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宁国市东部地区(简称宁东)与浙江省於潜、昌化(现均属杭州临安)、孝丰(现属湖州安吉)交界,这里地形险要,是浙西通向皖南的交通要道。1939年2月,中共浙西特委成立后,宁东地区便成为特委联系中共中央东南局(驻地泾县)的必经之地。1940年10月,东南局决定将浙西特委划归苏皖区党委领导,宁东地区便成为浙西地区经於潜、宁国、长兴,通往苏南太滆地区秘密交通线上的重要支点。
秘密交通线的建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皖浙赣红军独立团曾在浙西、宁东地区积极开展游击活动,撒下了革命火种,并成立了中共上浙皖特委。后由于国民党军的“清剿”,党组织遭到破坏,革命形势陷入低潮。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宁国成为国统区的前沿、沦陷区的后方,国民党正规军与其他部队皆以宁国为交通枢纽,境内驻军云集。
1939年2月,中共浙西特委成立。由于浙西靠近皖南,浙西特委受东南局和浙江省委的双重领导,以受东南局领导为主。5月上旬,特委书记顾玉良专程赴皖南,向东南局汇报了浙西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党的工作。与此同时,特委派贺千秋到宁东地区开展秘密活动,恢复宁东地区党组织,建立秘密交通线。贺千秋首先结识了仙霞镇虞家村的农民罗来发,不久,通过罗来发的介绍,又结识了虞家村的两个进步青年虞朝宗和郑先源。经过培养和考察,贺千秋发展虞朝宗、罗来发、郑先源入党。此后,党组织派郑先源打入国民党啸天乡公所内部,以事务长身份为掩护,进行党的秘密活动。不久,虞家村党支部(又称仙霞党支部)成立,支部书记为虞朝宗。该支部在仙霞、杨山、云梯一带积极发动群众,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和政策,并在斗争中秘密发展党员,扩大党组织。
1939年12月,中共於(潜)孝(丰)昌(化)工委成立,贺千秋任书记,主要负责宁东地区的工作。1940年4月,中共於孝昌工委改为中共於潜中心县委,贺千秋仍负责宁东地区的工作,并增派组织部部长王野翔、妇女部部长许斐然、宣传部部长张永德到宁东地区协助工作。从此,宁东地区党的领导力量进一步加强,活动范围扩大到万家、宁墩、狮桥、石口、梅林等地,党员人数发展到60多人,建立了仙霞、万家、狮桥等党支部。后经於潜中心县委批准,中共宁东区委成立,书记虞朝宗,委员郑先源(负责武装)、罗来发(负责交通联络)、何一平(负责组织)、叶祖绳(负责宣传)。
为了工作方便,由中心县委筹款、罗来发出面,在虞家村开了一家茶馆,作为交通线上的联络点和安置点。同时,宁东区委还让罗来发担任虞家村东平保保队副,虞朝宗的大姐夫李光其充任保长,以掩敌人耳目,保障交通线的安全。1941年1月皖南事变前夕,顾玉良赴泾县向东南局汇报工作返回时,路过虞家村,在罗来发的茶馆宿了一夜。
秘密交通线上的革命活动
虞朝宗担任区委书记以后,经常来往于宁东与浙西地区,及时把上级党委的指示贯彻到群众中去,把群众斗争情况向上级汇报。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宁东区委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了以宣传我党“七七宣言”为重点的抗日活动,揭露国民党统治集团投降、分裂、倒退的阴谋。当时,“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在宁东一带到处传播。从仙霞到狮桥、从万家到宁墩一带的交通要道上,经常可以看到地下党组织张贴的革命传单。
由于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摩擦,为了更隐蔽地同敌人开展斗争,中心县委决定把宁东山地作为县委机关的依托。贺千秋经常来往于於潜和宁东之间,他与许斐然假扮成夫妇以方便工作。
