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探索我国安宁疗护研究领域的发展路径,采用CiteSpace软件对1988—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的1 366篇相关文献进行发文量、研究作者及机构、关键词分析,发现公众的疗护需求和政策背景是推动我国安宁疗护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安宁疗护研究的发展路径探索呈现出分散型—合作型—集中型趋向,未来该研究将发展成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交叉社会科学,对于丧亲者的心理支持服务以及儿童安宁疗护也将成为该领域的新热点。
关键词:安宁疗护研究;文献;政策背景;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13-0112-04
科学知识图谱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与特征,可对知识单元或知识群体之间存在的网络结构及多元互动的复杂关系进行表达和描述。Cite Space软件作为特有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其应用得到了国际科学计量学相关研究机构和人员的广泛认可。目前我国关于安宁疗护研究的可视化分析较少,本研究基于已有的相关成果进行一次可视化分析,为信息可视化方法应用于安宁疗护研究提供参考实例。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中,以“主题=安宁疗护OR主题=临终关怀OR主题=姑息治疗OR主题=缓和医疗”为检索条件进行检索(发表时间为1988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一共得到9 309条中文文献记录,去除相关程度低的文献记录后,最终筛选出1 366条有效期刊论文,以此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
采用CiteSpace.6.1.R2软件以关键词为节点对样本文献开展可视化分析,利用对现有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构建“科学知识图谱”,并据此进行国内科研合作、发展路径、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量
总发文量1 366篇,年平均发文量44篇。从突现词和关键词的时间线图谱可知安宁疗护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与演进趋势。总体来看,1988—2022年间安宁疗护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但仍有几回大小幅波动,这表明安宁疗护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和探索的初期,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见图1)。
图1 1988—2022年安宁疗护研究领域发文量统计图
1.酝酿期(1991—2005年)。该阶段内发表论文280篇,年平均发文量20篇,远低于1991—2022年的年平均发文量(44篇),对安宁疗护研究的关注度较低。1991年开始,姑息治疗、临终病人、临终者、安乐死、食管肿瘤、姑息性等主题词突出,突现强度分别为17.29、15.74、7.26、6.34、5.93、3.96,支架、胰腺癌、姑息疗法等主题词随之突现,说明这一时期安宁疗护研究以临床治疗为重点,侧重于癌症末期患者病理生理方面,重视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体现,关键工作者为医生。除了与传统基础医学学科相交叉关系外,研究对象涉及相关学科的同时也能涵盖到医疗教育及其边缘学科、社会统计学、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等领域。基于我国安宁疗护事业处于起步阶段,1991—1997年、1997—2002年、2003—2005年间未出现新增突现词,说明这些时间段内研究主题并不显著。
2.积累期(2005—2015年)。该阶段内发表论文388篇,年平均发文量38.8篇,该阶段研究中逐渐关注本土化探索。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于2006年4月成立,我国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研究工作步入新阶段的里程碑[1]。2009年起,“全科医生”“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主题词突现,安宁疗护概念演进、服务患者群体范围迅速扩大,本阶段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安宁疗护团队建设,其中社工逐渐成为关键工作者发挥作用,然而安宁疗护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全科医生参与安宁疗护的研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面对公众多元化的疗护需求,须加快构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2]。该阶段的研究重视国外经验探索与国内实践转化。同时,高等教育、中医学、宗教学等诸多学科专家对于安宁疗护的广泛研究与积极关注,推动发展了我国多学科临床协作模式在安宁疗护过程中的应用探索与理论研究。
3.爆发期(2015—2022年)。该阶段内发表论文698篇,年平均发文量99.7篇,期间有部分年份发文量减少,但整体呈现迅猛发展态势。2015年,“安宁疗护”“综述”“护士”“综述文献”“质性研究”“影响因素”突现词迸发出现,前两者突现强度分别高达44.43、10.32。安宁疗护研究的前沿主题、方向更加精准化,研究对象除患者、疾病外,对照顾者、安宁疗护工作人员的关注度提升,该阶段所做研究多为实质性研究。1988—2014年,国家层面出台涉及临终关怀医疗服务工作的主要政策文件共17类项。制度层面的探索对安宁疗护研究事业的作用十分显著[3]。
(二)核心作者及合作关系
利用Cite Space软件功能进行发文作者分析,共获得572个节点(N=572),即572位作者。核心作者一般是指某一专业或领域内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代表作者。根据美国科学家普赖斯(Price)提出的普赖斯定律[4]及计算核心作者的计算公式,即M=0.749(Nmax)1/2,可知发文量在最高发文作者M值以上的作者为该领域核心作者。本研究中发文最多的作者是宁晓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发文数量为25篇,计算M值为3.745。即发文量为4篇及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本研究中该领域内所有核心作者论文总量之和为345篇,核心作者共58位。其中,发文量排名前5的作者分别是:宁晓红(25篇)、施永兴(18篇)、谌永毅(13篇)、陈长英(12篇)、史宝欣(11篇)。多数论文作者间相互联系较为紧密,突出的是以施永兴为中心,以陈琦、刘登等学者为主要成员的合作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为我国各地安宁疗护项目试点的人力资源利用与发展状况、社区安宁疗护开展的经验与启示。其次是以谌永毅、陈长英为中心的合作团队,研究成果较为突出,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为我国安宁疗护病房管理、医护人员培训、跨学科团队建设与发展经验。
