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棻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024-09-12 00:00徐有富
名作欣赏 2024年9期

《沈祖棻全集·书札拾零 子苾日记》

张春晓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年3 月出版

终于见到了新版《沈祖棻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年版),精装五册。其一为《书札拾零 子苾日记》,书札在原有36 通的基础上,增补了69 通,日记(1975 年3 月21 日至1977 年4 月24 日)据手稿录入,为首次整理出版。该书乃沈祖棻研究之第一手资料。本文即以该书为主要依据,谈点学习沈祖棻诗词的体会。

第一流诗人之标准

涉江词稿五卷,406 首词,全为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其主旋律就是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这与其在大学与研究生阶段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她在自传中说:“在校时,受汪东、吴梅两位老师的影响较深,决定了我以后努力的方向,在创作中寄托国家兴亡之感,不写吟风弄月的东西,及以后在教学中一贯宣传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精神。”

祖棻也是从关心国家命运与前途的角度来衡量诗人与诗歌作品的,其《致卢兆显书》云:“尝与千帆论及古今第一流诗人(广义的)无不具有至崇高之人格,至伟大之胸襟,至纯洁之灵魂,至深挚之感情,眷怀家国,感慨兴衰,关心胞与,忘怀得丧,俯仰古今,留连光景,悲世事之无常,叹人生之多艰,识生死之大,深哀乐之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夫然后有伟大之作品。其作品即其人格、心灵、情感之反映及表现,是为文学之本。”(《书札拾零 子苾日记》第45 页,以下仅注页码)这显然也是她从事诗词创作的目标。

祖棻在实践中也做到了热爱祖国,关心同胞,忘怀个人得失。抗战期间,她流亡中曾收到妹妹的一封信,妹妹要她避居上海租界,她以诗代简,予以拒绝,该诗题为《大场既陷三月,湖湘音问始通,芳妹书来要余浮海辟居租界,赋答五首》,其三云:“剧怜家国破,賸觉生死轻。复楚从三户,偕亡愧此情。”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话,祖棻借此典故表达自己要和抗日志士一起,将日本侵略者赶走,而与家人一道躲在租界里避难是会让自己感到羞愧的。该诗编者按:“大场于1937 年10 月25日失守,此盖作于1938 年1 月末。”当时祖棻与千帆正流亡湖南长沙,两人均未找到工作,暂时寄居在同为流亡者孙望的住处,可见困难重重。即便如此,她仍坚持要为抗日出一分力。祖棻随后辗转到重庆,创作了大量讴歌抗日英雄、爱国将士的诗词,并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还有几首新诗被谱成歌曲,广为传唱。千帆在《诵子苾近作十年春梦总成婆老去始知才已尽及短发乱梳头诸句感叹今昔不能入睡辄作小诗奉寄此亦少陵所谓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也二首》其一曾特别提到“巴渝唱遍吴娘曲,应记阿婆初嫁时”。祖棻是苏州人,“吴娘曲”显然是指依据她写的诗谱写的歌曲。

不幸的是,祖棻于1940 年4 月初发现患了子宫瘤,这在当时被视为绝症。在生死之际,她给恩师汪辟疆、汪旭初写了一封感人肺腑的信,信中说:“受业向爱文学,甚于生命。曩在界石,每挟词稿与俱。一日,偶自问,设人与词稿分在两地,而二处必有一处遭劫,则宁愿人亡乎?词亡乎?初犹不能决,继则毅然愿人亡而词留也。”(第6 页)作者将词稿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则她在诗词创作方面能取得突出成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正因为她对国家的命运与前途非常关心,所以她对抗战时期,特别是抗战胜利后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痛心疾首。如她在1946 年11 月11 日写给卢兆显等学生的信中说:“苏沪一带,生活之奢靡犹昔,而风气之败坏加甚,道德沦亡,秩序混乱,有不忍言者。民族前途,不堪设想!”(第40页)这种担忧,在她的词中也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如《浣溪沙六首》其四云:“眦裂空余泪数行,填膺孤愤欲成狂。人间无用是文章。 乱世死生何足道,汉家兴废总难忘。病帷惊起对残釭。”这样的作品今天读来,仍能让人激动不已。语言学家赵洛生 1980 年 10 月 1 日致函程千帆说:“夜读《 涉江词稿》,至‘乱世死生何足道,汉家兴废总难忘’,百感交集,不禁泪下。”(《程千帆友朋诗札辑存》第十本)作家刘白羽说:“国破家亡之恨,销魂呻吟之词,古已有之,惟沈祖棻生于今世,写于今时,她未停留在伤春悲秋,羁愁离怨,能于绮思丽句中寓天下兴亡之志,故尔有追求,而追求得又那般痛苦,于是通过个人心灵,树立民族魂魄,句句珠玑,字字血泪。”(《有斜阳处有春愁》,《书与人》1996 年第2 期)。

