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坚执锐心逐梦 破茧成蝶翔九天

2024-09-03 00:00:00张凌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擀面干活儿认真学习

成长如破茧成蝶,蜕变如凤凰涅槃。在成长的路上,为了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我们不仅自己努力做着改变,同时也在被别人改变着。有些改变可能刻骨铭心,有些改变可能如细雨般润物无声。下面,让我们一起赏佳篇、读佳作,走进逐梦过程中关于改变的故事。

【佳篇赏读】

月光下的母亲

何君华

①我跟陈老师说,我母亲病了,我要回去看她。陈老师同意了。

②陈老师不可能不同意。因为那时已是下午5点,我在县里的中学寄宿,我家离学校有30多里。那个时候去请假,看来我母亲一定病得很重。

③我不是个好学生,我撒了谎。我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饿了,或者说是馋了。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天天吃咸菜,顿顿吃腌萝卜,我都吃腻了,我要回去吃一碗我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

④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我们学校是放大假,每个月只有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寄宿。每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都会为我做一碗鸡蛋手擀面。上学太没意思了,如果不是这碗鸡蛋手擀面,我想我一天也不愿去学校了。

⑤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任何一辆机动车的影子了,我只好徒步往家走。

⑥天上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走啊走,肚子饿得发慌,心里只盼着早点儿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步伐便越来越快。

⑦走到四流山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影正将一捆捆麦子奋力地抽打在木桶上。

⑧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脱粒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即便有也没人用得起。脱粒对于家家户户都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但即便如此,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连夜赶着脱粒的。

⑨我在心里嘀咕,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呢?心中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⑩我加快步伐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的手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那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

⑪我哭了。

⑫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两人一起赶工,我父亲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我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

⑬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儿供我上学……

⑭我哭了,号啕大哭。

⑮等我哭完,我没拿钥匙开门,也没去打谷场喊母亲,我扭头往学校的方向走去,鸡蛋手擀面的事也被我全然抛到了脑后。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那我也决计不回头。

⑯茫茫月光之下,乡村公路上寂静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心里却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我徒步30多里路回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了。

⑰陈老师关切地问我母亲的病怎样了。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止也止不住。陈老师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想问我为什么哭,但似乎很快明白了什么。他最终没开口,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⑱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娇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

⑲从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早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饿,我径直向教室走去。

⑳我以前单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太阳干活儿,那一晚,我知道还有人顶着月光干活儿。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且读且思】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记述的主要事件。

2.分析选文标题“月光下的母亲”的作用。

3. 选文第⑪段写道:“我哭了。”第⑭段写道:“我哭了,号啕大哭。”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我”两次哭的原因。

【写作借鉴】

一、写真事,诉真情

本文通过记述“我”因为嘴馋、厌学向老师撒谎请假,想回家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当回到村庄看到母亲在月光下辛苦打麦子的情景时毅然徒步返回学校,向老师说明真相后认真学习的事,表现了“我”的自责、对母亲的心疼和改过自新的决心。

二、善用心理描写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多处心理描写,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例如:“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两人一起赶工,我父亲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我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此处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发现母亲在月光下独自打麦子的震惊和心疼。又如:“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儿供我上学……”此处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明白真相后的自责。再如:“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娇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这一句表现了“我”改过自新、立志回报母亲的决心。

三、以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对比,突出中心

看到母亲在月光下劳作的身影后,“我”由开始的任性、散漫、厌学、撒谎,到愧疚、自责、反思,再到最后的改过自新、开始认真学习,一气呵成。“我”的心态和表现的前后对比,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我”对辛苦劳作的母亲的心疼和对自己任性的自责。母亲的辛苦付出让“我”找回了迷失的自己,突出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小试身手】

