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路140号,故事从这里开始

2024-08-27 00:00:00王梦燚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4年8期

在电脑没那么盛行的年代,投稿成了一场手写的探险,每一次投递都是一次心灵的奔赴。我不记得我把投稿地址在信笺上誊抄了多少遍,不记得用废了多少张方格纸,只记得那些挑灯写下的文字,淹没在寂静的大海。尽管如此,我还是偏执地写着。

写得不好,就得不到编辑的青睐——这是我失败得出的经验;写得不好,就需要读书充电——这是母亲教会我的道理。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母亲为我买了几本书。那时家里拮据,几本书对母亲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母亲希望我多读书、勤思考。小学毕业后,我常常去图书馆“蹭”书看。那时候痴迷于饶雪漫的作品:《沙漏》《左耳》《离歌》,沉溺其中,一发不可收拾。渐渐地,我笔下的文字开始有了时间的“雕刻”。直到有一天,阳光洒满阁楼,我低着头读书,手中的《作文新天地》被光打亮着,目光停留在杂志的封底处,一名陌生学姐发表的一首诗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个念头由此生发:我要给他们投稿!

文三路140号,《作文新天地》编辑部的地址,我心里默念着。这时,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大门,大门墙上布满藤蔓,推门而入,宽敞的大厅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报纸杂志,每一个工位前都坐着一位认真工作的编辑,他们的职责就是把文字、图案带到读者面前,而他们的夙愿却是把文字与图案重现在读者的心里。

和大部分投稿者一样,刚开始给《作文新天地》编辑部投稿并不顺利,陆陆续续地投了很多文章,都石沉大海。我开始思考如何优化我的文章,使语言更有张力,使故事更具可读性。可能那个时候太渴望发表了,我把修改后的日记、小说一股脑儿打包寄到了编辑部。边边老师看到我写的文字后,颇为感动,说我文笔不错,坚持投稿不放弃的精神尤为可嘉。后来,我被评选为杂志的“每月一星”人物,接受了采访。

终于,我的文章在《作文新天地》上有了第一次亮相。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在我心中渐渐萌芽、破土。至今我才知道:认可,是给一个写作者最好的勋章。可那时我还没意识到这一点,只注意到了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目光,他们纷纷向我询问创作的灵感与心得。就这样,“文学小达人”的称号在班级里流传开来。

当然,这份自信也渗透到了我的写作中。我开始尝试挑战不同的文体。在《作文新天地》的舞台上,我的文字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再局限于日记和小说,开始涉足散文、诗歌等领域。每一句话都是我对世界的观察与理解,每一个文字都是我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从一名投稿者到后来在《作文新天地》上频繁发表作品的创作者,这段经历,弥足珍贵,成为我往后写作的起点。倘若现在有人问我,在《作文新天地》上发表文章,对你意味着什么?我一定这样告诉他(她):“在我投稿失意的时候,我找到了一面镜子,就是《作文新天地》。在镜中,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也看到了未来无限的可能。”

多年以后的一天,我在整理房间,偶然翻到几本《作文新天地》和一些旧书,记忆涌上心头,原来那个泛黄的年代从未远去。那是6月的一个上午,父母要带我去杭州的医院看病,医院就在文三路附近。病还没看完,我就萌生了想去《作文新天地》编辑部看看的念头。地图显示不远,我们决定徒步前往。在陌生的街头,我一边拉着父母的手,一边寻找梦的尽头——文一路140号,可是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父亲说,算了吧,回家吧。那时候还小,拗不过他们,只好悻悻而归。后来,我才发现我找错了地方,编辑部在文三路140号,而非文一路。

而今,这些旧书与杂志,静静地躺在书架上,等待一阵不经意的风经过,去翻阅。

王梦燚,笔名苏葵,“90后”,媒体工作者,浙江海宁人,现居杭州。浙江省海宁诗词学会理事,作品发表于《中学生天地》《语文周报》《海宁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