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维护问题研究

2024-08-23 00:00:00闫禹希
经济师 2024年8期
关键词:维护策略经济法

摘 要:经济快速发展,各项法律规定愈加完善,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和依据。基于不同法律下各部门所负责的任务不同,对工作内容的要求有一定区别,所以在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中也各不相同。文章首先介绍了经济法在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中的作用,接着重点从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责任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社会整体利益维护策略。

关键词:经济法 社会整体利益 维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1.3;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04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法的作用愈加明显,而在全球化发展模式下,我国社会整体利益存在一定的问题,经济法的有效应用,对维护市场经济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优势,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为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发展。

一、经济法在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中的作用

(一)为国家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市场不可避免会出现“失灵”的情况,进而衍生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呈现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缓慢,企业发展停滞。这些问题的发生,要求国家采取一系列的调整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进有一定的法律依据,此时以经济法作为有效的支撑,为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法律保障。经济法不仅为政府宏观干预提供了法律依据,还能有效规避政府存在越位的情况,避免出现不良的干预情况。因此,还需要做好经济法的立法工作,维持市场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起到有效干预调整的目的。

(二)调整市场经济结构

有效的经济法作为稳定市场发展的重要依据,避免出现行业垄断的情况,基于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各个行业的稳定发展。结合以往经济发展的经验,存在的部分问题,容易影响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导致公共产品无法正常运行。对此,面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利用经济法起到一定的市场经济调整作用,实现资源合理搭配,满足产品的供需关系,为行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而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巧用经济法,能更好完成市场的调控工作。

(三)规范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济法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中具有重要作用,促进社会各个行业的稳定发展,通过经济法的有效应用,对各类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管理,进而对社会整体利益起到规范的效果。受到经济法的约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管理,例如对行业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现市场调控的优势,确保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通过经济法的规范指导,避免出现市场经济混乱的现象,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二、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维护的有效路径

(一)经济法立法制度的角度分析

经济法立法制度的制定,立法机关要作为各个方面利益的代表,这是经济法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政府作为权利执行机关,有着一定的主导权,所以立法工作一般是政府实施。依托于经济立法,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立法机关始终围绕着社会整体利益维护的层面,将公众满意程度作为参考的重要标准,确保领导地位不变,以公众利益为重点,获得群众的认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政府的有效干预和调控工作,也是群众对政府能力衡量的关键指标,所以政府采取各种手段,从宏观层面干预经济活动,以法律草案的形式及时向立法机关送交材料。而在经济立法的时候,着重展现立法主导的优势,立法机构则是协商参与的作用,赋予政府一定的调控、管理职能。

例如在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中,需要健全经济法立法工作,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起到整体利益维护的效果。由于消费者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法律是社会秩序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健全经济法立法工作,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网络支付愈加发达的当下,相关部门则要健全网络交易制度,对第三方平台进行合理监督和管理,实施的时候,对网络交易进行合理控制,减少消费中存在的争议。同时,为提升管理的效果,优化市场准入机制,打造科学的管理体系,对网络市场进行有效监督,制定相应的准入机制,加大对第三方平台的管理。我国的权力机构在经济法立法制度的建设中,始终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以法律的形式,让消费者的利益有准确认知,逐一列举项目,这样在经济法执行的时候,才能避免徇私舞弊等情况发生,确保消费者的基本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二)经济法执法制度的角度分析

通过协商谈判的形式能有效解决各种问题,但是仍存在着许多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的矛盾。为维护社会整体利益采取强制手段,国家出台相关的执法代表工作,调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首先,完善法律制度,保证双方权益不受到影响。国家对于协商式执法的综合认知,明确认识各项法律制度的有效落实。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对经济法的执法制度进行法律上的规定,又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添加了协商式的执法规定,明确法律意义的同时,保护双方基本权益。为确保执法人的基本权益,让知情权、协商权得到保障,体现法律协商的公平性特点。

其次,健全保障机制。经济法协商式的法律制度中,为避免出现违法行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双方起到一定的约束效果。完善保障制度也是经济法执行的基础,如若对违法情况不给予处罚,协商的效果没有意义。此外,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时候,采用透明的执行机制,按照协商的流程进行合理分析,将最终结果向社会公布。为维护市场竞争的健康发展,还需要设置对应的执法机构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