这次,我没有迷失

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 杨昀潼

城市的傍晚,夜幕四合,华灯初上。

在这样的夜色中,心却没处安放。我一个人躲在阳台的角落里,孤独地温习着内心的烦躁。一学期的学习生活结束了,我的成绩让我没有理由保持嘴角上扬的弧度。

一年前,我随父母来到这个城市。一年的时光里,环境的变化,学习的不适应,因为与同学交流很少而与他们产生心理距离,让我尝到了烦闷、孤单的滋味,我觉得自己有诸多的不顺,我的心一直没处安放、没有着落,我怅然若失。

从阳台向外望去,夜空被高楼大厦分割得支离破碎,屈指可数的星星孤独地眨着眼,我想找到心灵的归宿,可怎么也找不到出路。忽然,远方的风吹来,山茶清雅的香气扑面而来,这熟悉的香气勾起了我对家乡的记忆。于是,那些简单的美好与快乐,诗一般、梦一样的气息,占据了我的心房。“那么回老家走走吧。”我轻叹一声,心里涌起了憧憬。

只需两个小时的时空转换,我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那一刻,我像挣脱缰绳的小马驹在厚实的土地上尽情撒欢,欢喜过后又小心翼翼地放慢脚步,担心惊到在草丛里小憩的鸣虫。

回家,真好!

阳光为我铺就一条金色的道路,路旁的杨柳清爽地笑着,随着蓝天上云影的变幻,摇曳的树影似乎与我捉迷藏般时隐时现。恍惚间,仿佛回到了童年,我依旧是那个胡乱描绘云朵形状的稚童。天空蓝得像块水晶,云团簇在一起,可爱洁白,像极了唇齿间缠绕的甜蜜的棉花糖,这一朵是奔腾的骏马,那一朵是温驯的白羊。忽然风一吹,就什么都不像了。我倔强地还要去寻那朵云,却远远地望见与树枝缠绵围绕的缕缕炊烟。哦,到家了!我欢呼着跑向在村口迎接我的亲人。

傍晚,站在家门口,呆呆地望着渐渐西沉的夕阳,西面的天空被夕阳的余晖铺得满满的,我的肚子也被家中可口的饭菜填得鼓鼓的。很久以前的那种踏实、满足的感觉渐渐爬上我的心头,先前的怅惘渐行渐远。我竟有了一种顿悟:童年的时光固然美丽,可是人却不能总徘徊在过去的时光里,总是要长大、成熟,而在这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会适应,努力地学习技能,这样才能在快乐的心境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那一刻,我的心豁然开朗了:这一年,并不是城市的钢筋水泥遮蔽了我的双眼,而是封闭不安的心让我迷失了自己。

而这次,我没有迷失。家乡之行,让我重新找回了那个追梦的少年,带着梦想再次启航……

点评:文章记述了“我”的心路历程,表现了“我”由迷失自我到重拾信心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随着景物的变换,“我”的心情从黯淡到明朗、豁然,全文紧扣题目写出了“我”没有迷失的原因。行文过程中,作者注重刻画自己的心理感受,能让读者与之产生情感共鸣。结尾的感悟蕴含人生哲理,极具正能量。

(作者单位: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

【且读且思】参考答案:

1.“我”因嘴馋、厌学向老师撒谎请假回家;回到村庄后,看到母亲在月光下辛苦打麦子的情景,心生愧疚;毅然徒步返回学校,向老师说明真相后认真学习。

2.交代促使“我”转变的关键内容;写出母亲的辛苦,表达“我”对母亲的心疼和愧疚之情;暗示文章中心;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我”第一次哭是因为看到母亲深夜还在独自劳作,既惊讶又心疼;第二次哭是因为想到母亲为了供“我”上学,一个人吃苦受累,“我”却只因为想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就请假回家,因此感到自责、懊悔。

猜你喜欢
擀面干活儿认真学习
Helping kids“heal”
时光深处的手擀面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7:08
驻村队里的手擀面
黄河之声(2019年1期)2019-03-30 03:36:16
厨师请吃饭
小拇指的自述
家乡的手擀面
给力的滑轮
满怀信心希望 认真学习贯彻
中国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7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31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中国火炬(2011年12期)2011-07-24 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