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指的是发生在人脑的所有肿瘤,但很多人都对这种疾病存在一定误解,认为脑肿瘤指的就是脑癌,而脑癌就等于“没救了”。事实上,脑癌只是脑肿瘤的一种,而现代医学对脑肿瘤的治疗正在不断完善。
脑肿瘤不等于脑癌
脑肿瘤,也称为颅内肿瘤,是指在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中异常生长的细胞团块。这些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良性脑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扩散到脑组织之外,但它们可能会因为占据颅内空间而对大脑和神经造成压迫,从而引起各种症状。恶性脑肿瘤则生长迅速,具有侵袭性,能够侵犯周围的正常脑组织,并且有可能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脑癌是脑肿瘤的一种,特指那些恶性的脑肿瘤。脑癌细胞具有无限制的生长能力,能够侵犯和破坏周围的正常脑组织,并且有可能通过脑脊液或血液循环扩散到大脑的其他部位或身体的其他器官。
得了脑肿瘤还有救吗
人的大脑是一个极为精密且脆弱的器官,所以很多人认为发生在大脑内的疾病很难治疗,特别是脑肿瘤这种疾病在很多人眼中无异于直接宣判死刑。
事实上,脑肿瘤这种疾病是可以治疗的,而其治疗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如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恶性程度,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都会影响脑肿瘤的治疗结果。
要注意的是,脑肿瘤具有手术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术后高复发率的“三高”特征。治疗效果不佳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手术很难把肿瘤切除干净,因为切多了会伤害大脑的核心功能;二是绝大多数抗癌药很难到达肿瘤部位,因为大脑有一个叫“血脑屏障”的保护层。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脑肿瘤至关重要。
脑肿瘤早期“有迹可循”
(1)持续性头痛:与平时的头痛不同,可能更频繁、更严重,尤其是在清晨醒来时。
(2)恶心和呕吐:没有明显原因的恶心和呕吐,尤其是伴随头痛。
(3)视力问题:包括视力模糊、双眼复视、视野缺失或视力下降。
(4)认知和情绪变化: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或性格改变。
(5)癫痫发作:尤其是没有癫痫病史的人突然发作。
(6)言语或语言障碍:如说话困难、语言理解困难或找不到正确的词汇。
(7)肢体无力或协调障碍:可能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或协调能力下降。
(8)平衡功能障碍:走路时出现不稳或跌倒。
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并不一定意味着脑肿瘤。因此,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新发或持续性的症状,应尽快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脑肿瘤。
脑肿瘤应该怎么治
目前,临床上治疗脑肿瘤的常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脑肿瘤的核心手段,对于那些位于可切除区域的脑肿瘤,手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手术是在保证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目的在于明确诊断、改善症状,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
在现代神经外科技术的支持下,医护人员可以借助先进的影像导航系统、显微手术器械,以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对患者进行手术,在保护脑肿瘤周边正常的脑组织不受损害的同时,实现精确、微创的肿瘤切除。
2.放射治疗
受到肿瘤生长位置、肿瘤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治疗脑肿瘤,此类患者往往需要接受一些非手术的治疗方法,而放射治疗正是其中相当常见的一种。
借助高能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医护人员能够有效阻止患者脑内的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分裂。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护人员还能够加强对辐射剂量的控制能力,使放射治疗在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降低对周边正常组织的损害。
3.化疗
脑肿瘤很容易复发,如胶质瘤、恶性脑膜瘤等,为了避免肿瘤复发,通常术后都会辅以化疗。一般患者在手术切除脑肿瘤后,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决定是否化疗。
通常情况下,低级别、良性的脑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边界相对清晰,大多能够实现肿瘤的彻底切除,术后通常无须接受化疗。相反,高级别、恶性的脑肿瘤,与脑组织的界限往往模糊,手术难以彻底切除,常常会有肿瘤残留,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化疗来控制病情。
同时,针对一些无法手术或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脑肿瘤,化疗与放疗的组合也常常是治疗方案,这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延缓肿瘤生长、改善患者的症状,从而使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有效延长。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也是一种药物治疗脑肿瘤的措施,但这种治疗方法与化疗的原理存在一定的区别。
靶向治疗药物能够针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或迁移过程中的特定分子靶点,破坏其相应的功能,进而使患者脑中的肿瘤细胞的生长得到抑制并逐渐凋亡。
靶向治疗有着非常高的针对性与更小的毒副作用,但并非所有的脑肿瘤患者都适用于靶向治疗,医护人员只有获取患者的肿瘤样本,并通过基因检测与分子分型找到匹配的靶向治疗药物,才能对患者进行靶向治疗。
脑肿瘤与脑癌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前者泛指所有生长在脑部的肿瘤,而后者仅指生长在脑部的恶性肿瘤。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脑肿瘤患者的治疗选择正在增多,人们只有尽早诊断并积极接受治疗,才能更好地远离脑肿瘤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