最后,有效互动,达成一致。经济法推进的时候,为让相关利益人对此有深刻了解,执法者了解原因,确保最终执行结果的人性化。执法人员清楚经济法的相关政策规定,对于判断的结果有极强的认同感。通过互动协商的形式,体现经济法的民主性特点,确保最终的协商效果被更好执行,既能确保法律的严谨性,又能让经济法的执行更为柔和,被社会大众所认可。

(三)经济法司法制度的角度分析

经济法司法诉讼机制的完善,不是设计完整的诉讼机制,而是综合分析经济法领域中各个部门要遵守的基本职责,主动解决权利纠纷,综合考虑其特点。通过实时干预、调控的形式解决社会公共关系,认识各类经济纠纷问题,做好经济秩序的整顿工作,打造具有特色化且针对性强的经济法司法制度。而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要求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环境进行合理分析,主动寻找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有效途径。例如民事诉讼解决经济纠纷。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经济纠纷问题,还存在着地位、能力上的不平等,所以需要对普通的民事诉讼进行有效革新、优化,让处于弱势一方的当事人获得法律援助。同时,简化诉讼程序纠正问题,避免双方在能力上的不平等。而且对于诉讼后的责任追究制度也是值得深度考虑和分析的问题,政府的主体法律职责是动态变化的,结合具体情况呈现多样化的发展特点,所以要综合认识政府主体中的法律问责制度。

经济法司法制度的完善,能确保在违反经济法的基础上,获得更为科学、平等的处理方法,更好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现阶段,我国的司法制度还未得到有效完善,难以进入诉讼阶段,对于违反经济法的某些行为,没有合适的途径,导致诉讼、举报的证据搜集时间长,即便完善了,没有合适的处理途径。因此,相关机构完善经济法的时候,也要构建合适的司法诉讼程序,基于法律的角度,利用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例如,当经济领域出现公益损害的问题,采用经济公益诉讼的方式,对于企业的不平等竞争问题,公益诉讼法有效解决了这类问题,构建一个更为系统完善的法律平台。

(四)经济法责任制度的角度分析

首先,完善经济法责任制度的时候,采用“双罚制”的方式,不仅是对经济管理的主体进行追责,还要对违法组织的负责人进行处罚。从经济法的角度分析,经济管理主体不仅要承担行为责任,还要有一些法律职责,对有的行为规定进行处罚,如警告、降级、记过等形式,这些责任形式有一定的综合性特点,处罚模式和责任人的薪酬水平紧密联系,所以对其行为进行有效限制。

其次,完善经济法责任的承担方式。我国借鉴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经济法的责任体系。例如在民事责任中赔偿机制,支付违约金、恢复名誉等;行政法体系中的处罚,如停业整改、吊销执照等都是值得借鉴的素材。经济法责任制度的有效落实,借鉴上述的责任承担模式,例如对违反经济法的人员进行罚款,吊销执照,将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责任,用于约束和管理个人、团体的经济行为,更好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此外,由于部分经济法律规定不具有传统的法律责任效应,所以还需要构建全新的责任形态,其目的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召回制度,减少和避免不安全食品对于消费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强对食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效应用,准确认识惩罚责任赔偿的制度,避免出现扰乱市场的经济行为,对于违法的人员起到惩罚的效果,尽快矫正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行为。由此可见,这些制度虽然没有划分到传统的法律管理范畴,但是对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有着积极作用,也是一种新的经济法责任形态。

三、结束语

经济法的有效应用,对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具有促进作用,这是打造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我国经济活动中,高度重视经济法的应用效果,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维护社会稳定,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经济行为中的矛盾,达到整体利益维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頔.经济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价值[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560(12):115-116.

[2] 郭莉,何伊斐.《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1(02):2.

[3] 金福海.经济法责任理论新解——“创新性”取代“独立性”的思考[J].经济法研究,2018(01):12.

[4] 李宁.试析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5):2.

[5] 何翠萍.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J].当代旅游:(下旬刊),2018(05):1.

[6] 翟伟华.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要性及措施[J].区域治理,2021(33):2.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维护策略经济法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法大研究生(2019年1期)2019-11-16 00:37:50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6:32
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我国对外贸易中国际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商业银行个人客户关系维护策略探讨
商情(2016年32期)2017-03-04 01:15:04
浅析计算机系统安全及其维护策略
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维护策略
基于设备状态的维护策略研究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计算机通讯网络的常见故障和维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