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诊时,听到老患者张先生抱怨自己的一口烂牙。52岁的张先生是一位慢性肾病5期(尿毒症期)、维持性腹膜透析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因为严重的牙周炎,他已是满口牙齿缺失,正常吃饭、说话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交谈中,张先生发觉一同复诊的很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齿健康问题。“牙不好,会不会和肾病有关呢?”张先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慢性肾病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时间在3个月以上。既往研究发现,当患者出现慢性肾病时,随着病程延长和病情加重,牙菌斑、牙龈炎和牙结石的发病率也会增加。
慢性肾病会“污染”口腔环境
慢性肾病患者口腔中尿素浓度增加,导致唾液和龈沟液的酸碱值发生改变,使牙周生物产生的氨增多,“污染”牙周环境,从而损伤牙周组织,诱发牙周炎。
另外,慢性肾病还可造成不同类型的骨骼问题,俗称“肾性骨病”,常包括磷酸盐水平偏高、活性维生素D水平偏低、钙水平偏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偏高。这些物质均可彼此影响,其水平出现异常和失去平衡时,易发生骨骼问题,牙槽骨也会出现骨吸收、骨质疏松等情况。牙槽骨相当于牙齿生长的“土壤”,因此慢性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牙齿松动和过早脱落,也更容易出现牙周炎。
口腔疾病牙周炎会加重慢性肾病
牙周炎可以触发全身炎症反应。有牙周炎的慢性肾病患者体内白介素-6、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更高:白介素-6升高可导致铁吸收减少,进而引起贫血;C反应蛋白升高可激活炎症反应,增加肾脏负担。此外,牙周炎还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防治“两手抓”,阻断“双向奔赴”
合并牙周炎的慢性肾病患者应避免两者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一方面,应重视牙周病的综合防治,包括: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注重口腔卫生,认真刷牙并注意用牙线清洁牙缝;尽可能每6~12个月洁牙1次,以控制牙菌斑;戒烟;如有磨牙,应尽早纠正;如牙列不齐,应注意矫正,防止食物嵌塞。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慢性肾病的管理:改善生活方式,注重锻炼与休息的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低盐、低蛋白饮食;定期检查肾功能、体内炎症指标、贫血和钙磷代谢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