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一,蚌埠第一实验学校九年级学生,2022年荣获第十五届“宋庆龄奖学金”,入选蚌埠市“新时代好少年”、2023年度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义务讲解员
2022年暑假,蚌埠市城乡规划馆里来了几位“老外”,只见一位中学生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向他们介绍蚌埠的城市建设情况。标准的发音,流利的表达,令“老外”不时竖起大拇指,连声说“nice”。这位讲解员就是王天一。
王天一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经常作为志愿者,到蚌埠市城乡规划展览馆、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担任义务讲解员,因表现突出,他被聘为蚌埠市“小小讲解员”,用自己的声音传递着中国力量。
2020年8月,几位来自丹麦的留学生到蚌埠游学。以棋会友之余,王天一带着留学生们参观了蚌埠的风景名胜。为了让外国友人更深入地了解蚌埠和中国文化,他将相关知识翻译成简洁的英文进行介绍。禹会村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发现,他收集材料,请教老师和专家,用英语讲述“禹会诸侯”“大禹治水”的故事。留学生们回国时,他还赠送了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为的是让中国文化浸润在外国学生的记忆里。
传承孝善家风的“暖心人”
人无孝不成善,国无孝不成和。王天一对“孝”和“善”有着自己的理解。2021年9月,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的外婆外出时迷失了方向,派出所民警打来电话,需要家属过去领人。这次意外让王天一心急如焚,为了让外婆不再乘错公交车,他利用周六周日领着老人乘遍了小区附近的所有公交车,记站名、画线路图、叮嘱回家的站点和路线,还制作了一张带有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的“爱心卡”。面对邻居的夸赞,王天一说:“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孝家庭才幸福,重孝社会才和谐。”
王天一还将孝善美德发扬光大,向社会传达正能量。龙子湖区有一家祥和休养院,这里住着几十位孤寡老人,从小学开始,他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捏肩、捶背、讲故事,表演自创节目,看似平凡的小事,他一坚持就是7年。“我喜欢做公益服务活动,把温暖和爱送给老人让我很快乐。”王天一说,他要像雷锋叔叔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
争做科技强国的“追梦人”
王天一是学习上的领跑者。突出的自学能力,是他保持成绩一路领先的“秘诀”,数学是他最热爱的学科。
2019年8月,亚洲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公开赛在祖国宝岛台湾举行,经过层层选拔,王天一作为此次比赛年龄最小的选手,与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亚洲十多个国家的选手同台竞技,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银奖,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2019年11月,他参加全国“数学花园”探秘(迎春杯)科普活动,荣获一等奖。一场场高级别的比赛,一次次刻骨铭心的磨砺,他的潜质得到了挖掘,意志得到了磨炼,爱党爱国的热情也被进一步激发。
“数学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性学科,科技领域关键技术之所以被外国‘卡脖子’,就在于基础学科不强。”年龄虽小,王天一的心中却已立下了科技报国的宏伟大志:将来要成为像华罗庚、陈景润、丘成桐那样的数学家,为实现科技强国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