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火鸡面,狂飙与隐忧

2024-09-03 00:00:00怜青
看世界 2024年14期

网红火鸡面挑战

和近来夏天一样热辣的,是韩国品牌三养的火鸡面。这款因口味爆辣而风靡社交网络的网红方便面,近来却遇到了不少麻烦。

据媒体报道,6月11日,丹麦兽医和食品管理局以“辣椒素含量可能会导致急性中毒”为由,召回了三款三养公司生产的“极辣”方便面,并在丹麦全境范围内将相关商品下架。

该机构同时向消费者发出警告,敦促家中有该商品的居民尽快丢弃或将其退回。

辣椒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辣椒等食物中,是食用或触摸辣椒后会有“火辣感”的重要原因。

本次风波也是三养火鸡面推出后首次遭遇召回。三养公司随即对丹麦方面的观点提出了反驳,认为对方错误计算了辣椒素含量,该公司将与韩国权威的国立研究机构开展对产品辣椒素含量的正确评估。

三养近年来发展相当迅猛,已经超越韩国知名品牌农心,一跃成为了该国市值最高的方便面企业,而中美等海外市场是其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

尽管尚未有其他国家跟进丹麦政府的方案,但高速增长中的三养依然想极力证明,自己不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

2024年6月13日,韩国首尔,电视屏幕上播放丹麦召回三养火鸡面的报道

过辣有中毒风险

严格来说,辣并非味觉而是痛觉,只要有神经分布的地方,都可以感受这种痛感,因此,短时间内摄入过高剂量的辣椒素,确实会对心血管或肠胃等产生不良影响。

丹麦食品监管机构化学和食品质量部门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大量食用辣椒对儿童和身体虚弱的成年人尤其有风险,引发灼烧、恶心、呕吐和高血压等不适,特别提醒家长要让孩子尽可能远离火鸡面。

重辣食物在社交媒体上的病毒式传播,是促使监管部门下定决心将其封禁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发起或接受“吃辣挑战”,并吃下一份辣度远高于正常值食物的视频,开始风靡一些短视频平台。

海外消费者的追捧,造就了火鸡面今日在方便面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机构表示,年轻人甚至一些儿童,会在TikTok和Instagram等平台上互相攀比自己的吃辣能力。此前,德国曾发生过一起因食用超辣玉米脆片而引发儿童中毒的食品安全事件;美联社也曾报道,马萨诸塞州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青少年在参与吃辣挑战后死亡。

而按照丹麦方面的数据,此次被下架的三款三养火鸡面,辣椒素含量均远高于那款超辣玉米脆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召回的,并非国内消费者最熟悉的黑色包装基础款三养火鸡面,而是辣度更高的三倍辣火鸡面、双倍辣火鸡面和火鸡汤面—目前三款在国内电商平台及线下商超均有出售。

事实上,在欧美社交媒体上为火鸡面打抱不平的人不在少数。一些评论调侃称,以水煮鳕鱼和特色肉丸为代表的丹麦菜,并不喜欢用香辛料,因此丹麦人也对辛辣食物缺乏忍耐力,所以才会对火鸡面格外警惕。

2024年5月19日,韩国首尔,大型超市内销售的方便面

英媒援引的一条高赞评论称,丹麦人认为火鸡面“有毒”并不奇怪,因为自己的丹麦朋友甚至会认为,加了一点胡椒粉的面包虾实在太辣了。

三养在针对该媒体的声明中明确指出,其火鸡面被召回并非因为质量问题,而单纯是因为辣椒素含量过高。此外,丹麦也并未发生因食用火鸡面产生损失的案例,召回行为更多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保质期风波

人红是非多,这并不是三养首次遭遇舆论风波。

早在2022年4月,三养就曾被指在保质期上存在严重“双标”。有媒体发现,三养销售给中国的产品保质期为12个月,而在本土销售的只有6个月保质期,因此,三养也被质疑产品可能存在过量添加防腐剂、质量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国产品牌方便面如康师傅、统一、白象等,保质期均为6个月。媒体也报道称,某检测公司曾检验出,三养在国内出厂时间约10个月的几款方便面过氧化值超标。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三养食品株式会社总社长、代表理事金廷修还专门向中国驻韩大使解释了产品保质期的问题。

据她介绍,与在韩销售产品仅为6个月的保质期相比,出口产品需要经过长距离运输、检疫、通关等多个环节,所需流通时间较长,因此三养食品向中国、日本、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的方便面保质期均为12个月,这一标准并非单纯针对中国市场。

此外,金廷修称,其添加的抗氧化成分均符合各进口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并获得国际食品安全认证,在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上不存在问题。

如此笃定的回应让热议暂时平息,但如今因辣度超标引发争议,三养被指过氧化值超标一事又被旧事重提。三养不得不再次在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回应称传闻不实,并晒出了多份检测报告作为佐证。

