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少子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的减少,给各国养老金体系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挪威、日本和美国等三个国家的养老金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和不足,并进一步从私人养老储蓄、养老金投资机制、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和灵活的退休年龄设置等方面,阐述对我国养老金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养老金保障体系 私人养老储蓄 养老金投资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034-03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金保障体系的研究对于应对这一社会挑战至关重要。养老金保障体系是在确保个人在退休后能够获得经济支持和生活保障的政策、制度和计划的总和。这个体系通常由政府、雇主和个人共同参与,旨在为退休人员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养老金体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行机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福祉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养老金保障体系的比较分析
(一)挪威养老金保障体系建设经验
北欧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体现在公私养老金结合、综合福利体系、高福利水平和普惠性、长期护理服务和积极老龄化等方面,达成国民老有所终,老有所养的理想境界。北欧国家体制上的相同,在养老措施上具有相近性,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共同点多于差异性。以挪威为典型代表,其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特点与经验是公共和私人养老金计划的结合。
在挪威,养老金包括基本养老金、补充养老金、职业保险金、特别津贴和配偶或子女的补贴,配偶或子女的补贴与收入有关。
1.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是国家保险计划的第一支柱。年龄在16岁至66岁之间的被保险人,如果向全民社会保险缴款超过三年,并在挪威居住超过20年,则有权领取基本养老金[1]。但是,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与被保险人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登记的时间长短挂钩,与退休前缴纳的税款和收入无关。缴纳社会保险费40年以上的人,从67岁起领取全额基本养老金,否则将视情况降序递减。基本养老金由政府提供,以全民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为所有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福利。
2.补充养老金。自1967年以来,挪威实行了补充养老金制度,这是其国家保险计划的第二大支柱,与个人收入挂钩。缴费基数以个人收入为基础,收入在基本金额的1至6倍之间,以总收入计算补充养老金,收入在基本金额的6倍至12倍的,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计算补充养老金, 收入超过基本数额12倍的,不计入补充养老金计算。工作超过40年的人有权领取全额补充养老金。
3.职业保险金。自2006年以来,挪威建立了职业保险金制度,该制度已在国家立法中得到承认和实施,成为其国家保险计划的第三大支柱。私营部门的雇员必须是职业养老金计划的成员,雇主必须至少缴纳雇员工资总额的2%。
4.其他特殊补助金。退休人员可能领取很少或没有退休金,则可领取此补助金,与个人投保的时间长短有关。投保40年以上者,可享受特殊补贴,领取全额的特殊补贴,否则补贴将依次减少。
未婚或配偶未领取养老金的退休参保人,有权领取相当于基本数额79.33%的特殊津贴。在上述条件下,如果养老金领取者必须照顾年满60岁的配偶,则特殊津贴可领取相当于基本金额的158.66%。
(二)日本养老金保障体系构建现状
日本是典型的“三支柱”养老金保障制度,旨在为公民提供全面、多层次的养老保障网络,确保老年人在退休后能够享受基本保障,并鼓励个人进一步准备和积累退休生活储备。日本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但可在缴纳25年的社会保障金后退休。这为那些希望提前退休的人提供了灵活性。此外,政府还颁布了《老年人就业稳定法》,将雇员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70岁,以应对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社会劳动力危机。具体如下:
1.公共养老金制度。这一支柱是日本老年保障制度的基础,该制度由厚生年金和国民年金两部分组成。(1)国民年金:居住在日本的20岁至60岁之间的人都必须加入国民年金制度[2]。其主要由缴款、年金的投资收入和国家的财政补贴提供资金。每个成员都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险,以确保他或她在退休时能够领取基本养老金。(2)厚生年金:这是与收入挂钩的二级公共养老金计划。雇员和公务员除了缴纳国民养老金外,还必须增加额外的厚生年金。个人和组织的综合缴费率为18.3%,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
2.补充公司养老金制度。这部分主要由公司为员工提供的补充养老金计划组成,包括固定缴款(DC)、固定收益型(DB)、中小企业退休金互助计划和一次性退休金。(1)中小企业退休金互助计划:这是一项为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养老金计划而设立的,由厚生劳动省监督下的独立公司法人负责投资管理。雇主同意每月向每位雇员的账户缴款,雇员在退休后直接领取养老金。(2)一次性退休金:这是一种现收现付的退休激励措施,员工无需缴费,由公司进行账面储备。近年来,虽然受益于这一制度的日本企业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有许多企业保留着这一制度。
