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妇幼保健机构运营情况分析与研究

2024-08-23 00:00:00林柔蒋祖康
经济师 2024年8期
关键词:分析

摘 要: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基本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它在承担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获取收入维持运转。在国家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医保实行DRG付费及我国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妇幼保健机构的运营面临较大挑战,文章通过对广西妇幼保健机构2019—2022年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妇幼保健机构 运营情况 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242-03

随着我国国情和人口形势的变化,生育政策进行了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全面三孩的两次调整,人口政策从限制生育到鼓励生育转变。人口政策的调整,为妇幼保健机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育龄妇女生育愿望下降,国家调节性生育政策失灵,造成2017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再加上近3年的疫情影响,给妇幼保健机构的运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以广西卫生财务年报及广西卫生统计公报数据为依据,对广西2019—2022年妇幼保健机构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探讨新时期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促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和服务的提升。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根据广西公立医院财务年报,筛选汇总2019-2022年度105所妇幼保健机构财务数据,其中:省级妇幼保健机构1所,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14所,县(区)及以下妇幼保健机构90所;三级妇幼保健机构16所,二级妇幼保健机构72所,一级妇幼保健机构8所,未定级妇幼保健机构9所。

(二)分析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将全区105所妇幼保健机构的财务数据根据要求进行筛选、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2年底,广西105所妇幼保健机构资产总额200.1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45.22亿元,净资产141.4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9.30%。在职职工34923人,门急诊人次2745.17万人次,出院人数78.85万人,开放病床16414张,病床使用率71.29%。总的情况是,2019—2022年广西妇幼保健机构职工人数、开放床位、资产总额逐年上升,但病床使用率、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疫情期间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受愿检尽检的核酸检测人次统计的影响,某些年度门急诊人次高于2019年)。

(二)运营情况分析

1.资产负债情况分析。2019—2022年,在国家强基层、妇幼标准化建设等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全区妇幼保健机构资产总额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资产负债率低于31%,虽总体负债率不高,但受规模扩张、人口出生率下降及疫情的影响仍有部分妇幼保健机构存在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2022年资产负债率超过50%的达到29所,平均负债率为68.25%,负债率最高的达117%,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绝大部分机构是因新建和扩建产生的基建和设备借款,另因收入较少,而长期拖欠供应商药品、器械货款。

2.收支盈余分析。全区妇幼保健机构总收入由2019年的103.22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113.85亿元,增幅10.30%,其中医疗收入增幅10.11%,药品、卫生材料收入逐年下降,医疗服务性收入及占比逐年上升,收入结构日渐趋好,但受医疗收入增长幅度收窄的影响,变动幅度不大。除2020年疫情初期对业务影响较大,财政专项拨款较多外,其他年度医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近80%,说明妇幼保健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医疗业务活动收入。

总支出由2019年90.39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06.89亿元,增长18.25%,其中医疗活动费用由2019年81.64亿元,增加到2022年96.42亿元,增长18.10%,人员经费支出占比达到了53.42%,支出结构日趋合理。但支出增长过快,支出增长幅度高于收入增长幅度。

总盈余由2019年的12.84亿元,下降到2022年的6.96亿元,其中医疗盈余由2019年6.19亿元,下降到2022年的-0.12亿元,下降101.94%;医疗盈余大于0的机构数由2019年78所降低到2022年的52所,盈余额由近7亿元,下降到2.59亿元;医疗盈余为负数的机构由2019年的20所,上升到2022年的51所,亏损额由7807.84万元,上升到2.71亿元。全区妇幼保健机构收入年均增长仅3.43%,支出增长18.25%,增幅明显高于收入增长幅度,收入增长缓慢,支出增长较快,运营效益持续下降,医疗盈余由正结余转为亏损0.12亿元,说明本身服务收入难以弥补日益上涨的各项日常费用支出,亏损面持续扩大,其中差额拨款的妇幼保健机构亏损面更大。