祖棻已敏锐地预见到国民党政权必然垮台,她在1946 年12 月31 日写给卢兆显等学生的信中鲜明指出:“国事已不可说,一切已临总崩溃的前夕,其危殆不堪设想,来日大难方兴未艾也。”(第43 页)实践证明了祖棻的远见卓识,由于国民党政权腐烂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没过几年也就垮台了。

十年寥落住荒村

1966 年秋天,千帆一家自武汉大学特二区被撵到下九区的简陋平房中。它曾是武大20 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的专用车库与司机的临时住所,废弃已久,祖棻在这里度过了她的晚年岁月,正如她在《漫成六首》其一首联说的那样:“三户低簷接废垣,十年寥落住荒村。”她的《忆昔七首》其一还对当时彼处的荒凉景象做了描述:“忆昔移居日,山空少四邻。道途绝灯火,蛇蝮伏荆榛。昏夜寂如死,暗林疑有人。中宵归路远,只影往来频。”

该地当时的生活条件极差,首先是水患,如其《致萧印唐书之三》云:“屋后高山深林,每遇暴雨,山洪奔泻,时有泛滥之患。”(第124 页) 暴雨也会导致屋漏,如其1975 年5 月15 日日记称:“全夜雨,阵雷雨,早起仍大雷雨。厨房大漏多处,用多盆接仍不够。”(第308 页)这在她的诗中也有所反映。如《忆昔七首》其五云:“初到经风雨,从容不识愁。忽闻山泻瀑,顿讶榻如舟。注屋盆争泼,冲门水乱流。安眠能几夜,卑湿历春秋。”

由于所居依山傍水,又很荒凉,故有害动物特别多,老鼠活动尤其猖獗,如其1975 年10 月3 日日记称:“昨夜仍鼠患一夜,益猖狂,不能入睡。爬床头床杆、电线,跑帐顶。手敲,口叱,开灯均已无用。半夜起坐藤椅上握手杖守击,求其不在床头闹……才上床又闹,至三时后疲极,始朦胧睡去。睡中仍闻大闹,睡不安,仍数醒开灯。”(第408 页)还有蜈蚣,如其1976 年9 月16 日日记称:“夜早早还发现大门边一大蜈蚣。约六寸多长,半寸多宽,二三分厚。从未见过如此大老蜈蚣。用火钳夹烧死。如不发现,被咬,其痛毒不堪设想矣。”(第571 页)此外,《涉江诗稿》还提到“虺卧当门”“蝇飞蔽碗”(集270 页)、“千蚊成市”(集305 页)等可怕现象。

再就是“文革”期间,物质供应极端匮乏,基本上是凭票计划供应,而且还买不到。如其1975年3 月30 日日记称:“病了更觉凄凉不便,且连面包也买不到,胸腹胀闷,拟吃易消化物,想吃冠生园豆沙包,何可得邪?一叹。”(第276 页)其《致施蛰存书之十四》也说:“商店副食品全无,酱油亦无,水果糖限购,每人二角。”(第193 页)而且买米运煤、购物负重对体弱多病的老人来说也是艰难的。这种困苦生活在涉江诗中也有反映,如《癸丑秋冬之际山居偶成四首》其四云:“蓬户经旬闭,寒蔬不满盘。山荒风雪劲,市远米薪难。”

