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下的生产力是主体性与客观性、认识性与实践性、历史性与阶段性的统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中赋予了打造中国制造品牌、巩固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等具有时代性气息和中国实践性色彩的论断,从而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性飞跃。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13-0001-04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一)生产力是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它是由劳动者、自然条件等多重要素所组成的子系统共同构成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可以归结为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质量,劳动生产力又是由多重情况决定的,而这就包括劳动工人在单位时间内操纵机器生产所达到的熟练程度、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水平以及技术应用程度、生产过程中社会化运作与参与以及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还包括自然条件。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产力的科学阐释,我们认为生产力是由主客观多重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包括作为主体地位的劳动者在生产环节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在劳动过程中对生产劳动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这构成了生产力这一概念的主体性要素,而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等无疑组成了这一系统中的客观性要素。因此,从本质上来看,生产力是以人为主体、以生产资料、自然条件为客体、以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为背景共同组成的整体系统。作为劳动者的人是这些要素中最关键且最具有活力性的要素,他们是生产力系统得以形成和运作的首要环节,而由劳动对象和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化承载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客观存在和实体要素,他们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物质承载,是生产力系统得以形成和运作的必要环节。而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和技术应用程度则构成了这一生产力系统得以形成和运作的社会背景和连接环节,它们沟通着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主体性活动与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客观性载体,起到连接作用。简言之,劳动者可以通过科学理论的更新和技术手段的换代更好地应用劳动工具以作用于劳动对象,进而推动生产力系统的动态性循环和发展。
(二)生产力是认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生产力系统中的主体要素是人,人要改造自然势必要认识自然,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成为生产力概念的一体两面。生产力发展又是以人认识自然的能力为前提,以改造自然的能力为着力点的,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主动认识自然的能力和主动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共同组成了生产力这一概念之源,前者是隐性的人类改造自然之力,后者是显性的人类改造自然之力。
马克思在批判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评李斯特》一文中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本着人本主义精神明确提出生产力是属于人的力量,而非李斯特所认为的“国家的生产力”,从而将生产力概念的关注点转向了人本身。1856年,马克思在其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解释是与交往形式共同提出的,而这即为后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最初表达。在马克思的这段解释中,交往形式顾名思义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则与个人的行动和活动建立起来,而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的行动或活动都具有特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体现为行动或活动的实践性和认识性。而马克思在这里又针对这两种概念做出了进一步论述,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其中“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即是生产力概念的另一重语境表达,而“共同的活动方式”又指向人类群体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动性活动,因此生产力概念在马克思这里天然具有认识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可以说,生产力就是认识性与实践性的双重统一。
(三)生产力是历史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生产力概念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发展,发展是动态性的螺旋式上升和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新质的产生和旧质的消亡,因此生产力从纵向看必然呈现历史性的过程、而从横向看则主要呈现阶段性特征,它是历史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施加于自然影响力的动态化变迁的过程。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要素是人,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具有变革性的要素。人的整体族群发展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鲜明要素。人在自然中能动性认识、享受并且改造着世界,这一过程也就形成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即是这一人类社会产生的科学理论渊源。
“人们所达到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换言之,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集中反映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征也将是生产力发展特点的集中展现,人类社会具有历史性与阶段性的特点,同样,生产力发展也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的特征。
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从内向来看是人主体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按照马克思的划分,应当从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生产关系同样是作为生产力的反映而存在的,从更广义来说也属于生产力的一部分。人的意识经历蒙昧、启蒙、觉醒等阶段,逐渐由无意识向有意识、由有意识向自发的意识、由自发的意识向自觉的意识的过渡,从而形成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意识历史性。每一个阶段先哲的思索都是人类群体意识的代表,尽管在“整个西方文明中,理性认识的文化基础由此(轴心时代所创造理性之思)奠立”,但这终究代表着整体人类意识的进步,而这也就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全部思想史,这种思想史即是“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的历史”。
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从外向来看就是人对自然改造和影响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同样呈现历时性的沿革特征,以生产工具的进步为标志,人类对自然施加影响的工具是不断进步的,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再到蒸汽和电力时代,以至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信息时代,人类对客观物质资料的生产媒介即生产工具始终是呈现阶梯式发展进步的,虽然有时生产工具未必尽善尽美,但依旧改变不了生产工具的上升趋势。而每一种生产工具的应用都具有自己时代的阶段性特点,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生活方式、蒸汽时代以机器化大生产为生产特征……每个阶段独具特色。以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发展趋势来看,人类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的能力呈现出从弱到强的发展趋势和每个阶段各具特色的阶段性特点,而这也是生产力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历史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发展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在这次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通过整合资源即科技创新资源、引领两大产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同年,在2月29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扣住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的讲话中结合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要“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继承,也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从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最初提出到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应用于国防军队建设的新质战斗力增长极的明确把脉,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这不仅实现了我党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内涵的认识飞跃,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方向指引。
(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饱含着中国元素的经济学概念”,是中国共产党扎根于百余年奋斗历程、立足于中华民族千年历史和永续发展而创造性提出的关于人类未来生产力发展走向和趋势的科学命题与精准预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内涵在21世纪中国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型应用,是“两个结合”的科学理论成果,具有丰富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其本质归属于先进生产力,是以“更强劲的创新驱动力为内核”“通过牵引效应,结构效应,乘数效应和增长效应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形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历次讲话中,也可以大致总结出新质生产力的科学要素。
