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驾驶环卫车、矿用卡车到小巴车、出租车,中国自动驾驶在海外的应用场景愈发多元。中国自动驾驶产业链成熟、技术先进,出海后能迅速为目的国实现应用落地。同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为自动驾驶公司出海铺好了前路。借着这股“东风”,中国自动驾驶公司正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海外落地项目多、合作模式多元
7月31日,“小马智行”与新加坡出租车运营商康福德高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大规模商业运营。据了解,康福德高在新加坡、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多个城市开展业务,具备丰富的营运经验和强大的车队管理能力。目前,“小马智行”已在韩国、卢森堡、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地开展自动驾驶技术和落地合作。
7月3日,“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小巴搭载首批乘客驶向新加坡度假胜地圣淘沙名胜世界,标志着新加坡首条前装量产公开道路L4级自动驾驶小巴载人运营路线正式开通。自2017年成立以来,“文远知行”已在中国、美国、阿联酋和新加坡获得了自动驾驶牌照,业务扩展到全球7个国家的30个城市。
近年来,中国自动驾驶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让中国的先进技术、产品走向全球。记者了解到,中国自动驾驶出海的方式各有不同。这是由于不同国家的运营环境不同,需要采取能适应本地化要求的合作形式。
有的聚焦技术出海,有的注重应用落地。今年3月,“小马智行”宣布与卢森堡大公国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卢森堡建立区域性研发中心,聚焦自动驾驶前沿领域的探索和研发,为欧洲市场和用户推出定制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出租车通过与当地出行平台合作的方式,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实现公开道路上的商业化运营。截至目前,“文远知行”在阿联酋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已运营近3年,运营区域不断扩大,完成超2万次订单。
有的直接与当地政府达成合作,有的与当地企业或机构成立合资公司。去年10月,“小马智行”宣布计划与沙特阿拉伯王国新未来城在当地成立合资公司,为该地区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当地业务、合作伙伴、公司自身商业化等需求,我们可提供自动驾驶车辆销售、自动驾驶运营服务、自动驾驶车辆销售及运营服务技术方案提供和技术咨询等多种类型合作模式。“文远知行”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合作模式上,既有自动驾驶技术出海,也有产品出海,包括在海外落地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及服务、为当地市场和用户提供定制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我们始终保持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重点是符合各地不同政策、市场阶段和合作伙伴的需求。”“小马智行”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海外市场增长空间大、应用场景广
中国自动驾驶为啥受到海外市场欢迎?一方面,中国自动驾驶产业链成熟,出海后能迅速为目的国实现应用落地;另一方面,海外市场需求大,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市场具有Hoh7ombKWAdJt6QyCwBiPC/NJHzkV0hjizQvkNoZygo=一定的领先优势,拥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一些国家对自动驾驶的支持力度大。以德国为例,其拥有强大的汽车工业基础,诸多当地知名汽车厂商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同时,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标准化、法规化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德国也走在世界前列。2021年,德国制定《自动驾驶法》,为在常规性道路交通系统中运行L4级自动驾驶汽车建立了监管框架。
还有些国家对公共交通领域的自动驾驶需求较大。据了解,在日本一些相对偏远地区,由于年轻人拥向大城市,人口老龄化情况加剧,当地公共交通系统人员短缺,对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车等产生了较大需求。同时,这些地区的道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比较完善,具备汽车及电子零部件产业链基础。
“这些国家对自动驾驶技术有较强的发展意愿,也有相应的开放政策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说,中国自动驾驶产业链成熟、汽车智能化水平相对较高,能够更快为目的国实现自动驾驶应用的落地。
同时,海外可落地的应用场景更广,市场前景可期。在新加坡,“文远知行”与当地清洁和垃圾管理公司建立合作,首批自动驾驶环卫车已在当地开启安全性测试,预计今年底正式投入运营。在澳大利亚,“易控智驾”和当地采矿承包商达成战略合作,提供矿用卡车无人化的解决方案,旨在节省高昂的人力成本。
业内人士分析,短期来看,自动驾驶在公开道路上实现大规模普及仍需时间,但在港口、矿山、大型仓储物流等特殊场景上,已可以率先实现落地。
“文远知行”有关负责人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可以为存在大量人力缺口的地区补充劳动力,也可以完成很多人类难以长期进行的工作,比如在极热、极寒天气下作业。很多发达国家对自动驾驶产品和技术有需求,有着大量商机和落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