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课文;评点;高阶思维;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27-0093-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四个维度的界定,包括注重思维能力的“深刻性、独创性”,培养“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等。在“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中,自读课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自读课文中的评点是教材编者为了帮助学生自主阅读而设置的随文批注和“阅读提示”。评点内容如同编者找来的“专家”,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不断与学生进行“对话”,帮助学生通过不断分析评价来“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从而实现思维进阶。本文将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进行梳理和分析,尝试探究自读课文的评点对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教学价值和教学路径。
一、关注评点,辅助学生自读
在统编教材中,自读课文总计40余篇,大部分篇目均为评点式文本,即除正文之外还带有旁批和“阅读提示”。其着眼于局部和整体,分别从内容的解析、问题的提出、主旨的提炼以及方法的引导等方面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障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随文评点和文末的“阅读提示”来辅助阅读。
一方面,关注随文评点,为学生答疑解惑。与教读课文相比,自读课文更加侧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出现理解肤浅和偏差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评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诗文的关键处停下来,按旁批评点的指引开启相应的思考。这不仅能够对文本的重难点进行提示,更为重要的是,评点可以调整学生的思维进程,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高阶。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列夫·托尔斯泰》为例,此文一共有9处评点,评点①②直接提出要关注开篇的“特写镜头”和“新奇的比喻”,④⑦⑧⑨是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语句,③⑤⑥是对写法的提炼。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评点,利用评点答疑解惑。
另一方面,细读“阅读提示”,统整学生思维路径。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被编者放置在文末,从构成内容上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课文的理解,另一类是阅读指导和阅读推荐。前者是对文本要点的提炼,后者侧重对学生阅读行为的规范。仍以《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为例,“阅读提示”在概括了课文的总体内容之外,还提炼出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和“作者驰骋想象,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特点;建议学生对精彩的语句要“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同时还推荐了《托尔斯泰》全文、《三作家》全书以及《三大师》,从而“走进伟大作家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阅读提示”,统整思维路径,在“阅读提示”的指引下逐步走进文本。
二、借助评点,历练阅读方法
统编语文教材强化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三者之间既有所区别,又互相配合。具体到单元之中,教读课文的重点在于“教”,教师要借此“教”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文的重点在于“自”,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教读与自读,均指向课外阅读。
以八下第一单元为例,结合单元导语“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笔者在本单元的自读课文《安塞腰鼓》的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按照相关提示进行自主阅读之外,还设置了关于表达方式的问题:“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要完成这些问题,学生首先要从抒情(表达方式)的角度进行文本分析,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学习路径;其次,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发现本文的语言特色,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从而发掘本文的语言特质;最后,学生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多元的解读,并从修辞、用词、句式、写法等方面进行创造性分析和评价。总之,从发现到分析再到深化与创造,学生逐渐养成对表达方式的自觉意识,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课外阅读。
三、完善评点,促进思维进阶
发现并借助评点指向的是创用评点。创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学生在评点过程中激发更为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创造新的评点;另一种是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评点养成评点式阅读习惯,即通过评点的方式进行课外阅读。
例如,在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的“阅读提示”中有三种提示,第一种是对标题的解释,即“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此为课文内容的提示;第二种是对语言风格的点拨,即“作者的语言诙谐风趣,有时还带着调侃的味道,阅读时注意体会这种幽默的效果”,学生可据此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第三种是对阅读的拓展,即“课文是从《所罗门王的指环》一书中节选的,课后不妨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此为将自读引向课外阅读。可见,“阅读提示”不仅可以作为学生解读文本之“用”,而且对于单元目标的实现大有“用”处。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从内容上的“趣事”、语言上的幽默和科学研究的素养等方面为整本书阅读提供支架。在以上评点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创造自己的评点。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将自己的评点写在课文两侧的空白处,并以阅读随笔的形式呈现。
(作者单位:1.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2.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