3.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其中包括固定缴款养老金账户(iDeCo)和个人储蓄账户(NISA)[3]。(1)iDeCo:这是一项自愿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居民可以自愿加入,并向特定的运营机构缴纳保险金。iDeCo账户采用EET模式,即支付环节免税,投资环节免税,领取时缴税。(2)NISA:这是个人储蓄账户计划,允许个人投资各种资产,例如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信托、ETF、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NISA账户采用TEE模式,即在支付阶段缴纳税款,在投资和领取阶段免税。此外,还推出了专属于未成年人的少年NISA(Junior-NISA),所有0岁-19岁的日本居民都可以开设此类账户,每年的投资上限额为80万日元,并且在持有者年满18岁以前无法提领账户中的资金。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减少等挑战,日本的养老金保障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扩大融资渠道,提高投资管理水平,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第三支柱作为补充养老金正在迅速增长,并有望继续增长,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三)美国养老金保障体系现状经验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美国养老保障体系已形成多支柱、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该系统主要由以下要素组成:
1.社会退休保险。它是美国老年保障制度的基础,该制度由联邦政府管理,并具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它包括养老保险、残疾保险、遗属保险等,主要由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的社保缴纳税款提供资金。根据社会养老保险福利数额与个人工作经历和收入水平挂钩,但总体上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让老年人在退休后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2.职业年金计划。职业年金计划包括401K计划、企业年金等,由企业来提供。通常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资金支出,并享有税收优惠。职业年金计划在美国的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覆盖范围和保护程度更倾向于高收入群体,这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4]。
3.个人退休账户。包括个人退休账户(IRA)和其他个人储蓄计划。账户允许个人将其退休储蓄进行投资,此外还能受益于税收上的优惠政策。IRA在美国退休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反映了个人在准备退休方面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但也存在与财富积累差异相关的问题[5]。
4.老年保障政府援助。其中包括补充医疗保险与健康保险计划(Medicaid)、补充收入保障(SSI)等多种保障措施。这些项目主要为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虽然这些计划可能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支持,但它们并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所有需求[6]。
5.社会慈善事业和非营利组织。在美国,社会慈善事业和非营利组织在养老金保障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为不能仅仅依靠公共保险和社会保险的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与其他经合组织国家相比,美国的社会慈善事业具有更高的知名度。
美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经验表明,多样化的养老保障制度可以有效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然而,养老保障体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贫富差距、养老金的可持续性以及随着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体系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美国不断改革和调整养老制度,包括提高法定退休年龄、鼓励个人储蓄和投资以及扩大养老金覆盖面等。
二、国外养老金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金支付的可持续性面临风险
公共财政支持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各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导致参保人数比例加大,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支出增加,对财政预算造成巨大压力,就业结构变化使得缴费人数比例减少。财政收入的不稳定性影响政府对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面临短期和长期的风险。具体表现在: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GPFG)和挪威政府国民养老基金(GPFN)的建立为老年保障提供了坚实的财政基础,但鉴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的长期可持续性面临着风险。
在日本,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养老金缴纳者的数量正在减少,而养老金领取者的数量正在增加。这种代际负担的失衡给现行的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养老金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成为日本政府和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7]。同样,美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财务压力。社会保障制度的现收现付模式在人口结构变化面前显得脆弱,需要改革以确保长期的财务稳定。
(二)养老金制度的复杂性和不平等
挪威、日本和美国的养老金体系较为复杂,不同类型的养老金计划和福利制度可能导致老年人在享受养老保障时面临困惑。日本的养老金的医疗和福利服务具有地域特点,不同地区的需求和资源状况存在差异。挪威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等多个部分,这种复杂性可能导致一些公民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感到困惑,特别是对新移民和低收入群体。美国个人养老金储蓄计划提供了多种投资选项,但这种选择的多样性也导致了“选择困难症”。许多员工面对复杂的投资决策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从而导致他们选择不参与或者不积极管理自己的养老金账户。
