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海城第二小学学生的到校时间有所推迟。老师们不断思考着如何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家庭幸福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就将营养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特色发展课程进行研究及推广。一是基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平均一周能做到每天吃早餐,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学生偶尔一两天不吃早饭,甚至有极少数学生一周超过3天不吃早餐,说明部分学生未意识到早餐的重要性。不科学的膳食行为及习惯,直接关系到学生营养素的摄取和吸收。二是基于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温州市学生营养与健康委员会提出了“加强学生营养教育研究,提高学生营养教育质量”的建议,龙湾区海城第二小学则是温州市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试点学校。在“双减”的大背景之下结合学校“会学习、会生活、会文礼、会创新”的育生目标,以及“为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奠基”的课程体系,学校推出“坚持早餐100天,为孩子成长赋能”(以下简称“坚持早餐100天”)活动。
主要做法
1.制定“早餐营养师”课程,温暖童心
(1)设计主题早餐,绘制浪漫。征集校园里的早餐故事,记录学生成长中的点滴生活,将早餐文化和用餐礼仪课程化。征集对象为家长和学生,故事主题分为动物、古诗、节日等。学校用形象的设计、有趣的故事、美丽的早餐,丰盈着孩子的精神世界。
(2) 制作早餐剧本,舞台演绎。学校以“坚持”为关键词,以“一天中最初的期待”为题,编排歌舞剧,用歌舞剧这种兼具美感和情节的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坚持早餐100 天”的活动内涵。通过该项目开展,孩子们懂得:早餐不仅要吃,还要吃得科学,并且与家人一起吃,这样可以让早餐变得更美好。
2.搭建营养早餐展示台,用成果督促习惯
学生开始在家坚持吃早餐之后,家长也更愿意花心思做出丰富又营养的早餐,校园内外的早餐成果随处可见。
(1)开展早餐宣讲,知识传递。成立早餐宣讲团,师资由早餐达人、校园“营养师”等组成。每周开展一次宣讲活动,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校园广播节目之一。在这里,他们能够聆听到早餐达人独到的搭配见解,也能学习到早餐的营养知识。此项活动有温度且有号召力,拓宽了早餐行动的受众范围,学生纷纷主动表示要加入校园“营养师”的队伍。
(2)实行早餐放送,为爱交接。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在家吃好早餐,龙湾区海城第二小学在校门口设置了早餐放送台,将“不仅搭配健康、色彩丰富,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学习”的优秀早餐及时展示和推送。这样,家长在接送孩子的间隙就能轻松获得制作精美早餐的“秘笈”。早餐放送台不仅放置了营养美味的早餐,更寄托了家长和学校对孩子浓浓的爱,成为校园早餐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创新早餐评价机制,用动力激发内驱
为了让学生内化营养知识,养成每日进食营养早餐的习惯,学校也创新了一系列评价机制,不断给予学生动力,从外在趣味刺激到内在意识驱动,真正将目标落实下去。
(1)团队合作,激发动力。活动初期,采取了分组打卡的形式,利用同伴的力量,将学生凝聚在一起,互相督促,保证活动进程。首先,创建小组打卡。每班级以4—6人为单位建立小组,并推选出一位组长,群成员每天早上将自己的早餐拍照打卡,并备注早餐地点,小组长登记成员的早餐情况,做好每周早餐情况反馈。其次,评选最佳早餐。小组每周末进行一次群组讨论,评选出一份小组最佳早餐,每人评论推选理由,由组长将照片和推选理由汇报至组长群。再次,进行营养早餐交流。班主任根据组长汇报的内容,每两周在班会课上进行反馈交流,由评选出最佳早餐的小主人进行心得分享,班主任从营养教育、感恩教育及亲子教育等方面加以引导。最后,对早餐周记进行展评。每个学期学生书写3篇早餐周记,围绕早餐的营养价值和情感价值,记录餐前或就餐中的温馨时光和点滴体会。
(2)通关升级,趣味参与。学生在早餐实践活动中有了一定的营养知识储备后,学校又趁热打铁推出了“早餐营养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类似于游戏的氛围中,体验和实践通关升级的趣味模式。满足不同等级的条件,获得不同等级的头衔,能取得不一样的徽章,利用这样挑战性适中的模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往更高级别进取。
(3)知识内化,个人展现。活动中后期,学生基本形成了营养早餐的概念,对于每天的营养配比能有大概的意识,学校涌现出了不少小营养家,每个班也有不少能做出美味营养早餐的家长。为了给行动稍微滞后的家庭树立榜样形象和学习的方向,学校还提供了一系列展示舞台,如早餐达人挑战赛、早餐推广大使秀等活动,给家校合作搭建了一座桥梁。学校还以海报形式展示各班制作的营养早餐,在活动上对成品进行介绍,由师生品评。学生凭借“早餐券”自行搭配并品尝每班准备的早餐,由教师评定搭配的营养等级。
4. 开展营养推广,健康共享
为了加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帮助社区人民提高健康素养,引导大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学校鼓励学生亲身参与“营养进社区·健康进万家”“您身边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等系列宣传实践活动。该活动倡导每个人树立起“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促使居民主动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个人带动家庭和全社会。
案例成果
1.学生的健康素养得以培育
经过实践,得出的数据表明学生的肥胖率下降,早上做操头晕、肚子疼等现象减少。另外,学生的健康状况相较于之前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有效践行劳动与早餐结合,每个年级段的孩子都能主动参与,还能影响、带动家人。在养成劳动习惯的同时,学生学会体谅父母准备一日三餐的辛苦,在周末的时间里,还会经常下厨,和父母共享家庭欢乐。
2.教师的生活方式得到改善
在关爱教师的行动中,校园里也掀起了营养早餐的风潮。学校食堂的早餐开始变着花样为大家搭配,餐盘里的食物种类丰富且亮眼。周末在家下厨的老师,买菜时也学会合理选择了。大家不仅在吃的食物上有了健康的安排,在烹饪上更是贯彻少盐少油的基本准则,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3.家庭的亲子德育得以渗透
学校推行的“坚持早餐100天”活动,让每天早上的20多分钟,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美好的亲子时光。正如一位家长所说:“亲子时光在蓦然回首的时候,总是那么幸福和温暖,这样的温暖,让孩子被滋养、被爱护,他们才有足够的勇气向前进。”这正是早餐活动的意义所在,“双减”不减营养,早餐行动为孩子的成长赋能。
4.学校的办学品质得到提升
在这个项目的驱动下,学校的文化内涵得到提升。学校开发的“营养健康微课程”获温州市实践微课程一等奖;校本课程荣获龙湾区主任教育教学奖精品项目;课题获温州市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在市区级活动中,学校对该项目多次作专题发言和成果展示,论文和公开课多次在市区级获奖。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营养科普实践活动,由学生创作的青少年营养健康科普剧,在温州市创作展演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学校营养健康团队参加温州市首届学生餐营养配餐现场操作技能大赛获得了一等奖;2022年5月,学校荣获温州市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和营养健康食育特色项目双荣誉;2023 年5月,学校获评国家“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