目前从事安宁疗护研究的国内学者部分人员仍处于半独立合作研究状态,尚未初步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专业核心作者群体,且普遍缺乏同行作者之间良好的地域研究合作。
(三)发文机构
以机构为分析单元,运行Cite Space软件分析得出研究主要由学界和业界两大板块构成,学界主要研究机构由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郑州大学护理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构成。业界主要研究机构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调研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等18家单位构成。各分支机构之间合作交流信息少,学界、业界组织之间合作交流信息也少,当前研究未形成较为清晰稳定的学术合作丛。
(四)发文情况
我国学者关于安宁疗护研究领域的期刊种类丰富,为快速找出发文量较多的核心期刊,对发文期刊的来源进行统计,得到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期刊统计结果为575篇。发文量最高的期刊为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发文量高达118篇,排在第二、三位的是中华护理杂志(78篇)、护理研究(74篇)。
三、安宁疗护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分析
(一)安宁疗护研究主题识别
高频关键词常被用于快速确定某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关键词及其中介中心性特征可以充分反映出学术重要性,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可用于相关研究领域的核心主题识别。我国相关研究中出现频次排前三位的关键词是临终关怀、安宁疗护、姑息治疗,依次是365次、236次、139次。关键词中心度是指关键词在整个共现网络关系和演进路径中起到媒介程度强弱,通常中心度>0.1的节点在网络结构中位置较为重要,并在结构演化过程中扮演着特定角色(见表1)。软件分析结果显示,中心度>0.1的关键词包括临终关怀、安宁疗护、姑息治疗、生活质量、肿瘤、老年人,表明这些也是安宁疗护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
(二)安宁疗护研究热点关键词的聚类分析、时间线分析
将Cite Space软件分析节点设置为keyword,时间段为1988—2022年,时间切片为6,可得到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Q值和S值衡量图谱的网络结构和清晰度,Q>0.3,S>0.5(S>0.7意味着聚类是令人信服的),可信服且聚类合理,Q=0.6177,S=0.9075,说明绘制聚类图谱效果较好。安宁疗护、姑息治疗、治疗、生活质量、老年人、临终患者、全科医生,这些聚类勾勒出安宁疗护研究的大致轮廓(见图2)。
图2 1988—2022年安宁疗护研究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
运行Cite Space软件得到关键词网络共现图谱,点击Timeline view得到关键词时间线分布图谱,根据年份即可找到相应关键词,可据此推断安宁疗护研究领域的发展路径(见图3)。
图3 1988—2022年安宁疗护研究领域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三)安宁疗护研究前沿辨识
突现词是指在某一领域短时间内出现频率较高或使用次数较多的词,反映特定时间内的研究热点和重点[5]。Begin是突现词起始年份,End是结束年份,Strength则是突现词强度,数值越大、突现强度也越大。根据研究方向及其持续时间长度,得出相对应年份的研究热点与前沿。1988—2022年间,安宁疗护研究领域排名前21位的突现词包括临终病人、临终者、安乐死、支架、食管肿瘤、姑息疗法、临终关怀、晚期肿瘤、社区、姑息治疗、全科医生、生活质量、护士、缓和医疗、癌症、效度、安宁疗护、综述、综述文献、影响因素、质性研究。其中,1994—1998年间与2004—2008年间未出现新的突现词(见图4)。
图4 1988—2022年安宁疗护研究领域
排名前21位突现词图谱
四、讨论
(一)国家政策是推动安宁疗护研究的重要因素
结合发文量统计图与突现词图谱,1994—1998年间安宁疗护研究处于初期酝酿阶段,无新增突现词且发文量下降明显,推断与政策背景关联紧密。1994年,临终关怀成为国家卫生政策的组成部分。自此我国临终关怀逐步有了政策支持,在1994年原卫生部出台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中提出护理院需对临终患者、晚期的绝症患者开展临终关怀。同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发第35号令,明确临终关怀作为卫生行政部门核定医疗诊疗科目可登记[6]。研究进入累积期,原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将临终关怀科列入可登记的诊疗科目,期间相关政策文件出台鼓励临终关怀机构发展[7]。研究发展至爆发期,依据2016年全国双周协商会会议,统一大陆地区临终关怀相关名词术语为“安宁疗护”,同年,“安宁疗护”这一用语首次进入国家健康规划纲要。2017年起,我国以国家级别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形式,从此安宁疗护服务快速发展、相关政策不断出现,区域安宁疗护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起来。
(二)安宁疗护研究与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路径探索
结合期刊发文量的分析结果与关键词图表,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呈现依附—合作—独立型的路径。从发展初期依附于临床、护理、肿瘤学等医疗工作开展服务,逐渐步入探索建立跨学科团队、多方联动发展的合作阶段,到如今,安宁疗护事业由自发探索转变为国家级别项目试点的推行,以及相关政策的独立设计,共同推进安宁疗护事业独立型的转型发展。
