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4-09-13 00:00:00李杨
中国民商 2024年7期

摘要:事业单位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规的重要社会主体,具有稳定性、服务性和公益性特点,肩负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公共服务供给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职能。事业单位具有国有资产的使用权,为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事业单位必须建立起规范的关系制度,用以对资产采购、使用、处理等流程环节予以监督把控。随着我国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量以及增量均表现出了稳步增长态势,国有资产管理效能也得以显著提升。以此为背景,本文将围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展开分析论述,以期结合现状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用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能,支撑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

随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事业单位应在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的基础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确保国有资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进而为我国市场经济稳定性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履职能力

在当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给予了高度关注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若想履行好职能义务,务必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力求最大限度上发挥出国有资产管理效能,支撑事业单位稳定运作。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如若能够得以高效开展,有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以此节约事业运作发展所需的资产成本。事业单位不涉及经营活动,因此也并未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主体,事业单位绝大部分国有资产均来源于财政拨款,这也表明如若国有资产未能得以正常使用,补充同类型的国有资产也需通过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周期性,拨款资金规模取决于上级财政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考察评估,事业单位管理效能低下造成国有资产出现大规模或不合理的减损,必然会导致短期内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的漏洞隐患无法得到改进,此外也会对事业单位履职能力造成波及影响。

(二)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力,增强与公众的互动联系,以此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声望,事业单位能否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取决于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低下会削弱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影响事业单位履行公共责任肩负起支撑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不仅如此,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加之服务质量不高必然会降低公众对事业单位的期望值,从而降低公众对事业单位的赞誉度,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形象信誉有所下降。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力度的不断加大,事业单位腐败乱象得以相继披露,为稳固事业单位社会形象提升事业单位服务效率,必须将国有资产管理置于重要地位。

(三)有利于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起到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保值增值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目标,为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务必对国有资产管理予以高度重视。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完善资产监管体系是事业单位必须真实且务必履行好的责任义务,事业单位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能够杜绝国有资产出现重复配置,在确保国有资产得以合理调配的前提下,避免国有资产出现损耗浪费。对于资金相对紧缩且设备有待优化的事业单位而言,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能够支撑事业单位得以稳定运作,以此缓解各事业单位之间资产配置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最大限度上保障国有资产得以循环利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开展应以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为前提,通过对国有资产使用处置等环节进行监督把控,以此优化国有资产结构,确保国有资产能够作为事业单位为百姓谋福祉谋发展的有力抓手。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问题

(一)单位的审计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影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问题在于事业审计思想认识过于滞后,绝大多数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审计的认知理解过于浅显,所开展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事业单位短期的运作发展目标,忽略了审计工作所起到的资产保护以及风险预警作用。一方面,由于认知意识缺失导致审计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的组织开展举步维艰,多数管理人员将审计工作视为无法推卸的管理事项,并未将其视为支撑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工具。秉承这一错误的态度既阻碍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稳步落地同时也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风险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改进,进而为不法分子挪用侵占国有资产创设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审计思想认识不足也阻碍了相关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强化,如若事业单位未能对审计工作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意义高度重视,必然不对定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从而导致管理人员丧失学习发展机遇。另外,缺乏审计思想的事业单位未能将审计工作报告视为改进国有资产管理效能的有力抓手,以此诱发了诸多资产管理风险问题,严重威胁了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二)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机制不健全

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机制不健全存在漏洞隐患也是影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现状因素,造成这一现状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审计体系从设计到实施再到监管环节均存在着缺失漏洞,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审计违背了透明性与有效性原则。一方面,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机制不健全表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目标同国有资产审计目标之间存在不一致问题,即便开展了国有资产审计工作,所得出的审计报告也无法真实地反馈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现状。另一方面,审计机制不健全也表现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力度缺失。即便制定了较为规范细化的规定流程,但受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等因素所影响,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工作未能依照既定的规定流程组织开展,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效能同预期目标之间存有较大差距。不仅如此,在部分事业单位内部,国有资产审计结果未能得到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形同虚设和缺少实际效用,未能起到支撑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作用价值,无形之中为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带来了极大威胁。

