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伦敦的唐人街上有一家茶楼,门头上写着“浮梁红”。这家茶楼的内部装修很奇特,有沙发、钢琴这样的西式家具,但是整体风格则很有民国时的风韵,总的来说非常“中式”,尤其是在色彩使用上,运用了大量“中国红”,一走进去,仿佛穿越了一般。
茶楼的主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叫许萧萧。这家茶楼只卖一种茶——浮梁工夫红茶,又称“浮红”。这是一种产自江西浮梁县的红茶,此茶茶汤鲜甜、香气浓郁。听说,一级“浮红”泡之香可传百里,饮之味润唇齿甜。
许萧萧就是靠着“浮红”茶在这条街上站住了脚跟,受到不少中外茶客的青睐,名声也越来越响。
这天,店里没什么客人,许萧萧自己泡了一壶茶,正喝着,一个英国男人径直走了进来,在她面前用生硬的中文跟她打招呼:“请问您是许萧萧女士吗?”
许萧萧点点头,心里觉得奇怪:这人为什么不说英语,反而非要说中文呢?他中文说得也不是很好。
男人仍旧用中文说:“我是爱德集团的顾问,您可以叫我威廉,我们想邀请您参加红茶博览会。”
许萧萧笑着摇摇头,拒绝了对方的邀请,说:“不好意思,谢谢你,我没兴趣参加什么博览会。”
威廉听完不慌不忙,从包里拿出一张塑封的老照片,放在许萧萧面前,说:“许女士,您是对自己的茶叶没信心,没有勇气参加吗?”
这句话像是挑衅,也像开玩笑,许萧萧无奈地笑了笑,但是当她的目光落在照片上之后,她嘴角的笑容消失了。照片发黄,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照片上有两个男人,其中那个中国人正是她的曾祖父许天祥。
许萧萧拿起照片看了又看,激动地问:“你到底是谁?你怎么会有我曾祖父的照片?”
威廉笑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应该参加这次红茶博览会,争取在最后的品鉴大赛中拔得头筹。我想,这对你来说一定很重要。”
他说得没错,这对许萧萧来说真的很重要。思忖片刻,她点了点头,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威廉放心地离开了。
威廉走后,许萧萧再也没有心思迎客,只好关了店门。
面对空荡荡的茶室,许萧萧想起自己小时候,奶奶跟她讲了无数遍的故事。
民国时,浮梁县严台村有个许家,经营着“天祥茶号”,他家生产的浮梁工夫红茶,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从此,浮梁工夫红茶与斯里兰卡的高地茶、印度的大吉岭茶一起被列入世界三大高香茶。
没多久,英国驻华使馆建成之后,两国之间的贸易逐渐多了起来。民国政府和英国大使馆相约举办一次斗茶大赛,互通有无。英国人素爱喝红茶,所以这次斗茶大赛比的便是红茶。经过激烈角逐,英国大使馆推荐的伯爵红茶和“天祥茶号”的浮梁工夫红茶进入了决赛。最终,浮梁红以一票之差败给了伯爵红茶。民国政府觉得输了比赛脸上无光,所以责令关停“天祥茶号”所有生意,许家一度陷入困境,难以东山再起。后来,许家还是以经营茶叶为生,但不再使用“天祥茶号”这个名号。
许萧萧的印象很深,每次说到这里,奶奶的表情都很复杂,里面有委屈、有遗憾,更多的是不甘心。奶奶总是说,如果那次斗茶赢了该多好,“天祥茶号”的招牌就能保留下来了。
没错,许萧萧正是“天祥茶号”的继承人,当时参加斗茶大赛的就是她的曾祖父许天祥。威廉手里的照片,说不定就和那次斗茶大赛有关。许萧萧想到这里反而坦然起来,在斗茶比赛上赢一次,对于许家人来说太重要了。既然如此,不如专心研究如何能在比赛中胜出。