养老金制度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高收入群体能够获得更多的养老金和税收优惠。美国个人退休金账户的覆盖率和资金积累存在显著的贫富差异,高收入群体能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投资回报。
(三)个人养老金储蓄意识不足
挪威养老基金作为养老保障的第一支柱,其规模和稳定性可能使得个人对于养老金储蓄的需求感降低,从而减少了个人储蓄的积极性。日本鼓励个人通过第三支柱进行养老金储蓄,但民众对于个人养老金储蓄的认识和参与度仍有待提高。政府需要加强对养老意识和投资方法的教育,以促进个人养老金储蓄的普及和发展。
尽管美国提供了401K计划和IRA等个人养老金储蓄工具,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既没有参与雇主赞助的退休计划,也没有建立个人退休账户。这表明许多美国人对于个人养老金储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由于收入水平、财务规划能力等原因未能积极参与。
(四)养老金提取的税收问题
虽然挪威的个人养老金储蓄计划(IPS)提供了税收优惠,鼓励民众为自己养老,但退休后取出养老金时仍需要交税。实质上是一种延迟税收的做法。日本的iDeCo计划采用递延税收制度(EET),即在养老金缴纳和投资收益阶段免税,而在最终提取时进行税收。EET制度虽在投资期间提供税收优惠,但提取阶段可能会面临较高的税收负,减少实际可用的退休金[8]。
虽然美国提供税收优惠来鼓励个人储蓄养老金,但仍有许多人未能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例如IRA的年度供款限额有所提高,但并非所有人都达到供款上限。
三、对我国养老金保障体系的启发
挪威、日本、美国各有特点和优势,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我国养老金保障体系建设中,可以借鉴上述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国的养老政策。同时,也要关注这些国家养老金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出现类似问题。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我国养老金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的退休保障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一)鼓励和引导私人养老储蓄
私人养老储蓄可减轻政府养老负担,提高个人养老保障水平,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或其他激励措施鼓励个人进行私人养老储蓄。另外,还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通过对参与养老保险的个人和企业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更多人参保,增加参保覆盖率。同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
(二)建立长期的养老金投资机制
我国可以探索建立类似的长期投资机制,通过专业的投资管理,对养老金进行多元化的投资,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养老金的资金运作效率和收益水平。
(三)完善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
挪威和美国实施了多支柱养老金保障模式,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等。这种模式分散了风险,提高了老年保障的可持续性,提高养老金保障的覆盖面和水平。我国正在推进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包括由政府主办的基本养老保险、由单位建立的年金及个人储备的个人养老金。只有健全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才能有效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和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
(四)灵活的退休年龄设置
挪威和美国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退休年龄,这种灵活性适应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我国可以考虑引入更加灵活的退休年龄制度,让个人有更多的选择权,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多样性以及个人对退休生活的不同期望。同时也能够缓解养老金支付的压力。
结论
建立一个多层次、可持续、公平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养老金保障体系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和完善养老金体系,可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支持。只有通过全球共同努力,才能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安全、健康和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基金项目:长春大学科研培育研究专项项目(SKZXY202356)]
参考文献:
[1] 毛窈.城市老年人居住模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3.
[2] 邱洁.日本年金问题对中国养老保障的启示——《小偷家族》中日本“下流老人”的年金问题[J].戏剧之家,2020(01):65-66.
[3] 李诚鑫,兰天媛,崔思诺.中日韩养老金运营机制:比较与借鉴[J].吉林金融研究,2022,(04):38-41.
[4] 魏南枝.美国养老危机背后的深层根源[J].人民论坛,2023,(05):96-99.
[5] 郑秉文.美国的养老制度[J].中国民政,2015(01):55-56.
[6] 李俊,王红漫.美国老年人口结构变化及健康养老制度演进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7):4346-4349.
[7] 封婷.日本老龄政策新进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人口与经济,2019(04):79-93.
[8] 李少杰.日本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镜鉴[J].中国银行业,2019(04):43-45.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第一作者简介:王丹凤(1972—),女,汉族,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智慧养老、养老经济等方面研究。]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