3.资源利用效益分析。近几年来,广西妇幼保健机构病床使用率、资产收益率、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职工人均业务收入、职工日均门诊、住院工作负担等指标均持续下滑,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则呈现上升,说明广西妇幼保健机构总体工作效率、资源使用效益双双下降,除了受疫情影响外,生育观念的变化,育龄妇女生育愿望下降,导致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以及各地医疗机构持续扩张,运行成本增加,但服务对象却持续减少,医疗服务供求关系发生了转变,直接导致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工作量下降,目前有32所妇幼保健机构病床使用率已低于50%,占30.47%,说明广西妇幼保健机构,特别是二级及以下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使用效益下降,运营效益差,经济运营困难加剧。

4.发展能力分析。在国家强基层、妇幼标准化建设等相关政策支持下以及近三年疫情防控投入,妇幼保健机构总资产、固定资产、净资产仍保持了较高比例的增长,但2022年总资产增长率比2020年、2021年分别下降了13.10%、3.47%;固定资产增长率比2020年、2021年分别下降10.31%、20.23%;净资产增长率比2020年、2021年分别下降6.55%、1.14%,说明广西妇幼保健机构收益能力下降,固定资产、总资产规模增长持续放缓,因疫情防控常态化,业务有所回升,2021年医疗业务活动收入比2020年增长8.47%,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了5.94%,但2022年比2021年又下降5.12%,说明广西妇幼保健机构总体发展能力有所下滑,除受疫情影响因素外,与我区出生率的下降,医疗机构床位的扩张有一定的关系。

5.财政拨款情况。广西105所妇幼保健机构,实行差额拨款的53所,全额拨款的52所,4年来财政总投入103.15亿元,占收入总额23.46%,财政基本拨款收入26.85亿元,占医疗活动收入的7.39%,财政拨款总体虽呈上升趋势,但除2020年疫情初期财政项目拨款增长较多外,其它年度增长幅度很小。由于财政项目拨款包含有基建和妇幼服务项目经费拨款,各年度可比性不大,但财政基本拨款主要是人头经费,可比性强,4年来年人均财政基本拨款2.02万元,占职工人均工资收入的17.96%,差额拨款单位年均只有1.15万元,占职工人均工资收入的9.26%,说明广西财政对妇幼保健机构保障不足,特别是对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经费保障水平不足10%。并且还承担有妇幼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部分财政拨款是公共卫生项目经费,并不完全是对医院的拨款,因此,财政实际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拨款占比更低,总体来说,广西财政拨款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拨款较少,妇幼保健事业保障不足。

6.妇幼保健机构与综合医院实力差距较大。广西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存在床位少、规模小、业务量少等特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无论在资产规模、床位、医疗条件、技术力量、人员素质、业务收入、职工收入等方面与同级的综合医院相比均存在相当的差距。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妇幼保健机构处于劣势,特别是在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普遍存在业务收入下降,成本增加,人才流失,机构运营困难等问题。

三、讨论与建议

(一)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妇幼保健体系健康发展

妇幼保健工作具有公共卫生属性,它不仅关系到全社会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而且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是持续推动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1]。分析表明,广西财政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较少,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只下拨工作经费,没有人员经费。财政基本拨款占医疗业务活动的支出比例很低,财政拨款不足,人均收入较低,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素质、医疗条件、职工个人收入等方面与当地同级综合医院相比存在相当的差距,严重影响妇幼保健机构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议加大妇幼保健机构的经费投入,改善医疗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收入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妇幼保健人才,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提高保障水平。

(二)落实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增加可支配的医疗服务收入

妇幼保健机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在财政补偿不足的情况下,机构的运行主要以临床服务收入为主,在医保DRG 付费改革及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滞后,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双重影响以及综合医院竞争压力下,妇幼保健机构收入和结余锐减,亏损面加大。此外,从事妇幼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一大批医务人员只有项目经费,没有人员经费,使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经费支出占比更高,是单位最大成本支出项,对妇幼保健机构的运营压力较大。建议落实价格调整政策,并且针对妇幼保健机构服务对象及特点,合理安排调整项目,优化收入结构,增加可支配收入,保障妇幼保健机构的正常运转。