尽管生活条件很差,但一家人在一起,艰难的生活尚能对付。然而“ 千帆于 1970 年随干部下放,至沙洋分校劳动”(第160 页)。其通讯地址为湖北沙洋分校五七连养牛班。(第189 页)1974 年2 月,外孙女早早出生,不久丽则携女迁居厂中。其《致王淡芳书之十二》云:“小女因喂乳不便,且武汉交通困难,已迁居厂中,多年老病相依,今如失左右手矣。”(第96 页)在祖棻独居荒村的日子里,她必须独自对付一日三餐,祖棻不得不研究煤炉熄灭的原因,其1975 年5 月12 日日记称:“早起火已熄,大概因新煤本潮湿,又加水,而用力压下,煤眼多塞入碎煤屑,故不燃,近来极少熄了。”(第305页)她甚至还在日记中研究并记录了腌咸菜的方法。(第289 页)一位第一流的诗人,一位讲解唐诗宋词的专家,由于长期从事家务劳动,逐步被人当成了一个村媪。如其《答问》:“旧谱新词意久疏,传经著论也成虚。偶逢年少来相问,村媪今年六十余。”无奈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祖棻住在荒村的人生的最后岁月,既不能教学,又不能研究,而且“常怀龚诗避席之虑”(第179 页),也不敢搞创作。但她后来还是写起诗来,其《致高文书之二》谈到了这件事:“棻亦二十余年来,未尝写作。1971 年冬至1972 年春,家居卧病,旧日川大学生王淡芳时以诗来,乃偶一作答。文化大革命初步结束,怀念故旧,遂有《岁末怀人》之作。自后暇时,偶亦作诗。”(第247 页)她独守孤灯,将这些诗抄寄给朋友,朋友间又相互传抄,遂逐渐传播开来。现尚存涉江诗稿四卷402 首,补遗57 首。如千帆《沈祖棻小传》所说,祖棻的这些诗“为自己和亲友在十年……中的生活和心灵留下了一些真实而生动的记录”。

文章知己,患难夫妻

千帆与祖棻的婚姻颇受师友赞赏与祝福,如汪辟疆致函祖棻云:“千帆学术行谊,亦自卓绝,取俪吾弟,适成双美。”(第11 页)祖棻《千帆来书有四十年文章知己患难夫妻,未能共度晚年之叹,感赋此章》一诗,对他们患难与共的爱情与婚姻生活做了总结。“合卺苍黄值乱离”,战争年代,他们匆匆结了婚,之后便历经流亡之苦,在病危之时,祖棻《上汪辟疆、汪旭初书》中对二人的爱情与婚姻做了高度评价:二人“平居每以道德相勖勉,学问相切磋。夜分人静,灯下把卷,一文之会心,一字之推敲,其乐固有甚于画眉者”,“故我二人者,夫妇而兼良友,非仅儿女之私也”。(第8 页)

千帆1970 年到湖北沙洋分校五七连养牛班养牛,二人垂老又过起两地分居的生活,因而更加相互牵挂,相互勉励,如其《岁暮寄闲堂》云:“一灯风雪夜,两地岁寒时。伤别多因病,传书每论诗。河清终有待,头白誓相期。会向龙山见,归来莫恨迟。”最后一句特别感人,她明明急切地盼望着与千帆团聚,却在诗中劝慰千帆耐心等待。其《致王淡芳书之四》即透露了个中讯息:“年余以来,二老弱病残互相依赖,疾病相扶持,家务同料理,有事共商量,困难同克服,病苦忧烦互安慰,互助两利,以度暮年。”(第73 页)千帆一旦离开,她便觉得特别不适应,如其1975 年3 月22 日日记:“初醒朦胧间,犹以为千帆在家,拟问其夜嫌热否。后知已走,殊觉凄然。起后须自管火,说话无人,殊感冷清,心中酸楚。”(第271 页)

若读诗有心得体会,她也会想到要与千帆交流,如其1975 年5 月9 日日记:“昨夜上床看《宋诗精华录》,读至后山之‘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不分明’‘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等句,仍令人如少年时之荡气回肠,掩卷沉吟,惆怅久之,恨不得与千帆共论之。”(第303 页)如未按时收到千帆来信,她是会担心的。如其1975 年8月6 日日记:“帆仍无信,可怪。甚忧念,恐病倒也。”(第374 页)1976 年4 月27 日日记:“帆无信来,不知何故?甚盼念。”(第476 页)

