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的院子里,夕阳的余晖洒在老旧的桌子上。桌上放着一摞发黄的小人书,虽然封面已经磨损,但这些小人书,就像时光碎片,带我回到那简单而美好的岁月。
小时候,物质匮乏,娱乐也不多。小人书成为我童年记忆中的一部分。我最喜欢的小人书莫过于《岳飞传》,每每翻开,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场,心随着岳飞的忠肝义胆而跳动。那些精美的插图,那些激动人心的情节,让我如痴如醉。
高尔基的著作《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也是我童年记忆中的一部分。初读《童年》,我尚且懵懂,跟随大文豪高尔基的脚步,体验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他的困苦与坚韧,激励着我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在人间》让我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那是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抗争。高尔基在书中描述的种种艰难,与我那时的生活竟有几分相似。每读到一个动人的片段,我都会放下书,望向窗外,思索自己的未来。
读《我的大学》时,我已在村里的小学念书,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高尔基所描述的大学生活,是我那时的梦想。我一边读、一边幻想,希望自己能走出村庄,去大城市上学,追寻更广阔的天地。那时候,书本是我与外界唯一的联系,是我心中希望的火种。
父亲总是笑着说:“小小子,书读得好,长大有出息。”每次我从地里干完活回家,总能看到母亲在灯下缝补,我则在旁边看书,时而抬头与她说上几句,时而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
邻居家的孩子们也常来借书看,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书中的故事,讨论人物的命运。有时,我们会学着书中的样子,自己编故事,互相讲给对方听。那种纯粹的快乐,至今难以忘记。
岁月如梭,小人书早已泛黄,高尔基的书也不知散落何处,但那些书中的故事,那些读书时的心情,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中。如今,我的孩子也开始看书,我常常给他讲起我小时候看小人书和高尔基著作的故事。他听得津津有味,我则沉浸在回忆中。
这些旧书不仅是我童年的玩伴,更是我精神的导师。它们教会了我坚韧、勇敢和希望,也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心中总要有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
那一摞小人书和高尔基的著作,如今已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融入我的血脉,伴随我一路走来。
那是我对童年的追忆,对儿时简单生活的眷恋。或许,正是这些书籍,成就了今天的我,让我在平凡的日子里,依旧保持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