斗争形势的发展,惊动了国民党宁国县政府。他们为了扑灭宁东地区的革命火焰,派科长何佳生以老乡关系来“感化”虞朝宗,并企图用副乡长的职务收买他,但遭到了虞朝宗的痛斥。虞朝宗说:“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
皖南事变发生后,革命形势异常严峻,浙西特委要求各地积极开展游击斗争。4月,接替王野翔担任於潜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的赵澄来到宁东地区指导工作。他途经千秋关下的丁村时,被浙江保安团逮捕,后叛变投敌,致使於潜、桐庐、富阳等地党组织遭到破坏。宁东地区因隔省隔县,赵澄来得较少,敌人暂未顾及。于是,中心县委决定把活动中心转移到宁东地区,并派严月落担任联络工作。不料此时,情况突变。万家党支部先前发展党员时不慎吸收了4个土匪,这4人后被清除出党,因而怀恨在心。后来,他们在拦路抢劫时被国民党万家乡公所抓住,供出万家党支部书记叶祖绳和党员刘根发。万家党支部岌岌可危,一旦出事,势必影响整个宁东地区党组织的安全。
为此,中共於潜中心县委于6月4日召集中心县委和宁东区委成员开会,研究应变措施。大家讨论认为,转移外地有诸多困难,最后确定了“与其束手就擒,不如在斗争中求生存发展”的方针,决定组织武装暴动,上山打游击。会议还决定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先在仙霞举行暴动,夺取啸天乡公所的枪支,如果发展顺利,再缴万家乡公所的枪。
6月7日晚,宁东区委在杨山中岭洞召开紧急扩大会议,具体研究暴动计划,贺千秋参加了会议。经过反复商讨,会议决定成立宁东游击支队,郑先源、叶祖绳任正副支队长,虞朝宗任指导员,6月9日准备开始行动,指挥部设在云梯村大野洼。
6月9日晨,以乡丁身份潜伏于啸天乡公所内的地下党员何必成、余盛和在做好内部安排以后,即出来和游击队取得联系,然后佯装外出收捐,避免暴露身份。之后,郑先源率游击队员乘敌吃早饭之机,攻其不备,冲进了乡公所。他们首先缴了门卫的枪,接着又缴获了18条步枪和一些弹药。夺枪后,根据区委事先的安排,他们还在仙霞镇的街上组织了一次示威游行,高呼革命口号,散发“七七宣言”,各党支部和党小组也配合暴动在各地张贴传单。
游击队夺枪后,由郑先源、叶祖绳率领队伍向壕堑关方向撤退,贺千秋、虞朝宗在那里接应。岂料国民党保长已带着乡丁队尾追而来。当郑先源、叶祖绳等撤到云梯杨树桥时,由于大家疲劳饥饿,加上麻痹轻敌,队伍没有继续向前,而是就地休息做饭,致使被敌人追及。在战斗中,叶祖绳不幸中弹牺牲,游击队员汪汤发、虞有根被捕,其他游击队员因寡不敌众而被冲散,暴动失败。被捕的同志虽遭敌人严刑逼供,但未暴露组织。何必成、余盛和也被敌人当作嫌疑犯扣押在乡公所受刑,但他们始终没有暴露身份。暴动失败后,於潜中心县委派许斐然和严月落前去莫干山向浙西特委汇报。特委妇女部部长张子华听取汇报后,指出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在国民党统治中心据点过早进行武装暴动是不适当的。她建议将枪支就地埋藏,人员分散隐蔽,各自找立脚点,区委成员已暴露身份的要转移,并要立即组织新的区委。
根据特委指示,严月落返回宁东,重新组织区委班子。考虑到虞朝宗、郑先源的身份已暴露,经研究,新区委由王国正、刘金堂、王昌富、罗来发等组成,书记为王国正。8月,敌人在宁东地区大肆搜捕我地下党员,形势更加紧张,贺千秋、严月落、虞朝宗、郑先源等到外地隐蔽。1942年春,虞朝宗奉上级指示,返回宁东地区,协助新区委开展工作。1943年8月,因叛徒出卖,宁东区委遭到破坏,虞朝宗被捕,最后在狱中牺牲。至此,宁东地区党的活动转入低潮。
(责任编辑:章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