特别是在生病的情况下,会特别感到千帆的悉心照顾是多么温暖,如《致王淡芳书之十七》云:“棻于二月下旬,曾患炎症,检查为四个‘+’号,医护均以为严重,即针药兼施,每日打两次针,翻山行远,疲劳万分!加之心跳过速;春雨连绵,道路泥泞,困苦万状!幸归来有千帆在家,炉火不熄,饭菜现成,棻即可卧床休息,否则更不堪设想矣。唯千帆终岁在乡劳动,难得返家休息,复使之操劳家务,照顾病人,未免于心不安耳。”(第108 页)文中老两口相濡以沫之情溢于言表,读之令人感慨万端,唏嘘不已。

1977 年6 月27 日,祖棻因车祸不幸去世。子苾既没弥月,千帆即着手整理祖棻遗著,《涉江词稿》《涉江诗稿》《唐人七绝诗浅释》《宋词赏析》《沈祖棻创作选集》《马嵬驿》等著作相继问世,后又指导外孙女张春晓编辑出版了《沈祖棻全集》,为这对患难夫妻的爱情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独爱长篇题《早早》

朱光潜为涉江诗词题咏道:“独爱长篇题《早早》,深衷浅语见童心。”我们从祖棻的书札与日记中,略可窥见该诗的写作情况。祖棻年老多病,独对孤灯,枯坐斗室,难免有寂寞之感,亲情对她无疑是莫大的安慰,特别是外孙女早早让她充分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其1976 年2 月16 日《致游寿书》云:“逗孙为乐,足以解岑寂而复疲劳,乃老人之乐事。棻外孙女春晓,小名早早(因其早产),近亦渐懂事能言,颇逗人爱,因忆及姊言老人唯逗幼孩为乐之言,洵不虚也。”(第260 页)其日记记载了不少早早趣事,可与《早早诗》相媲美,如1976 年6 月4日日记:“我午饭后及午睡起,共泻三次,泻后仍腹痛卧床不思动。囡(丽则小名)及早早走,我强起装米泡一袋给早早带去。早早抱我腿再三为我揉肚,告别走出又跑回我前,要和我亲亲。”(第503 页)

子苾日记中约有十处提到了《早早诗》的写作情况,1976 年6 月27 日:“又想念早早,想为她写一首诗。”(第520 页)次日便“写出第一部分,待续”(第521 页)。6 月29 日,“思续做《早早诗》,思已不属,奈何!”(第522 页)7 月2 日,“改定,抄录《早早诗》一节”(第524 页)。7 月3 日,“六时半,晚餐,一碗饭。饭后,头昏。精神转好,八时半后改《早早诗》,查字及韵,至十一时始上床”(第525 页)。7 月5 日晚“九时,抄改《早早诗》毕,十时封火睡”(第526 页)。9 月21 日,“天黑入屋,尚好,细读自强信、诗,复将《早早诗》示帆”(第573 页)。10 月15 日,“改添《早早诗》二句”(第584 页)。10 月16 日,“早事毕,与千帆商改《早早诗》,由帆抄寄刘师(国钧)”(第584 页)。10 月22日,“增删改定《早早诗》”(第587 页)。10 月23 日,“早事早餐毕,抄《早早诗》……夜,抄毕《早早诗》清稿一份,抄近诗三页清稿,已九时”(第588页)。1977 年1 月28 日,“帆为抄《早早诗》及近作十一首,有多纸又抄二首,寄国武”(第623 页)。从1996 年6 月23 日想写《早早诗》算起,至10月23 日抄毕《早早诗》清稿,祖棻共花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其间经过多次增删修改,还征求过千帆的意见,与他一道商改。此外,祖棻还查对过辞典与韵书。可见,祖棻从事诗词创作的态度是多么认真,这应当是她诗词写得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早诗》184 句920 字,仅录数句,以见一斑:“随母休沐归,相亲复相扰。夺帚争扫地,脱衣唤洗澡。玩水瓶时灌,弄火锅空烤。倒罐更翻篮,到处觅梨枣。帐竿当竹马,手杖满地捣。”早早这些幼稚可笑、天真无邪的举动,给外婆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一切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下面再举《娇婴四首》其二为例:“细雨轻寒春事微,野桃未放绿阴肥。娇婴忽地惊呼起,笑指堤边胡蝶飞。”可见娇婴是那么好奇、天真、欢快,自然也给外婆带来了活力、欣喜与诗意。

