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龙SHOW社 小身板有铁头功

2024-08-30 00:00:00夏敏琦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24年8期
关键词:龙类岩寺皖南

“1968年,我的化石被科学研究者们发现,这是安徽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恐龙化石哦!”

大家好!还记得我吗?我叫“小石头”,住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恐龙厅的二层,别看我个头不大,我的原型可是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大明星”——岩寺皖南龙。

今天我们的“皖龙SHOW社”又将登场哪位明星恐龙呢?悄悄告诉你们:它身板虽小,却有着厉害的铁头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来自安徽的恐龙明星吧!

化石档案

名称:岩寺皖南龙 头骨 下颌(模型)

时代:晚白垩世

产地:安徽黄山(这套标本是岩寺皖南龙的模式标本骨骼的高精度复制模型,包括额顶骨和完整的左下颌。)

收藏地: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化石故事:196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侯连海等科研人员在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择树村发现了一些奇特的骨骼化石。经过修复和研究鉴定,侯连海认为这些骨骼化石应属于肿头龙类,并于1977年将其命名为岩寺皖南龙(学名:Wannanosaurus yansiensis Hou),发表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杂志上。它是安徽地区发现的第一个恐龙化石,也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肿头龙类化石。

岩寺皖南龙介绍

时代: “大家好!我是岩寺皖南龙,生活在晚白垩世。”岩寺皖南龙生活在距今8000多万年前的安徽地区。

外形:岩寺皖南龙头部的额顶骨后部很厚,在额顶骨后侧还发育有小而密的骨质棘刺。岩寺皖南龙因其产地在安徽(皖)南部的岩寺镇而得名,是肿头龙家族中比较原始的一类,属于小型肿头龙类,体长不足1米,是我国最小的恐龙之一。岩寺皖南龙被认为是群居动物,它们厚实的头顶可以作为防御性武器,也可以作为雄性之间争夺族群首领和雌性配偶的工具。

食性:岩寺皖南龙是一种能够双足行走的植食性或杂食性恐龙。“科学家们猜测,我可能是素食主义者,喜欢吃植物!也有可能是什么都爱吃的杂食性动物,以接近地面的多样性植物为食,可能还有昆虫!”

“我属于肿头龙类,有一顶漂亮的‘头盔’!‘头盔’又厚又结实,而且还有角,是不是很帅气?我的‘头盔’上的角实际上是不规则排列的骨质突起,看,它们是不是特别霸气?”

互动show

“大家快和我一起,学着扮成一只岩寺皖南龙吧!仔细观察我的头盔,有什么特征呢?”

猜你喜欢
龙类岩寺皖南
行走皖南
石壁上的花和其他 三章
散文诗世界(2023年2期)2023-04-15 08:58:14
鳍龙类又添新成员
大自然探索(2023年4期)2023-04-02 16:32:56
日本发现了新的镰刀龙类化石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皖南印象》
连云港文学(2020年6期)2020-03-17 01:40:06
中岩寺背影
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躬耕(2019年7期)2019-09-03 05:12:18
浅说伤齿龙类
生物进化(2017年4期)2018-01-15 1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