从茶品到冲泡技术,再到冲泡时使用的茶盏,许萧萧认真准备,事无巨细。
红茶博览会为期四天,最后一天举行红茶品鉴会。这次初赛由大众参与评审,只见上百份茶样摆在展示台上进行盲选。品鉴红茶,可通过手、眼、鼻、口等感官进行综合评判,根据手感、观形和闻香选出进入决赛的选手。一旁还摆放着泡茶的工具,评审可以冲泡品茗。最终,有十五种红茶入围决赛,决赛由专家组进行评审,由参选方负责选择专业茶艺师。许萧萧的“浮红”也入围了,她决定自己亲自上场,担任茶艺师。
在决赛现场,她一眼就认出了当年打败过自家“浮红”的“伯爵红”,“伯爵红”正是威廉的爱德集团选送的。百年前的斗茶再次上演。这么多年来,许家从未放弃寻找那次失败的原因,到了许萧萧这代,她干脆出国学习,甚至选择定居在英国,一边打响“浮红”的名号,一边研究如何击败“伯爵红”。
在比赛现场,许萧萧要求自备煮茶水,组委会经过商量认为可以。许萧萧以晨露为水,倒入壶中,再以传统的炭火把水煮开。当沸水淋浇在茶盏上的时候,滚烫的温度让盏内的“浮红”随着水蒸气蒸腾出阵阵茶香,茶盏预热后再将水由高处冲下,随着茶叶的翻滚,“浮红”的香味慢慢溢满整个赛场。
再看“伯爵红”那边,还是传统的冲泡方法,未等水完全沸腾就熄火,让余温将茶叶慢慢泡开,在饮用时加入佛手柑浸润一分钟后捞出。
参赛的茶汤都已完成,分别由评委品评。一番激烈讨论后,最终“浮红”和“伯爵红”难分伯仲,这时许萧萧站起来,请评委们品尝一下她煮茶用的水,神奇的是,评委们尝过煮茶用的水后,决定获胜的是“浮梁工夫红茶”。
比赛结束后,威廉走了过来,许萧萧原以为他会不服气,过来泄愤的。没想到,威廉走过来由衷地祝贺许萧萧取胜,之后,他拿出一封泛黄的信,递给许萧萧。因为比赛之后,许萧萧要接受颁奖,还要参加记者会,一直没有时间看信。
等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了。一度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获胜的喜悦逐渐褪去,许萧萧的心里竟然涌起了一丝悲伤。
这时候,她突然想起来威廉的那封信,赶紧拿出来看,还没等看完,她的眼睛就湿润了。
原来,当年得知要与英国红茶比赛的许天祥,事先也买了不少英国红茶品尝,力求能够在比赛中胜出,但是由于他不了解英国人的生活习惯,并不知晓英国红茶多是调配茶,比如“伯爵茶”就是加入佛手柑浸润,茶香中就会有佛手柑的香气。也正是因为这个,“浮红”占了下风,输了比赛。
当时给大使馆供茶的英国茶商和许天祥一样,也是个爱茶之人,比赛结束后,有一次他偶然把“浮红”当作伯爵红茶来冲泡,发现味道比之前的“伯爵红”更好,也终于明白自己赢得并不漂亮。他想去找许天祥说明一切,却发现许家比赛失败后连店铺都被封了,许家人也不知去向。这位茶商就是威廉的曾祖父,这件事成了他一辈子的痛,去世前他把这封信交给后代,让他们继续寻找许家人,并一定要把这封信交给许家的后代。
这封信中还有一张字条,是威廉用中文写的,他说自己尝过了许萧萧准备泡茶的水,是已经浸润过佛手柑的水,这个味道他再熟悉不过了。他俩的茶叶都借了佛手柑的香气,所以,这是一场公平的比赛,“浮红”的冠军之名当之无愧!
第二天,威廉又登门了,这次,他是代表大赛组委会给许萧萧送来了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天祥茶号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