老觉交情重,别来相忆深

祖棻《乙卯新岁寄白匋四首》其四云:“老觉交情重,别来相忆深。”祖棻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写了大量表达友情的诗,以《涉江诗稿》为例,在所录402 首诗中,有270 首是酬答友人的,占比67%。

其《致施蛰存书之一》的最后,特别注明:“老年朋友,未能见面,书信往返,慰情胜无,亦暮年乐事也。”(第161 页)接到朋友来信是祖棻最快乐的事,如其《致萧印唐书之一》云:“傍晚忽奉兄函,大出意外,岂止空谷跫音,实是喜从天降也!乐何如之!顿觉宿疾若失,陈琳之《檄》,枚乘之《发》,不过是也。”(第217 页)

祖棻与友朋书信往返,诗歌唱和活动常在晚上进行。如1975 年4 月13 日日记:“夜晚四山岑寂,邻居闭门,空屋一灯,虽风雨凄冷,风雪夜寒,每移躺椅至灯前,读古诗文或写信,亦从不觉寂寞凄凉而伤感也。”(第287 页)

朋友间书信往返与诗歌酬唱的主题就是交流情感、表达友谊。试举她与游寿的交往为例。游寿,1929 年1 月考入中央大学中文系,1932 年1 月毕业。沈祖棻1930 年秋考取上海中央大学商学院,1931 年秋转入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1934 年夏毕业。游寿与沈祖棻同于1934 年8 月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两人在学生时代就结下了深厚友谊。游寿几经辗转于1957 年10 月调至哈尔滨师范学院(1980 年改为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1959 年转入历史系工作。1975 年,游寿给祖棻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一首诗:“冬初小恙高烧,梦子苾来访不遇,唯见案上留诗。余出门追之,倦极而醒,乃一梦,成此诗,数月寄与:又见冰花满窗棂,数尽飞鸿飞北溟。唯有故人频入梦,留诗案上意叮咛。”祖棻在1975 年4 月19 日日记中写道:接游信,“言长意深,富于感情,读之喜慰。反复阅看,老友交谊,固自不同。连日得诸老友信,无论长短,均旧情洋溢,非泛泛之比也”(第292 页)。祖棻深受感动,特撰《得介眉塞外书,奉寄十首》作为酬答。其一表达了祖棻获游寿信与诗喜极而泣的心情:“断无消息廿年余,绝徼终传一纸书。犹及生前相问询,翻教老泪湿裙裾。”双方诗歌酬答又写了许多诗。这些诗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回忆学生时代的峥嵘岁月,如祖棻《得介眉病中书赋答四首》其一云:“昔在南雍日,逢辰多胜游。梅开灵谷寺,樱熟后湖洲。”在中央大学中文系求学期间,女同学们在词学大师吴梅的指导与支持下,组织了一个梅社,专门练习写词。每人还选一个词牌作为笔名,如沈祖棻笔名点绛唇,游寿笔名齐天乐。活动方式是轮流做东道主,指定地点,决定题目,各自填词,待作品交卷后,他们相互观摩切磋,然后抄录起来,交吴梅先生批改。南京的名胜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栖霞山、台城、秦淮河等地,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与词作。青春是美丽的,是难以忘怀的。

对往事的回忆常能引发对现实的感慨,如《介眉远惠书物赋答十二首》其七云:“少年听雨对床眠,儿女情多费锦笺。今日山中还听雨,独眠人老药炉烟。”研究生毕业之初,祖棻与游寿同在南京汇文女子中学工作,而且同住一间宿舍,对床而眠,一面听着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一面悄悄地讲着儿女私情,那是多么富有诗意。而如今彼此皆已老去,自己还独守空山,伴着药炉烟,听着雨声,艰难度日。由于两人的遭际大致相同,相互酬唱会在彼此的情感上引起强烈共鸣。

《谢涵君见惠手植玫瑰二首》也是友谊的赞歌,其一云:“感君带露剪新枝,淡白深红总相宜。最是夜来春气暖,浓香一枕梦回时。”涵君名李涵,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祖棻朋友,曾撰《怀念沈祖棻先生》一文,载《武汉大学学报》1985 年第4 期。诗题告诉我们李涵所赠玫瑰是亲手种的。首句告诉我们,玫瑰是一大早剪下来的,还带着露水,就立即送过来了,所以特别新鲜。次句写所赠玫瑰是经过精心挑选与搭配的,所以颜色丰富而和谐,可见李涵的友谊是多么深厚。三、四两句从触觉与嗅觉的角度,写春夜的温暖和玫瑰的芳香。这说明诗人从白天一直到夜晚都在记挂并欣赏着玫瑰,也说明友谊让人感到温暖,并像玫瑰花香一样,沁人心脾。