(三)资产的监督管理措施不够到位

事业单位在组织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需加大资产监督管理力度,然而就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来看,资产监督管理不到位现象屡见不鲜,监督范围首先使得资产监督管理难以落实到位。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展开的监督管理范畴过于单一局限,仅关注部分特定类型的国有资产,对其他资产确报以轻视态度。例如,仅关注流动资产而对使用频率不高的资产未能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资产监督管理存在选择性,使得国有资产面临着潜在的流失与滥用风险,极大程度上威胁了事业单位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部分事业所应用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措施不够科学,监督管理过于浅表,未能就影响固定资产安全的隐患因素展开深入探究,浅层次的监督管理导致固定资产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发现解决。除此之外,监督监管措施执行效力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尽管多数事业单位已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但由于执行追踪力度不足,导致相关规定未能得以贯彻执行,不仅造成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损耗浪费,也无益于推动事业单位实现存续发展。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进对策

(一)提高审计思想认识

为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得以有序推进,首要前提便是提高审计思想认识,在强化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打好坚实基础。首先,审计人员应具备支撑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开展的能力素养,在精通会计、财务、审计、税务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秉承责任心、进取心与忠诚心,正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履行好自身职能义务,将个人价值实现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能联系起来。不仅如此,审计人员还要树立学习发展意识,深入了解国家出台的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最新政策,在强化管理意识的同时,以积极的态度践行工作职能。如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程中出现了难以解决的管理问题,审计人员可吸取借鉴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优势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以此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最后,事业单位也要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将国有资产管理效能作为评价审计bfXJyr7mu2eik9X8LFeMsbLhfk1L2fKDZFVPcmxXUgQ=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参考维度,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作为奖惩管理人员的重要标准,以此支撑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得以高质量开展。

(二)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健全完善能够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事业单位在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的同时,应结合以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向问题并依据事业单位支撑范畴对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改进,确保国有资产采购、使用、处置等管理行为合法合规,在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同时,为事业单位运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信息技术为各行各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事业单位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资产管理机制,在减轻管理人员压力负担的同时,大幅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迈向系统化、规范化进程。借助科学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可对各职能部门所承担的国有资产养护、维修、使用等责任权限进行界定,在事业单位内部落实责任追究制,确保一旦国有资产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追究。能够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不仅如此,借助信息技术构建起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精准获悉国有资产使用寿命、使用频率以及维修养护情况,既能够为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创设有利条件,也便于相关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展开清查盘点,以往因管理效能低下从而造成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由此一来,通过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能够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管理的合理性与效用性,从根本上杜绝国有资产损耗流失,为事业单位存续发展提供保障支撑。

(三)注重内部外部监督

注重内外部监督对事业单位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而言至关重要,内外部监督力度缺失会导致国有资产出现损耗浪费的概率加大,同时也会为不法分子侵占挪用国有资产创设便利条件,因此,为保障固定资产管理效能,事业单位应从加大内外部监督力度入手,在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的同时,加大对国有资产的审计与监管力度。内外部监督不力是造成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的根本原因,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未通过强有力的内外部监督了解国有资产状况,未能摸清资产“家底”,不仅会为国有资产的管理维护工作造成阻碍影响,还会加剧事业单位面临的资产风险,无异于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为此,事业单位有必要加大内外部监督力度,定期核对国有资产账册与会计明细账,如若发现账册内容失真或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出入,应立即展开资产核对工作,找出造成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国有资产展开清查盘点对潜在的资产风险问题予以解决改进。简而言之,事业单位为实现长期发展,解决长期以来资产管理存在的弊病问题,应将加大内外部监督力度作为支撑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施开展的有力抓手,不仅如此,事业单位还需借助内外部监督营造良好的资产管理氛围,确保各职能部门均能配合正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从而配合好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履行好自身工作职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应以杜绝国家财产流失为前提,追求实现开源节流,通过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对规模庞大且类别多样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在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有资产完整安全的同时,落实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减少事业单位经营运作所需的管理成本,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结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事业单位出现国有资产账实不符、资产运营效益不佳以及资产监管机制等威胁国有资产安全的问题隐患,力求在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能的同时,用以支撑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好社会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百姓民生。

参考文献:

[1]许金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20(23):54-55.

[2]高瑜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建议探讨[J].大众投资指南,2020(22):53-54.

[3]王美红.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20(26):154-155.

[4]杨岚.基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商讯,2020(19):171+173.

[5]谭彬.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6):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