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版)《长歌行》一课为例,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优势,从明背景、解诗题、赏诗画、品诗韵、悟诗情等方面对教学进行技术赋能,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古诗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9-065-02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是一种通过复杂算法、模型和规则,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并生成原创内容的技术。2022年,OpenAI推出的ChatGPT推动了这一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也涌现出如文心一言、讯飞星火、智谱清言、天工等一系列大模型。这次生成式人工智能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其操作简便且高效,仅需输入自然语言提示语即可生成文本、图像、PPT、音乐、视频等多种内容。
小学古诗教学的困境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调查显示,古诗教学目前面临以下挑战。
一是背景差异。古诗的创作背景距离现代学生的生活时代较远,导致他们难以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和地理环境。这种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学生在理解古诗意境时遇到困难。
二是语言障碍。古诗语言虽然优美,但许多词汇和表达方式已不再常用,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方法依赖教师逐字逐句的解释,既费时又费力,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是学习兴趣不足。对小学生而言,古诗的抽象意境和古雅语言可能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导致其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是教学资源有限。传统古诗教学资源有限,通常仅包括课文、教辅材料、网上现有的图片和少量音视频资料,缺乏多样性和互动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是个性化教学难以实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各不相同,但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古诗教学中的优势
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有效解决古诗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对古诗中难以理解的词汇和句子进行生动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自动生成与古诗相关的教学资源,如生成形象生动的图片、精美的PPT、优美的音乐和动态的视频等。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中的情感。在课后,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水平,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反馈,增强学生的互动式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古诗的内容[1]。
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及交互性学习,仍然是许多教师面临的困惑。因此,笔者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长歌行》一课为例,利用国产昆仑万维公司开发的天工语言大模型,开展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小学古诗中的应用
《长歌行》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的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以园中的葵菜为引子,描述了朝露、春日、秋日和江河,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运动,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年轻人应有紧迫感和奋斗精神的劝勉。
(1)明背景:生成详细背景资料
汉乐府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学生难以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相关的预设问题,让学生通过天工大模型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天工对话助手中,学生可以输入“请详细介绍部编版六年级《长歌行》一课的创作背景”等提示语,系统将生动地向学生介绍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创作背景,为学生全面理解古诗奠定基础。
(2)解诗题:生成大纲制作课件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教师应在课前搜集丰富的素材,并制作相应的PPT。在制作PPT方面,我们可以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提高备课效率。例如,在天工大模型中,我们可以利用其中PPT智能工具,在对话框中输入PPT主题:小学部编版六年级《长歌行》。天工大模型会自动生成古诗相应的教学大纲,包括诗篇概览、古诗韵律与结构、主题提炼、诗句解析、文化影响与现代启示等方面。教师可以对生成的大纲进行编辑,如果满意,可以选择相应的模板,一键生成PPT。这种智能生成不仅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还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3)赏诗画:生成图像理解意境
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多角度解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诗句背后的意象和情感。如果再让学生观看与古诗意境相符的图片,通过视觉冲击,使其更能直观地理解和感受诗意。然而,通过传统搜索引擎查找的图片不一定完全契合古诗意境。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相应的图片。例如,针对《长歌行》一课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可以在天工对话助手中输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这句诗表现的意思是什么呢”?天工对话助手会给出答案:青翠的葵菜长在园中,早晨的露水等待阳光照射蒸发。然后利用天工智能工具AI图片生成,输入相应的提示语,生成符合情境的高清细腻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句描绘的清晨景象,使他们更好地领会诗中的画面感和意境美。
(4)品诗韵:生成音乐体会诗韵
汉乐府诗歌多采自民间歌谣,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反映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感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为了更好地还原当时的情境,可以利用音乐渲染诗歌氛围,极大地增强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为这首诗创作一首歌,这首歌的风格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有学生说“旋律应当悠扬、流畅,突出诗歌的抒情性和哲理性,表现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学生表示“采用古风音乐元素,如古琴、箫、琵琶等传统乐器,营造出古典氛围,体现诗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还有学生认为“使用琵琶和二胡的音色,表现出春天的温暖和万物的生机”。讨论分析的过程也是对诗歌理解升华的过程。最后,可以通过天工大模型的智能工具AI音乐,输入歌名和歌词(可用诗歌全文),选择相应的参考音频,一键生成相应的音乐。通过生成古诗的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增强对诗歌的整体感知能力。
(5)悟诗情:生成情境深化理解
课本剧表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丰富古诗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学习兴趣、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文化素养。因此,教师课后可以布置相应的项目任务,让小组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演绎诗歌,深化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学生可以利用天工智能工具AI写作,通过自然语言生成相应的课本剧表演剧本,然后通过小组进行表演。通过具体的情境表演,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情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 语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应积极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黎加厚.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课堂教学创新[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Z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