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房建梨园

2024-09-06 00:00袁进生
铁军 2024年8期

1976年部队精简整编,我所在的120炮连从大衢岛黄水岗坑道搬迁到培阴岗营房里。整个营房为南北长方形布局,营房最北边是东西走向的饭堂和炊事班,南边是一块操场即篮球场,操场南边是家属区,南北中间是两排南北走向的竖式营房,西面营房是连部,连部营房中间是一条南北过道,过道东侧由北向南分别是文书室、连干部宿舍、枪械仓库、卫生员室,通道西侧由南向北分别是连队学习室、连部会议室、通信员宿舍。会议室摆放着一个乒乓球桌,既当连部会议桌,周日又可开放打球。东面营房由南向北是指挥排、一二三排。在两栋营房中间有一块土坡,土坡南北长30多米,东西宽20多米。土坡南低北高,落差一米六左右,是一块标准的斜坡。斜坡为沙石地面,稍有风起,沙石便刮打到营房两侧的窗户玻璃上。每逢刮风下雨天,就听到飞沙细石刮打玻璃“叭叭”响声的。

1976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海岛上又刮起了台风,营房中间斜坡上的沙石,又肆无忌惮地飞舞起来。沙石撞击玻璃的声音,把战友们听得心烦意躁,更担心窗玻璃被沙石打破。大家目光透过窗户,眼睛直盯着那块飞沙走石的斜坡。连长李荣友看着这些沙石,再也容忍不住,他走到指导员宿舍,说出了改造斜坡的想法。连长与指导员包义结的想法不谋而合。连长、指导员又与副连长、副指导员商量,两个连副当即支持。说办就办,连长叫通信员把4个排长和司务长叫到连部开会,提出了改造斜坡的建议,得到一致同意。会议决定,利用星期天改造斜坡。具体方案是,将斜坡挖平,底平面与南边操场相平,地面上或铺石块,或填泥土栽种树木,东西两侧和北侧砌上石坝墙,每侧石坝墙上方铺设一条走道。

按照分工,指挥排和一排负责开挖斜坡,战友们挥锹扬镐,把挖开的黄土抬出去,填到连队东边的一条山沟里。二排三排和后勤人员负责抬石块,准备垒砌石坝墙。为了解决石坝墙的石块,连长、指导员特意到当地的培阴村登门求助,请求村里支持石块。村干部当即表示支持,专门在石材场放炮开石,炸出了石块。

巨石炸开,先要清理出场,然后把石块抬回去。为了加快运石的速度,连长发出“抬石头比赛”的号召,两个人一组,每组抬回的石块放到磅秤上称重,看谁抬的石头多,比谁抬的石头大。连队有很多来自山区的战士,他们抬石头驾轻就熟,十分麻利。我和通信员丁伯海也加入到抬石头的行列。丁伯海是安徽人,出生于山区,别看他个头不高,抬石头很有一套经验。他先选好石块,然后用缆绳打成套扣,套扣扣牢石块两头,再扎好缆绳的抬扣,把木杠伸进去。抬石块时,丁伯海叫我在前面,他在后面,他说,后面抬石头的人很重要,行进中好似掌舵人,特别是下坡时,后面的人必须要抓住缆绳把稳石块,不能让石块前后左右晃来晃去。丁伯海喊上一二三,我俩把石块抬起来。石块离地面20多厘米高,绳扣离我三分之二,离丁伯海三分之一,丁伯海右肩抬着木杠,左手撑住腰,右手紧紧抓住缆绳的中间,我俩抬着石块,有条不紊地稳步前进。

石材场距离连队约有二三里路,一个下午可以抬好几趟。经过称重,我和丁伯海抬石头总重量超过1000斤。晚上连队点名,连长表扬了我俩,说文书和通信员两个小个子,抬回了大石块,一块大石头超过了他们两个人的体重,体现了咱们连队的硬骨头精神。

经过两个星期天的开挖,斜坡挖掉了,接着是在东西两侧和北侧垒砌石坝墙,东西两侧的石坝墙矮一点,北侧朝南的石坝墙高一些。垒石砌墙的任务交给了山区来的战友们,这正是他们大显身手、展示技能的好机会。闻江明、孙根胜、曹伟堂、鲁国田、陈正生等来自山区战友,主动担负起垒砌石坝墙的光荣任务。他们把各不规则、本无平面的石块巧妙拼接,垒稳筑牢,墙面砌得平坦整齐,体面又好看。

全连利用不到两个月的星期天,斜坡挖平了,石墙砌好了,走道上铺设了平面石块和卵石,一块斜坡变成了平整的场地。刮风下雨时,飞沙走石的恶劣场景再也没有了。连队早晨出操时,有的班排就在这里进行队列训练。

1977年初,遵照部队退老换新的规律,连队将有18名1973年入伍的老战士退出现役。这些老兵个个是骨干,为连队建设尽心尽力,其中正副班长14名,党员16名。在即将离开连队的日子里,他们一直想为连队再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最终共同商定,在平整的场地上栽种18棵梨树,既表示多年在连队奋战的惜别,又可对后来战友进行优良作风的传承。

老战友们从黄水岗苗圃里精心挑选了18棵梨树苗,每人一棵,他们给树苗挖坑、加肥、栽种、培土、浇水。18棵梨树分为南北两行,每行9株,整整齐齐,一派梨园景象。上海籍的三班长王加勤原是鼠浪湖守备连的文书,为了传承梨园意境,他在北侧朝南的石坝墙上,用水泥粉刷了一块板面,代表18名退役战友,在板面上用红漆赋诗一首:

守岛建岛爱海岛,

留下传统果树苗。

待到梨花烂漫时,

战友四方传捷报。

18名战友离队前,他们为梨树浇了最后一次水,怀着依依不舍之情告别了连队。自此,18棵梨树成为每年对新战士传统教育的素材。后来,全连战士对18棵梨树爱护有加,精心培育。在我1981年离开连队调到营部时,每棵梨树高已一米有余,枝繁叶茂。

40多年过去了,随着部队的变化,听说连队营房和18棵梨树已不复存在,但回到地方的18位老战士,始终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传统,大都业有所成。当年诗句的执笔者王加勤,退役后刻苦学习和钻研医药专业知识,成为一家药企负责人;四班长钟乃焕,历任绍兴市公安局科长,刑侦支队副队长、大队长,刑事科研所长,警校校长。七班长鲍志兴,先打工,后创业,成功发展为上海市一家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掌门人。还有孙正环、唐之江、鲁国田、潘仁林等一些老战士,均成为当地乡村或企业发展的带头人。他们犹如盛开的梨花,在祖国四面八方的梨园里,结出了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徐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