结合核心作者与发文机构合作的分析结果及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安宁疗护研究的发展呈现分散—合作—集中型的路径。安宁疗护研究者主要分为学界、业界及个人研究者,学界内高校师生间的合作较多,如以施永兴为中心,以陈琦、刘登等学者为主要成员的合作团队。业界内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基本无合作,学界与业界之间合作交流少,部分学者倾向于独立研究,如宁晓红学者的研究。从研究者合作紧密程度来看,关于安宁疗护的研究是较为分散的,但有一定程度的合作趋势。从研究内容的演进来看,一是关注疾病及治疗手段;二是关注患者及其照护群体;三是关注制度建设与管理规范工作;四是死亡教育与生前预嘱;五是生前预嘱与综述研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4P、5P医学模式的提出,4P医学更加关注个体, 而传统医学模式更加关注群体[8],安宁疗护研究整体具有合作与集中趋势,从分散的关注点回归到关注安宁疗护研究本身,促进研究与事业发展趋向精准化,也是契合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一种表现。
总体来说,安宁疗护领域的研究与事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要加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之间的合作。
(三)探索安宁疗护领域的热点集合
目前安宁疗护在我国还不是一门学科。根据突现词图谱,综述、综述文献、质性研究等突现词持续出现,且突现强度大,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方向。研究重点在安宁疗护研究的现状发展与路径探索中,不断趋向集中型研究阶段,最终会发展为一门集研究、教育、实践为一体的、新兴的、应用性、交叉性社会科学。
安宁疗护是一项低成本、高收益的服务,可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节省医疗资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国办发〔2022〕11号),提升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水平,要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提供安宁疗护一体化的服务,进一步增加居家、社区、机构等医养结合服务供给[9]。2022年10月,北京计划2025年实现安宁疗护服务社区全覆盖,我国居家安宁疗护正逐渐成为研究的新热点。居家安宁疗护的对象还包括患者家属,根据国务院“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国发〔2021〕36号),对受灾害影响导致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进行救助保护,并将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引入到灾难应对处置与善后工作中,对受灾群众予以心理援助[10]。因此,对于丧亲者的心理支持服务以及儿童安宁疗护也将成为安宁疗护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五、结束语
本研究数据只来源于一个数据库,存在检索偏倚,需进一步完善验证。在数据采集方面存在一些限制,有关1992年以前的文献信息不完备,检索时间限制在之后,与研究主题相关却不够全面。除了本文所使用的Cite Space软件,目前已有的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工具很多,在相同主题下,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安宁疗护研究领域涉及面广,单纯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不能全面反映其发展脉络,同时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图谱解释上存在主观性、局限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拓宽知识面,从多角度来诠释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晓飞,唐四元.临终关怀教育和培训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9).
[2] 黎雯霞,马珺,杜雪.国外全科医生参与居家安宁疗护实践经验与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4).
[3] 吴玉苗,奉典旭,徐东浩,等.中国安宁疗护服务政策演变与发展[J].医学与哲学,2020,41(14):23-27.
[4] 贾晓倩,王珩,杨善发,等.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我国临终关怀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21):128-131.
[5] 王齐齐.国内网络治理研究回顾及展望: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1):92-102.
[6] 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施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2006-06-29)[2024-05-03].http://www.nhc.gov.cn/yzygj/s3576/201706/4d84820f321144c290ddaacba53cb590.shtm1.
[7] 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2006-06-29)[2024-05-03].http://www.gov.cn/zwgk/2006-08/10/content_359147.htm.
[8] 巩睿智,吴晋,张琼,等.从“4P”到“5P”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对肿瘤研究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B),2017,38(5):1-3.
[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EB/OL].(2022-05-20)[2024-03-2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5/20/content_5691424.htm.
[10]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EB/OL].(2021-12-30)[2024-05-1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2/14/content_5673424.htm.
[责任编辑 卫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