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亮点”

2024-08-21 00:00:00方赛群
民间文学 2024年7期

张伟是自由撰稿人,擅长“抓亮点”,他的文章标题总能戳中“大众心理”,因此许多稿件被网络媒体广为转载。

盛夏的一天,他到街上买西瓜,见到一个妇女与瓜农争吵。原来那妇女买了个西瓜,一切开,竟然发出一股酸腐味,还流出一摊红水。这妇女大骂:“这西瓜水这么红,我怀疑是注射了红药水!”

张伟这几天正为抓不到“亮点”着急,那妇女口中蹦出的“红药水”三个字,给了他灵感,他哪里还顾得上买西瓜,折回家就奋笔疾书。

第二天早上,一篇题为《今夏市场上出现“红药水西瓜”》的稿子,出现在了某知名新闻网的榜首。他在文章中分析说,“红药水”别名汞溴红,里面的汞含毒,对人体有害。当然,他用的是化名。

这文章标题博人眼球,各大网站纷纷转发,点击量“噌噌”往上飙。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瓜市场却变得“冷飕飕”,农贸市场的西瓜堆积如山,许多瓜农连摊位费都交不起了。

见此情形,张伟内心多少有些愧疚,他隔三岔五会去买个西瓜。

这天他又来到农贸市场,见一位中年人一口气买了十几个大西瓜,好奇地上前问道:“先生,你不怕吃到红药水西瓜吗?”

那中年人说:“我是搞农业科技的,根据生物学常识,往西瓜里注射红药水,不但不会使西瓜的颜色变得更鲜艳,相反还会让西瓜很快腐烂并带有异味,更不利销售。哪个瓜农会干这样的傻事!其实人们稍微动动脑子就会明白,这是一则低级谣言!”

这话让张伟先是脸一红,接着眼一亮——“亮点”又来了。他马上到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还打电话到省农科院采访了相关专家,接着就打开电脑敲击起键盘来。

第二天早上,一篇《“红药水西瓜”纯属空穴来风》的文章出现在了某新闻网的榜首。当然,他这回用的是真名。这篇辟谣稿件,写的是有理有据,铿锵有力!各大媒体竞相转载,点击量直线飞升,与此相对应的是,各地西瓜市场也快速“解冻”升温。网上还有人撰文为他叫好,称赞他“具有知识分子的良知”,说要代表瓜农感谢他!

正在这时,张伟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说他父亲住院了。张伟大惊,连忙赶回家。万幸的是,由于抢救及时,父亲已脱离了危险,只是还不会说话。他总算松了一口气,于是向母亲打听父亲的得病经过。

不提这事还好,一说这事母亲气得咬牙切齿。

张伟不知道,父母今年租地种了三十亩西瓜,老两口起早贪黑苦干,只盼西瓜上市后卖个好价,年底就能凑上钱给儿子在城里买房交首付。哪料西瓜刚上市,一篇“红药水西瓜”的稿子,让家里的西瓜卖不动了。

父亲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也没有一个买家肯上门。西瓜一个也卖不出去,还得天天抗旱浇水。父亲一怒之下,把地里的西瓜全砸了!

万万没料到,就在父亲“怒砸西瓜”的第二天,瓜地边开来三辆收购西瓜的大车,一问才知道,网上又出了一篇关于“红药水西瓜”的辟谣文章,市场上的西瓜热销了。见此情形,父亲急火攻心,一头栽倒在地……

母亲长叹一口气说:“我们农民自古敬重有文才的人,说那是‘文曲星’。现在才知道,一支笔杆子,落在没道德的人手里,就会变成一把杀人刀!你爸他差点儿被这把刀杀了呀!何止咱一家,今年不知多少瓜农被害惨了!伟伟,你也是写文章的人,可千万别学,会遭报应的!”

听完母亲的话,张伟汗如雨下。他的脑子一片空白,呆呆站了半天不说话。突然,他发疯似的左右开弓抽了自己十来个大嘴巴,接着,“扑通”一声跪在父亲的病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