袖底东湖绝可怜

祖棻《致王淡芳书之十八》谈到她为庸医所误,九死一生,终于能够活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乐观。(第111 页)邻居说她能活到七十岁,她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祝福,还特地写了一首诗,题为《久病初愈,忽又得疾,邻人谓余尚可支持,必能寿过七十,因成此篇》。略云:“灯火明时开旧卷,湖山佳处寄闲踪。”“但使衰年堪料理,不求高寿到龙钟。”(第124 页)

1966 年秋,祖棻一家被迫移居山角湖边,生活条件极差。但是,她也看到了彼处濒临东湖,风光无限,曾在一封信中写道:“旧屋两间,面山对湖,日出星沉,当窗可见。夏夜屋外纳凉,则明月高照,清风徐来。”(第224 页)故其“时至湖边,欣赏大自然美景,一散心胸”。在其日记中,有不少赞美东湖的文字。如1975 年4 月9 日日记称:“七时三刻,即出外至湖边散步,在铁疗(铁道部东湖疗养院简称)墙外石级上立有一刻钟,眺望湖山,觉烟波浩荡,景色无边。近山平野,青翠笼葱;远山遥树,烟雾迷濛。湖波渺渺,远处白帆缓驶,景色如画。近日常朝夕至湖边散步眺望,觉百观不厌,且朝夕阴晴,又各有不同,而皆极其美,惜无东坡咏西湖之才,能道出东湖之美也。”(第283 页)1975 年5 月9 日日记复称:“至湖边一转,大风吹浪,水声淙淙,绿浪鳞鳞,小舟颠簸于波中,又是一番光景。水声时而清越,时而洪壮,随风之大小。古人‘听风听水谱霓裳’,有以哉。”(第303 页)

她还特别喜欢用婴儿车推着早早到湖边玩,如1975 年5 月26 日日记:晚饭后,“我和囡推早早至湖边,一直过桥转弯到湖边,采黄野花,大家甚高兴”(第316 页)。这样的情景自然也被她写入诗中,如《湖桥三首》其三:“三两行人静不哗,最怜春晓趁朝霞。小车转毂推孙女,解指堤边索野花。”此诗通过还不会说话的小外孙女,用手指索要堤边野花这样一个生活细节,表现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的美是任何人都难以抹杀的。而这种美,往往只有像沈祖棻这样淡泊名利的纯粹的、高尚的、具有很高审美品位人才能发现与欣赏。

千帆七律《雨中为子苾求药,时拟游湖》云:“行春莫怕欹危步,袖底东湖绝可怜。” 祖棻全家也偶尔偕游东湖,如1996 年10 月18 日日记:“八时半,威克、囡、早早、帆同骑自行车去湖心亭,一路玩及野餐。威克回头车来接我再去。”(第585 页)祖棻还写诗记述了此次游湖活动,题为《威克、丽则夫妇携雏侍余及千帆游湖心亭》:“湖亭遥在水中央,轻彀环堤载酒浆。一路新松疑滴翠,千山老桂暗飘香。晴波浩荡随人远,野色苍茫引兴长。病起自夸腰脚健,更登高阁赏秋光。”(第284 页)欢乐之情,溢于言表。

沈祖棻诗词集一版再版,一印再印,深受读者喜爱。 学者也给予了崇高评价,如叶嘉莹说:“沈先生她不但是一个词人,而且是一个学者,所以她不但是‘词人之词’,而且是‘学人之词。’”“沈先生真是一个集大成的作者。她各种的体式、各种的内容都写得非常好。”(《从李清照到沈祖棻——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进》,《文学遗产》2004 年第5 期)祖棻祖籍浙江海盐民间还成立了沈祖棻诗词研究会,会刊已出到第31 辑。随着《书札拾零 子苾日记》的出版,沈祖棻研究必将更加深入,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 者: 徐有富,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 辑:杜碧媛 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