牙少、有蛀牙、不定期做口腔检查等,可致痴呆症风险上升。

研究小组以在日本岐阜县一家牙科诊所就诊的7384名年龄超过75岁的老年人为对象展开了研究。他们使用调查问卷、口腔唾液酸测试、反复唾液吞咽测试等,对参试老人的口腔咀嚼功能、唇舌功能和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并追踪观察3年,以分析口腔功能与痴呆症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导致痴呆症发病风险上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每天刷牙少于两次(风险上升51%)、吞咽功能差(风险上升48.4%)、未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风险上升45.2%)、女性(风险上升38.6%)、有蛀牙(风险上升32.8%),以及年龄较大(风险上升7.8%)。从数据来看,刷牙次数对未来患痴呆症的风险影响最大。研究人员提醒,每天至少保证刷牙两次,坚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蛀牙等牙病,即可有效降低痴呆风险。

吃大蒜可降低血糖血脂

大蒜不仅有一定的杀菌解毒之效,还有助于控制血糖及胆固醇水平。近期,中国东南大学与西藏民族大学联合发表在《营养学》期刊上的研究显示,大蒜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其中的蒜氨酸有益心血管健康,生吃、熟吃皆可起效。

研究团队综合分析了22项相关研究,并使用生蒜、老蒜提取物和大蒜粉片剂等,进行了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发现,只要摄入大蒜,就能使体内葡萄糖及某些脂肪分子的数量下降,进而对糖代谢、脂代谢产生积极影响。

大蒜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健康食材,早有研究证实,它可以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此次荟萃分析确认了食用大蒜不仅可降低血糖,有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还能达到升高“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及总胆固醇水平的作用。研究人员推测,大蒜对糖、脂代谢的积极影响,可能与大蒜中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的共同作用有关。比如, 它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能减少细胞损耗,降低心血管病发作风险;抗氧化物蒜氨酸也被证实有助调控血糖、血脂和肠道微生物群。

该研究结论虽然不能证明多吃大蒜可以直接降低心脏病风险,但这种普通调味品确实是一剂改善糖脂代谢的良方。此外,该结论为相关药物及制品的研发提供了佐证和新思路。

数说健康

16.5:冰岛科学家研究称,父亲年龄对后代患病风险有关键影响:随着女性怀孕时的丈夫年龄每增加一岁,后代平均就多出现两种新的基因突变。这意味着,父亲传递给后代的新突变,自青春期后每过16.5年就会翻番。

25: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孕妇每周工作25个小时以上会导致新生儿体重更轻、头围更小。孕期长时间站立和长时间工作会导致孩子头围更小,但是不会增加早产和流产危险。

5:西澳大利亚大学研究人员对3500名女性进行了怀孕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有牙周病的女性成功怀孕需要7个月以上的时间,而保持口腔卫生的女性成功怀孕只需要5个月的时间。

3: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行为科学部专家最新研究发现,结婚可大大提高度过中年的几率,是长寿的一大秘诀。与婚姻生活稳定的人相比,从未结婚的人早亡危险增加3倍。新研究表明,直到中年依然孤身一人会增加中年死亡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