一是新质生产力的前提是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和重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都伴随着科技创新而来,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生产工具进步实现了人类群体可以在更广阔的时空之中从事生产对象的劳动作业,提高生产效率,赋予人以更大更精深的劳动生产可能性,进而提升人类整体的改造自然与影响自然的能力。因此整合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资源不仅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人生产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主客观需要。
二是新质生产力的任务是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战略性”和“新”两个方面,“战略性”强调整体布局和宏观视野,强调在人类社会经济的整体趋势中把握宏观历史的走向,以战略主动性的精神把握历史趋势,做到全局谋划和统筹兼顾。“新”强调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增长点,在破除历史性产业难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和战略调整,打造新产业结构和布局6d20e92c81a10d3ce1daa6c60778ce50644801edf4a90e5ec9a0b72616d917a6生态,进而为经济发展赋予新动力。未来产业着眼于人类文明走向的大趋势,把脉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四次科技创新的历史交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生产力的历史性和阶段性特征,把握发展着的时代全貌和客观实际,站位高端科技前沿,契合人类未来走向,引领中国未来发展。
三是新质生产力的着眼点在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求质而非求量,寻找的是经济质量的整体性提升,以质变的飞跃为新量变的积累开拓前途而不是反之。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新质生产力发展,从片面追求GDP到平稳把持经济总量的6%增长点,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旨归,在新时代下致力于经济的提质增效、民生的平稳提升。
四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是因地制宜。中国疆域面积广阔,从沿海向内陆、从赤道向两极呈现多层次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环境要素的不同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各地区发展受制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从经济形式到人们的生产活动,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水平也呈现出地区性差异。从西汉时,人们根据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的不同就划分了龙门碣石以北、山东、山西和江南四大经济区域;东汉时巴郡地方太守在《分巴郡疏》提出的分郡方案中也考虑到了“江州以东,滨河山险”和“垫江以西,土地平敞”的不同环境差异。历史具有惯性也具有积淀作用,因此,因地制宜,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状况差异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就成为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综合以上对新质生产力的分析和表述,新质生产力从其内涵来讲是以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为前提、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着眼点、以因地制宜为基本要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为引领、以创新驱动为内核的先进生产力发展形态。简言之,新质生产力的起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在“生产力”。
三、新质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和相互作用
从整体来看,按照马克思经典作家的阐述,生产力主要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从更广泛的意义而言,它还包括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和自然条件等要素。这些构成要素形成了生产力这一整体概念和母系统,而三要素则构成了这一母系统下的子系统。即使马克思在《资本论》对这一系统进行了更为完整的概括和总结,但总体来看仍然是三大要素的基本延伸,仍然是人作为首要环节、生产资料作为中间环节或连接环节和劳动对象作为必要环节的三部分之间有机整合。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内涵中主体性与客观性、认识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在继承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系统构成要件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理论基础上,着重强调了“优化组合”和“质变”。从更广阔的意义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力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相互作用。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的物质基础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有机统一,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同属于发展的全过程,因此人类社会历史的生产力发展中不仅呈现诸如由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或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质”飞跃,还包括在人类漫长历史发展中潜藏着的不同要素的缓慢变迁和累积过程,即所谓历史的常态性与变异性。而新质生产力的着眼要素不在于量的累积而是质的飞跃,而这种质的飞跃又是以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为前提的,这就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系统中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互动开辟了新的路径和方向,也进一步以动态化的眼光重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同时,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中赋予了打造中国制造品牌、巩固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等具有时代性气息和中国实践性色彩的论断,从而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性飞跃。
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静态三要素,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质生产力论断的动态三要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质生产力的论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以更广阔的时代要素。这既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同时也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技术水平和改善管理手段,实现更高效的生产过程和更优质的产品服务,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于生产力发展的阐述,多集中于科学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在马克思本人看来,科学只有转化为技术并应用于生产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换言之,科学理论的成果的提出如果不能转化为人类生产活动中的技术手段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生产劳动中去,那么生产力就不会获得直接的发展和提升。尽管,马克思擘画了生产力发展的宏伟蓝图并为其指明了前进方向,但更多是从人类发展的整体趋势所作出的理论性指导,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生产力实践之中。有鉴于此,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指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信息技术现代化等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方法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脉领航,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并进一步明确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做到因地制宜,着眼于城乡二元发展差距、中国东、中、西部区域性发展差异,从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更多且更富有操作性的具体方法论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新质生产力理论立足于中国新时代的发展实际,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具体的方法论指导。
四、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变迁根本动力的科学论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应对世界百年变局、立足百年执政经验、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着眼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理论,它从理论和方法方面共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21世纪中国的时代化的发展,也在实践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从而为新时代中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5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1.
[3]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
[4]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3.
[5] 王世泰,曹劲松.新质生产力的缘起、生成动力与培育机理: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24(3):10-22.
[6] 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257-265.
[7] 韩喜平.新质生产力政治经济学逻辑[J].当代经济研究,2024(2):20-29.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45,580.
[9]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4.
[1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4.
[责任编辑 立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