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双向奔赴”

2024-08-27 00:00:00王子曰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4年8期

如果文化是历史的沉淀,那么旅游就是流动的传承。如何抓住“文旅热”的机遇,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是需要规划和创新的;如何迎接“文旅热”带来的交通、服务、物资、时效等方面的挑战,是需要预见和攻克的。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双向奔赴”。

以文化激活旅游资源,展现城市魅力。“文旅热”的出现,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机会,我们要打造文旅传统项目,让文化人物、文化故事、文化艺术在旅游路线中发挥引领作用,让人们在旅游中温故知新,深入了解一座城的内涵和特色。绍兴的鲁迅故里就用鲁迅小时候“早”的故事、百草园的故事,还有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这个文学人物,使整个景点充盈着文化气息,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也要创新文化样态,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创意产品,让消费市场的空间不断拓展,让文化更加立体鲜活,点燃人们把文化“带回家”的热情,做到“走过路过,绝不会空手而归,精神或物质总有一样要带走”。让更多“老地方”成为“红地方”,让文化在旅行中蔓延到每个人心里——走进鲁迅故里,谁会不带走一包罗汉豆、一顶乌毡帽或是一瓶醇香的黄酒呢?

以美食促进体验,展现城市特色。“民以食为天”,旅游的计划表里自然少不了寻找美食。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拿手好食”,从食物的包装、口味、价格到内涵,食物的方方面面须加以精心的设计和统筹,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上海的松江鲈鱼是一道极具地域特色的名菜,苏轼曾这样咏赞:“更有鲈鱼堪切脍,儿辈莫教知。”他与好友饮酒品鲈鱼,作诗云:“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读来便令人也想一饱口福。推广时,在包装上可以强调美食的城市特色,做得精致便携;在口味上可以实现美食的多元化,适合五湖四海的游客;在价格上要体现美食的“价廉物美”,要大家买得称心如意,增加回头客;在内涵上可以讲讲美食背后的故事,让大家知道消化的不仅是美食,更是文化。例如,绍兴的黄酒就是作为一种美食文化来推广的,酒坛上绘有各种精美图案,有不同年份、不同酒精含量、不同档次的供游客选择。黄酒的背后更有黄酒小镇的酒坊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酿造故事。

以文明树立品牌,展现城市品位。“文旅热”的到来更是一个城市提升形象的好机会。可以推出文明形象大使,引领市民们学习高素质的城市精神;可以拍城市宣传片,点亮城市文明建设的烛芯;可以美化公共空间,筑造体现城市性格的建筑;可以招募志愿者,为旅客们做向导……正如杭州,把“文旅热”当成一个大舞台,尽情展示城市的美好和文明。每当节假日,总有一群穿着橘色背心的志愿者在龙翔桥的十字路口做动态“人墙”,引导人流规范过马路,最忙碌的一角成了最美的风景线。所以,杭州的美在于西湖,更在于文明。

以预见攻克挑战,提高城市效率。比如在“文旅热”的背景下迎来诸多挑战的哈尔滨:众多游客的到来引发了旅馆爆满,有的游客只能在网吧过夜;饭店满堂,有的游客只能站着吃;景点拥挤,有的游客排队就花了半天时间……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让旅游体验打了折扣。所以应规划在前、考虑周全:提供住宿“远离市中心特价”、景区往返“免费接送车”的服务;餐饮推出“打包送水果”的服务;景点实行限量预约制度,控制参观人数;交通方面推出订票专项服务,利用大数据推荐回程参考时间和建议路线。

文化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和富民产业。“文旅热”折射出人民消费的巨大热情,同时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在文旅融合的赛道上,我们还大有可为,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争当文旅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守护者,让“文旅热”带动一座城的发展,让“文旅热”折射出一座城的优秀。

指导教师:金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