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苏东坡,是闲适、宽容;说到陶渊明,则是恬淡、归隐、田园之乐。真实的苏东坡并不完全是这样的,那是许多人对他的理想化要求。陶渊明也是如此。
大家觉得他是一个避世的人,享受田园日月,生活过得实在好,赏菊、喝酒、读读书,跟朋友聊天,那么悠闲。
人们心目渴望那样的生活,特别是人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以陶渊明做榜样。当我们研究了陶渊明的所有作品,还有真实生活的记录,就会发现,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不得已,即不得不那样生活。他在大量时间里是委屈的、不平的,并不安于这份生活。有时候,他不得不用那种超然的方式宽慰自己,化解自己的困境。当我们同时也能看到他的痛苦、不平、愤怒和不安的时候,才能理解陶渊明,理解他的田园生活。
说到苏东坡,更多人谈到他的爱吃爱玩,诸多兴趣,对苦难的不在乎,宽容和大度等。其实苏东坡有许多日子过得无比痛苦,一生的道路非常坎坷。
真实的古人是怎样,我们应该还原。寻找一个“原来”,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困难在哪里?许多我们信任的一些大手笔,比如林语堂,他写苏东坡,就把对象理想化、小说化了。即便是苏东坡自己,当谈他的前人陶渊明时,也把对方理想化了。
他唱和过陶渊明的每一首诗,赞颂陶渊明的生活、状态,表达他的羡慕和向往。苏东坡看不懂陶渊明吗?不知道陶渊明多么苦、多么委屈、多么愤怒、多么不安吗?完全知道。他是何等人,他非常敏感。
诗人之间的理解是很透彻、很切近的。但是苏东坡为什么这样?一味歌赞,塑造了一个完全不是真实的陶渊明?他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心情,为了自己的解脱,为了与他唱和。
我们今天做这些古诗人的研究,最重要的是还原一个真实,从作品和个人的情感经历、生活经历出发,这样才能进入诗学的层面。
深入地研读古诗,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从小从教科书里接受了一些概念,今天需要再次印证。
比如我们对李白、杜甫、陶渊明、白居易、韩愈、杜牧、李商隐,对他们的评价和印象,基本的概念形成,主要来自教科书,来自老师、来自教材。比如说对李白、白居易、杜甫他们的代表作,教科书里反复讲到了,他们最好的诗是哪一首。人到中年之后,回头再看他们的作品,会惊讶地发现,最好的作品也许不是教科书里列举的那些。
每个写作者都有个人的文学历练,都可以凭借已有的文学经验、审美能力,对教科书的论说作出判断。有一部分赞同,有一部分不能赞同,这其中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这里面有太多的辨析工作需要做。当然,要做一点点,都要付出很大的劳动,因为教科书不是简单地形成的,是很多人、因为很多原因,才形成的一种概括性和定论式。
到了网络时代,我们会发现,那些被人们重复最多的、大经里面的主角,如李白、杜甫、陶渊明他们,已经被高度地传奇化、娱乐化和符号化了,怎么有趣怎么讲,怎么通俗怎么讲,甚至是怎么庸俗怎么讲。这是让人痛惜的现象。
所以,要针对这个做一点探究、一点务实的工作,当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文学人,我们的基本工作,就是要跟庸俗化、跟肤浅的最大公约数保持足够的距离,并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是我们今天的文学人、文化人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
但是这种工作需要汗水,需要勇气,需要时间,需要大量的阅读。过去教科书留给我们的一些商榷,还有今天的通俗化、符号化、娱乐化引起的一些误读,都需要做出个人的处理。
真正地走近和走入,需要辛苦的劳动,需要极其认真的研读。
选自《当当读书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