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实录及反思

2024-08-21 00:00:00寻娜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7期
关键词:志愿军战士敌人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品质,理解“最可爱的人”的内涵。

2.品析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深情,学习表达敬意的方式。

3.传承志愿军精神,培养责任感,实践“守正立人”的教育理念。

【教学流程】

一、情境体验:走进硝烟战场

师(微笑):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心中“最可爱的人”是什么样的呢?

生:我觉得最可爱的人是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

生:我认为最可爱的人是那些拥有善良心灵,能够关心、帮助他人的人。

……

师(点头):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谁是最可爱的人》,看看作者魏巍要告诉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最可爱。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想象自己正站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上,耳边是炮火轰鸣,眼前是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

(生默读。)

师:此刻,你们是否看到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战士与敌人的殊死搏斗?他们有抱住敌人腰板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的,有身上带着火苗仍在和敌人拼搏的……那种无畏与坚决,是否让你们心生敬佩?

生:是的。我仿佛看到战士们眼中的坚毅,真切地感受到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师:好,现在让我们聚焦于一位特别的英雄——马玉祥战士。他在一次战斗中,偶然发现一个被困在火海中的朝鲜小孩。火焰蔓延,烟雾弥漫,小孩无助地哭喊着。马玉祥毫不犹豫地冲进火海,用身体护住小孩。他的衣服被烧焦,皮肤被烫伤,但他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成功将小孩带出火海。当小孩被安全救出时,他紧紧地抱着马玉祥,仿佛找到了最坚实的依靠。

生:老师,这真的太感人了!马玉祥不仅勇敢,还有一颗如此善良的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我们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师:是的,马玉祥只是众多志愿军战士的一个缩影。他们英勇、善良、坚韧,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让我们铭记他们的付出,传承他们的精神,让这份信念在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前行的动力。

二、语言探究:体悟深情厚意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踏上语言探索之旅,品味文中那些充满深情的文字,感受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文字表达对志愿军战士的敬意和喜爱。

屏显: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师:请大家齐声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和情感。

(生读。)

师:非常好,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那么,谁能来分享一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生: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它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让我感受到战士们的优秀品质。我觉得他们纯洁高尚、坚韧刚强、淳朴谦逊以及美丽宽广的胸怀,都是他们成为“最可爱的人”的原因。

师(赞赏地点头):你说得非常到位!这句话通过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更让我们对战士们的优秀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么,你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这段文字呢?

生:我认为,这段文字描绘的是战士们内心深处的光辉品质。他们的心灵如同晶莹的宝石,没有瑕疵;他们的意志坚不可摧,面对困难毫不退缩;他们待人接物朴实无华,从不炫耀;他们的胸怀宽广如海,能够包容一切。这些品质共同构成了他们“最可爱”的形象。

师(鼓掌):你的解释非常精彩!通过你的阐述,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战士们的可爱。

师:文中这一处我认为特别动人,分享给大家。

屏显: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生:这段话让我感受到战士们的英勇和坚定。特别是句中的加点词语,强调了他们的勇敢与坚决。

师:非常好!这看似朴实的叙事,却体现了战士们的英勇顽强与果敢决绝,饱含着作者最深情的赞美。

师:我觉得这两段话也非常动人,大家一起来看。

屏显: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生:这两段话用反复的句式,突出强调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生:我认为这两段话运用呼告、设问句和反问句直抒胸臆,抒发对战士们的赞美之情和为祖国感到自豪的感情。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篇通讯,更是一篇热情洋溢的抒情散文。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赞美,荡漾在文章的每一字、每一句之中。

师:通过同学们分享的这些片段,大家是不是对课文中的深情厚意有了更深的体会呢?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阅读中,也能这样细致地品味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三、情感升华:致敬最可爱的人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和优秀品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可爱。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向这些最可爱的人致敬呢?

生: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他们的精神,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生:我们也可以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不仅仅是一种口头表达,更是一种实践。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向那些为我们付出的人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守正立人,语用化人”这一主张,坚守教育正道,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坚守教育正道,培养核心素养。在“守正”方面,本节课始终坚守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即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导入新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最可爱的人”的定义,这既是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更是对他们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在带领学生品读文本的过程中,笔者引导他们了解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深入感受其精神品质,进一步强化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强化情感体验,塑造健全人格。在“立人”方面,本节课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塑造。通过情境体验、语言探究和情感升华三个环节,笔者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感受战士们的可爱之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同时,笔者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品质和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向那些为大家默默付出的人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这既是塑造学生的人格,也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提升语言运用,实现语用化人。在“语用化人”方面,本节课充分体现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理解文中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同时,笔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本中的关键句段,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课的教学,笔者通过坚守教育正道、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以及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努力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教研室)

猜你喜欢
志愿军战士敌人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党史纵览(2022年4期)2022-04-25 22:49:42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敌人派(下)
学生天地(2018年18期)2018-07-05 01:51:34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8
无名战士有名剑
足够是够的敌人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48
最后一个敌人
小说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