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2024-09-15 00:00:00向娥
科学导报 2024年60期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高中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实施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科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实践建议,是当前物理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笔者浅见如下。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与内涵

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通常指在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获得的关键能力和素质,这些能力和素质能够支持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帮助他们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核心素养不仅涵盖了专业知识的掌握,更重视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在高中物理领域,这通常包括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

二、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在推广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

联系实际,增强教学的现实意义:教师应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课堂教学的实践:例如,在教授牛顿运动定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交通安全的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验测定不同速度和不同摩擦力条件下的刹车距离,然后讨论其对交通安全的意义。强化探究学习,促进能力提升: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实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物理实验器材和技术,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以验证理论或探索未知的科学现象。实施多元化评价机制,全面反映学生能力:构建以过程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过程、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科学夏令营等活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学校定期为物理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物理方面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社会适应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和教师需共同努力,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