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跨文化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运用逻辑与培养策略

2024-09-14 00:00:00郑梅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7期

【摘 要】高中英语跨文化学习中的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学生在对文化信息认知、理解、记忆与接受的同时,对异域、异族文化进行分析、质疑、评估,得出合理、客观、全面的结论,形成自己的判断。跨文化学习中的批判性思维具有帮助学生理解、避免误解、包容差异等多重价值。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遵循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全面、客观等基本原则,并采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实践体验、深度评注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跨文化学习;批判性思维;运用逻辑;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27-0060-03

【作者简介】郑梅,江苏省吴江汾湖高级中学(江苏苏州,215211)校长,高级教师,苏州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文化是不同群体共同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社会实践的总和,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特有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的体现。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大量的西方文化,包括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跨文化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高阶思维方式,主要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怎样调动现有知识和经验厘清问题的表象和本质,以及如何在分析推理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问题的解决方式。[1]跨文化学习中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的异同,避免文化误解,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分析和评价不同文化,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和社会行为,包容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涵养爱国情怀。

一、英语跨文化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运用逻辑

1.开放中的平等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应该是相通的,也是互为借鉴、互相促进的。跨文化学习首先要有开放的胸襟。在文化意义上,平等是指一切人类文化群体在本质上无尊卑、贵贱、高低、上下之别,是本质尊严上的平等。[2]70

译林版高中英语(下同)必修二Unit 3 Reading板块的文本介绍了巴西狂欢节以及印度婚礼。文章中的一个句子表明了作者的态度,“I knew it would be the opportunity of a lifetime. I was definitely not wrong!”通过阅读这些句子,学生可以学会用开放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尊重别国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

2.尊重下的宽容

文化是人类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尊重文化是跨文化学习的重要原则。同时,文化之间有差异,甚至会产生冲突。宽容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对异民族文化价值、特征、历史的尊重,理解是宽容的前提。[2]71

必修二Unit 2 Extended reading板块的文本中,描述了一位高中学生参加太极社团的过程。第一次参加太极社团时,这位学生犹豫了,但是上完第一节课后,他表示过去对太极的认知是错误的,并且决心探索其背后的中国文化。这篇文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启发性的,经过学习,学生明确自己应摒弃错误的固化思维。

3.客观上的全面

跨文化学习要求学生在跨文化理解、跨文化交往中不歧视,不带任何偏见,实事求是,全面、认真、细致、周全地思考、分析和判断跨文化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必修一Unit 1 Extended reading板块中就通过在subjects,school timetable,class size,class discussion,homework,clubs,school lunch等方面对中外校园生活进行对比,让学生以更加客观、全面的视角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二、英语跨文化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基于任务驱动

跨文化学习应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尤其是思辨的方法。其中,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确立一定的主题,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探究,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判断、归纳,最终形成结论。

例如,在必修二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的教学中,笔者先分发任务清单,让学生在观看三个外国节日庆祝方式的短视频后进行小组讨论,完成任务清单中的填空。其中,任务清单如下。

(1)Yi Peng Lanter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in Chiang Mai,Thailand to _______________, which is similar to _______________ in China.

(2)Midsummer’s Day in Sweden is cele-brated to __________,which is similar to ____________ in China.

(3)The Day of the Dead in Mexico is a festival for people to __________,which is similar to __________ in China.

这些任务清单中的空格都是与中外文化有关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来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整理论点、阐述观点、作出评价,最终体悟中外文化虽有差异,但也有互相融通的部分,形成批判性思维。

2.基于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形式,探究活动能够为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供方法导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可以直接参与到文化理解、交往的实践之中,提升文化理解的能力,包括跨文化的认知、比较、参照、取舍、传播的能力。

例如,在必修二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中,Project板块的主题任务是Making PPT slides about a festival。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真实情境,将学生按学习能力进行分组,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搜集材料以及小组讨论等,形成成果并展示。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绘制围绕festival的思维导图;其次,学生自由地从教材文本、网络等其他渠道中寻找相关素材;最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海报或者PPT,与同学分享。

3.基于实践体验

文化学习是需要体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创设多个灵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理解,通过实践应用相互合作、相互学习。[3]在实践中体验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同时,体验也需要思维的介入,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形成对文化的自我认知。

例如,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Integrated skills板块里涉及中国传统美食月饼和意大利美食提拉米苏,教师可以邀请面点师来现场指导,组织学生分组参与制作中、意美食,并交流分享。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美食节的应用文,主题可以是推荐我最爱的美食或者学校组织美食节的活动报道。

4.基于深度评注

评注是批判性思维的形式之一,是学生与课文建立联系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实现思维和学习的进阶。

在跨文化学习中,文化偏见和刻板印象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教师可以引入相关案例和故事,启发学生思考文化偏见和刻板印象的根源和影响。首先,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如何减少和避免文化偏见?如何破除刻板印象?随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研究结果,运用批判思维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文化偏见和刻板印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选择性必修一Unit 3 The art of painting聚焦艺术欣赏,Reading板块文本围绕First impression,介绍了作者参观艺术博物馆的所见所闻,其中主要涉及西方的印象派。学生对于西方的印象派可能了解较少,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打印一些印象派的画作张贴于教室内外,营造参观美术馆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Pre-reading环节,教师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对印象派作品的第一印象;While reading环节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语言和多模态语篇的意义和美感;Post reading环节通过合作探究,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分享:(1)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 you think is most likely to be an impressionist painting? (2)Why do we need art?这样的教学在帮助学生提高美术鉴赏水平的同时,评价学生在跨文化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支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苑莉.高中英语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2,38(5):87-91.

[2]闫爱敏.跨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态度目标的建构[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9(2):69-71.

[3]钱晴,汤雪平.初中英语体验式语法学习的价值及其实践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21(2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