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先生突发高热,体温达到39.8℃,他先后自行服用了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退热药及不知名“特效退热丸”。服药过后,周先生体温有所下降,但接下来的4天里,周先生一直感觉胃部疼痛难忍,还接连排了几次黑便,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胃镜检查,被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该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周赛男介绍,因服用一些不知名的“偏方退热药”“特效止痛药”引起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不在少数。所谓的“偏方药丸”“退热神药”“特效止痛药”,常常是联合使用多种不明成分的药物以达到退热、止痛的效果。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发热或疼痛的症状,却增加了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出现呕血、黑便,甚至是头晕、乏力、晕厥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为年龄大于65岁、有消化性溃疡或消化道出血病史、长期或同时服用多种易致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或其他有出血危险(如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此类患者使用相关药物时,导致消化性溃疡或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比其他人群高。
如何规避消化道出血风险?患者在使用药物前,需要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以“选择最少药物种类、把握最小有效剂量、尽量缩短治疗疗程”为原则,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尽可能不与其他易致胃肠道黏膜损伤的药物合用。必要时可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联用抑酸护胃药,既不易导致消化道出血,又不影响药效的发挥。
服药后,患者如果出现黑便、呕血、乏力、晕厥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并接受规范诊疗。保护胃肠道,日常生活中应纠正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吸烟、食辛辣刺激食物、情绪刺激,同时完善幽门螺杆菌检查并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