(三)加强医院运营分析,提质增效补短板

广西妇幼保健机构病床使用率、资产收益率、百元固定资产收入、收支结余率及每职工业务收入等指标均较疫情前的2019年有所下降,除了受疫情影响外,与近几年广西及全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各地医疗机构持续扩张不无关系,据统计广西出生人口从2017年81.7万人下降到2022年42.9万人[2],下降了47.49%,而每千人口病床数则由2017年的4.93张,上升到2022年的6.33张[3],增加了28.40%,除了综合医院的扩张外,部分地区的妇幼保健机构也存在盲目扩张的问题,一升一降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育龄妇女的减少,出生人口的下降与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开展密切相关,致使部分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过剩,再加上医保强监管及DRG付费改革的影响,许多妇幼保健机构业务不足、收入下降,经济运营困难加剧,因此,政府在合理规划医疗机构配置的同时,亟需补齐内部运营管理短板和弱项,医院管理从收入增长驱动向成本管控转变,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4]。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的要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也要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为重要抓手,加强医院运营分析,调结构、补短板,提高机构的运营效益。

(四)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资源配置最大效益

据民政部历年发布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结婚人数近10年来持续走低,从2013年的1346.9万对下降到2022年的683.5万对。受就业竞争压力增加、教育年限延长的影响,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增加了3.78岁[5]。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产科、儿科从增量时代步入到存量时代和减量时代,妇幼保健服务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供给侧改革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一是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结合人口城镇化趋势,对一些人口较少,分娩率较低、病床使用率低的县、城区医疗机构进行业务调整,取消妇幼保健机构临床服务业务或者撤销当地综合医院产科、儿科业务、中医医院产科业务,归并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将资源调整为增加老年病治疗和康复等业务,以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发挥资源配置最大效益。二是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们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从医疗需求,向健康管理、生育关怀、全生命周期等转变,主动参与社区、乡村卫生服务及健康宣教,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妇幼服务提质增效

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互通,从而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的整体运行管理效率[6]。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高效性可以有效帮助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及时统计汇总相关妇幼管理信息,为政府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第一手资料,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是打破了群众就医的地域和时空限制,群众就医更加便利、快捷。二是可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节约医疗服务成本,因此,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的云上妇幼、桂妇儿信息系统的作用,充分挖掘大数据优势,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促进实物流、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四流合一[7],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1] 孟祥芳.郑艳梅.2018年太原市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5):2749-2752.

[2] 中国网.安徽江西广西等8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正增长出生人口普遍下滑[EB/OL].(2023-02-19)[2023-10-17].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3164957712/bca56c100200223mh.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历年广西每千人口床位数[EB/OL].(2023-08-08)[2023-10-17].http://wsjkw.gxzf.gov.cn/xxgk_49

493/fdzdgk/tjxx/sjfb/t13053652.shtml.

[4] 王琳.刘淑红.陈丽.李江峰等.大型公立医院临床科室运营助理模式的初探与思考[J].经济师,2022(09):259-260.

[5] 新浪财经.去年我国结婚人数比上年下降10.6%,25至29岁最多[EB/OL].(2013-10-15)[2023-10-17].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10-15/doc-imzrenmi8643774.shtml?cref=cj

[6] 张涛.李书婷.孙立奇.朱依滢等.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8(02):89-91.

[7] 张莉.公立医院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22(04):125-127.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广西南宁 530003)

[第一作者简介:林柔(1990—),女,大学学历,会计师;研究方向:卫生财务管理、医院运营管理;通讯作者:蒋祖康,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卫生财务管理、绩效管理、运营管理。](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2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46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出版与印刷(2016年3期)2016-02-02 01:20:11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