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吟唱《妈妈的吻》

2024-09-06 00:00:00铁袀平
铁军 2024年8期

八一建军节来临,耳畔又响起了那首熟悉的歌:“妈妈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每每吟唱这柔情似水的歌曲,记忆中的那位白发苍苍的大妈总会从云端轻步走来。

大妈的独生子从郭村参加新四军后到了江苏盐城。新中国成立不久后,他又去了朝鲜。最后在那年八一的黎明时分,他倒在了异国他乡的炮火硝烟中。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歌声中,乡亲们在诉说,大妈是个苦命女人,幼时没了父母,做了夫家的童养媳。幸亏男人对她好,几年后有了一个儿子,生活虽然清苦却也满足。不承想,日军进了泰州城,大妈的男人被抓去修工事,因策动集体逃跑被日军一刺刀捅死了。噩耗传来,满身血性的儿子气得咬破舌头,手指沾血在墙上写下“报仇”二字,留下一句“我要当新四军”,话音未落便冲出家门。大妈踮着小脚追上去一把抱住爱子,吻干他沾血的食指,又吻干他滴血的嘴角。最后,大妈双手托着儿子腮帮子好一阵端详,一字一顿地叮嘱:“儿啊,去吧,杀敌,报仇!”儿走了,妈哭了。从此,夜深人静时,孤苦伶仃的大妈经常独自翻看儿子留下的衣物,一件一件地吻过。她在寻找衣物上儿子的体味,排解母亲内心思儿的惆怅。

“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吻干我脸上的泪花/温暖我那幼小的心……”歌声中,乡亲们告诉我,大妈的儿子不仅是个英雄,还是一个孝子。儿子打仗不怕死,立功喜报曾让大妈笑逐颜开。新中国成立后,已是连队指导员的儿子来信说很快回家探望母亲。那一刻,大妈高兴得热泪盈眶地吻着儿子的书信,仿佛爱子到了眼前。可是,不久之后的一天,大妈等来了儿子跨过鸭绿江的消息。大妈信佛,从此天天焚香祈祷,让上天保佑儿子和所有的志愿军战士都能平安归来。

“遥望家乡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可爱的小燕子,可回了家门……”大妈仿佛在歌声中泣诉。她没有等来可爱的儿子,等来的却是政府送上门的一纸烈士证明书。那一天,大妈颤抖着双手接过装有烈士证明书的玻璃匾,突然间跪伏在地,把那冷冰冰的玻璃吻了个遍,泪水顺着口水,把玻璃匾弄得湿乎乎的。那情那景催人泪下,在场的乡亲哭了,连政府来人也流泪了。政府的人走了以后,大妈把这块玻璃匾摆上家神柜,天天烧香,日日亲吻,直至终老。

《妈妈的吻》的歌声原本是甜蜜的,可联想到大妈的遭遇,心头却平添了不尽的伤感。哎,儿子和那些来不及与母亲告别便慷慨赴死的烈士们,永远没机会也不可能为母亲擦干思儿的泪珠了。

战场上,倒下多少干部战士,就有多少默默流泪的母亲;陵园里,矗立起多少烈士墓碑,就有多少无法侍母奉亲的赤子遗憾。作为生活在烈士用热血换来的岁月静好时代里的人们,有责任有义务用一颗感恩之心去吻干烈士母亲思儿的泪花,让她们重获儿女的孝敬与关怀。

党的十八大以后,“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已成为新时代的实践要求。今年这个八一,再度吟唱《妈妈的吻》,我们曾经的伤感已被信心替代,相信不久的将来,拥军优属将有更好的制度保障。

军人甘愿牺牲与奉献,是“为了母亲的微笑”。一个敬仰英雄的民族,一个尊崇军人的国家,必然拥有一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军队;一支受到社会尊崇的军队,定能担当起护国佑民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