越辣越上瘾的营销

频繁的舆论风波,似乎对三养销售的影响有限。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只有丹麦对三养采取了限制,但中国、美国、日本才是三养的主要海外市场。毫不夸张地说,海外消费者的追捧,造就了火鸡面今日在方便面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养公司成立于1960年代,是韩国“汉江奇迹”年代的产物,该公司是韩国最早一批开始方便面生产的企业。其引进日本方便面品牌日清拉面的技术,以极低的价格很快占据了韩国方便面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好景不长,1989年,有人匿名举报韩国方便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工业牛油,引发轩然大波。尽管三养在经历了漫长的法律诉讼后被宣告无罪,但其口碑却从此一落千丈。

而使用棕榈油的农心,则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份额反超。直至今日,农心旗下的辛拉面,仍是韩国本土最受欢迎的方便面品牌。

此后的多年里,三养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站稳韩国方便面市场第二梯队,却无法再进一步,难以望农心之项背。

三养公司的产品广告

像三养这样海外销量远高于本土的情况,在韩企里并不多见。

转变发生在2012年4月—在三养创始人的儿媳金廷修推动下,该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Buldak的超辣方便面,这就是日后闻名遐迩的火鸡面。

金廷修对美媒表示,自己是从多家门口排着长队的饭店里获得了灵感,那些餐馆的招牌菜都是Buldak—那是一款烤制或炸制后、佐以辣椒粉、辣椒酱、酱油等调制的爆辣鸡块。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该食品因制作简单,且符合彼时韩国经济不景气下人们需要用辛辣食物缓解压力的心理,所以广为流行。

火鸡面的原理也类似,一经推出就很快在韩国年轻人中传播开了,尽管因为辣度过高,这种方便面很难被认为是美味。

三养非常擅长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一些美食视频博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观众很爱看别人吃下火鸡面这种明显带有挑战意味的食物—韩国一视频博主曾一口气吃了下8包火鸡面,而这一壮举也让该视频在油管平台收获了超百万的播放量。

韩国经济日报认为,火鸡面的稳定增长,来源于三养通过油管等平台,传播以“不喝水和饮料解辣的情况下最快吃完火鸡面”为主题的火鸡面挑战(Fire Noodle Challenge)等内容。

据统计,TikTok上三养和火鸡面相关的视频超3.6亿条,在油管上相关话题总播放数甚至突破了数十亿次。

如此热度之下,火鸡面的销量与三养公司股价同样喜人。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截至去年7月中旬,火鸡面累计售出50亿包,总收入23亿美元。

今年5月,三养公布的第一季度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为385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17亿元)和80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19亿元),同比激增57.1%和235.8%,较市场预测值高出92%。

受这一消息鼓舞,该公司股价大幅上涨,总市值跃升至3.7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7.69亿元),反超了农心,成为韩国市值最高的方便面企业。

这一市值甚至压过了好丽友,跃升至韩国市值第二的食品企业,仅次于旗下拥有烘焙店多乐之日、餐饮店味爱普思、冷冻食品必品阁、调味料大喜大等品牌的希杰第一制糖。

据韩国亚洲日报统计,截至6月18日收盘,三养食品股价今年已上涨192.53%,涨幅甚至高于大热的芯片巨头英伟达(166.3%)。

2024年6月17日,韩国首尔,两名游客在品尝火鸡面

借力韩食海外推广浪潮

发力海外市场是三养成功弯道超车的原因。食品出海并不新鲜,方便面行业里的辛拉面也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但像三养这样海外销量远高于本土的情况,在韩企里并不多见。

三养火鸡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韩食海外推广的极简史。2009年,韩国政府推出了“韩食世界化推进战略”,并把当年视为“韩国料理世界化元年”。诞生于该节点后不久的火鸡面,积极响应该战略—韩国中央日报称,三养斥重金赞助防弹少年团等韩国人气偶像,让该品牌的名气随着“韩流”逐渐走向世界。

华盛顿邮报认为,“韩流”的热度在新冠疫情前已经有所下降,但疫情期间宅家时间变长,加上网飞接连推出了《鱿鱼游戏》等多部优秀的韩国作品,让韩国和方便面再次获得了高热度。

在出海的过程中,三养不断细化市场需求,推出了不少定制化产品或服务。亚洲日报称,针对不太喜爱吃辣的日本市场,三养不以“挑战”为主要卖点,而是拍摄了介绍“火鸡面创意吃法的视频”;至于在明显更能吃辣的中国,则相应推出了辣鸡肉味下饭酱,通过差异化赢得市场。

面对媒体采访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表示,公司的高质量增长是因为以海外事业为中心,专注于全球市场。

韩国经济日报披露,截至2023年初,海外收入占三养公司总收入的70%以上,该公司的大部分产品出口到中国、日本和美国,每10包在海外销售的火鸡面中,有4包是销往中国。

炸鸡配啤酒、烤五花肉、韩式部队锅……火鸡面的成功就像是那些踩中了风口的韩食“前辈”们,在一段时间内赢得了不同寻常的高光。

回顾韩食的出海历程,大多品类都经历了兴也勃焉,亡也忽焉,最终热度逐渐减退的过程。在火鸡面这一并不难复刻的赛道,三养似乎并没有多少核心竞争力,靠着单纯提供刺激,三养还能高速增长多久呢?恐怕答案没有人知道。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