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消失之后,俄罗斯体育界开始市场化改革,拳击和摔跤领域率先而行。一些知名的拳坛高手纷纷下海试水,但结果却令人唏嘘。
苏联世界拳王科罗塔耶夫,曾是苏联三届拳击冠军(1970、1973、1975)、欧洲冠军(1973)和世界冠军(1974),并于1975年荣膺苏联国家传统拳击运动大师称号。1974年8月17日,科罗塔耶夫在古巴世界拳击冠军赛中,战胜美国重量级拳手斯平克斯,人们送外号“苏联坦克车”。
科罗塔耶夫后来作为苏联外派运动员,长期在美国参加专业拳击大赛,年收入超百万美元,成为苏联体育界首富。他财大气粗之后便放弃打拳,做起黑道生意。
1977年,科罗塔耶夫因私藏枪支及贩毒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科罗塔耶夫出狱后,顶着拳王的桂冠,成为90年代初俄罗斯拳坛的龙头老大。1992年,科罗塔耶夫趁俄罗斯开始体育改革之际,当选拳击协会和职业体育协会副会长。不久,他因与外号叫“小日本”的俄罗斯体育经纪人,在美国组织和经营俄罗斯拳击运动员的商业比赛而大发横财。1994年1月12日凌晨,科罗塔耶夫在美国布莱顿海滩大街的阿尔巴特饭店门前,被陌生男人开枪击中后脑身亡。
科罗塔耶夫死后,俄罗斯拳坛另一位重量级人物科万特里什维利接手他的生意。科万特里什维利是苏联古典式摔跤国际大师。他在体育界开始改革后,成立多家非营利慈善协会,名义上是扶助社会老弱病残,实际上是巧立名目疯狂敛钱。莫斯科警察局副局长布加耶夫和一些著名歌星都参与了他的项目。1994年4月5日,科万特里什维利在莫斯科遇刺身亡,成为当时俄罗斯拳坛第二位遇害的名人。
侦查结果显示,科万特里什维利生前拉拢总统卫队教练参与生意,因而可能遭到情报局雇佣的职业杀手清除。也有档案披露,科万特里什维利因涉足拉达汽车在莫斯科的销售及配件供应,动了克里姆林宫红衣主教别列佐夫斯基的蛋糕而被杀。
科万特里什维利死后不久,前苏联拳坛白俄罗斯世界散打冠军扎基兰即身陷囹圄,乌克兰克里米亚的体育高手波丹涅夫也死于非命—事后调查显示,他们都曾涉及黑道生意。就连苏联体育大师、世界散打冠军斯图边科夫也未能幸免。
1991年,斯图边科夫组建全国第一家散打联合会,通过协会举办数场国际比赛,还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散打冠军赛。此外,他还在莫斯科开办贸易公司,参与洗钱、贩毒和走私等犯罪活动。
人在江湖,难免结怨,麻烦如影相随。1994年2月7日8时30分,斯图边科夫刚从莫斯科郊外的家中走出来,便被一位身份不明的人用冲锋枪狂扫,死在车旁。
90年代初那几年,莫斯科警察打掉十多个大型犯罪团伙,其中每三个罪犯中,就有一名是职业运动员,而且有些是获得过国家和国际奖牌的体育明星。犯罪团伙成员除拳坛明星外,甚至也有田径、体操、冰球等专业的在职运动员。
他们被捕后供认,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白天在体育场馆参加项目训练,晚上便拎着冲锋枪奔跑在替黑道干活的路上。这也许就是俄罗斯运动员在改革初期的真实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