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角色互换,提高学生积极性

2024-08-20 00:00:00刘佳丽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4年7期

[ 摘 要 ]在教学中采取互换师生角色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者以“100以内的加法”复习课教学为例,巧妙地设计了“制作一张100以内的加法口算纸”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经历“我给口算来分类”“我给口算来排序”“我来试做口算题”等“出题三部曲”,促进学生巩固“100以内的加法”计算,并把这种学习方法迁移到减法的学习中。

[ 关键词 ]角色互换;学习积极性;100以内的加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不偏袒或歧视,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应尊重教师的权威,相信教师的指导和决策。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给同伴出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和巩固“100以内的加法”,并且初步体验像教师那样根据计算的难易程度给题目排序,最终形成一张口算测试纸。

一、出题“一部曲”:我给口算来分类

传统的计算复习课都是教师出示一些口算题,让学生在机械的练习中掌握“100 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在这节课中,教师告知学生学习任务是“制作一张 100 以内的加法口算纸”。面对新颖的学习任务,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找到了不同类型的加法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们来做小老师,我们要完成一个任务:给隔壁班的同学制作一张“100以内的加法”口算纸,你们有没有信心考考他们?

生(齐声答):有。

师:口算题的范围是计算结果在100以内的加法算式,谁先来出1道满足题目要求得数在 100 以内的加法?

生1:24 + 23,这是1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口算题。

师:老师准备的口算题卡是有限的,我们要不要出44 + 12这样的口算题了?

生 2:不用了,因为 24 + 23和44 + 12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口算题,同样类型的口算题目可以有很多不同数字的组合。

师:是的,同种类型的口算题有很多。由于口算题卡有限,我们每种类型的口算题只出1道。

生3:46 + 10,这是1道两位数加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口算题。

师:这 2 道口算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但是它们的类型和难度都不一样。大家还有其他不一样的加法口算题吗?

生4:35 + 13 + 40,这是1道三个加数的连加算式。

师:这个小朋友真有想法,有三个数的连加算式,当然还有四个数的连加算式、五个数的连加算式等,这些都是同一类的加法。我们再从别的角度想一想还有其他类型的加法口算吗?

在教师的追问下,有的学生想到40 + 30,这是1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有的学生想到76 + 9,这是1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有的学生想到 19 + 59,这是 1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有的学生想到9+9,这是1道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开门见山地抛出这节数学复习课的学习任务是“制作一张 100 以内的加法口算纸”,要求计算结果在100以内的加法算式,每种类型的加法口算各出一道题。面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寻找符合条件的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类型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他们更加清晰地对“100 以内的加法”进行分类。

二、出题“二部曲”:我给口算来排序

对每个学生而言,每一种类型的加法都有不同的计算过程,在解题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因此,教师引导一年级的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计算经验对这10道加法口算题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排序,为制作一张加法口算纸做好准备工作。

出示学生找到的 10 道加法口算:①24 + 23;②46 + 10;③35 +13 + 40; ④ 40 + 30; ⑤ 76 + 9;⑥ 19 + 59; ⑦ 9 + 9; ⑧ 40 + 7;⑨31 + 5;⑩50 + 50。

师:同学们,我们除了要制作一张加法口算纸,还要给这10道加法口算题排排序。由易到难进行排序,简单的口算题放在前面,稍微难点的口算题放在后面。你们觉得哪一道加法口算题应排在第 1 题?说一说你们的理由。

生 1:9 + 9 = 18,因为这是我们一年级上学期学的,答案是在20以内的。

生2:我觉得是40 + 7,因为40表示十位上是4个10,7表示个位上是7个1,合起来就是47。

师:老师请你们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算式。(学生示范)我们只要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7,马上就得到了答案。9 + 9虽然结果是20以内的,但是这道题目是进位计算,我们把它排在第二位。前面两题我们确定了,你觉得第三题应该排哪一道加法题呢?

生3:40 + 30,因为我们只要计算4 + 3 = 7,所以40 + 30 = 70。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学生示范)4个10加3个10就得到了7个10。下一题会是哪个算式呢?

生 4:31 + 5,因为我们只要个位1加5等于6,十位上3是不变的。

生 5:我觉得 46 + 10也很简单,我们只要十位上4加1等于5,个位上的6保持不变。

师:31 + 5和46 + 10确实差不多,第一题是十位保持不变,第二题是个位保持不变,老师把它们排在第4和第5。小朋友们,请你找一找46 + 10和哪道加法算式最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生 6:64 + 10,有的同学可能会把 46看成 64;46 + 1,也有的同学可能会不清楚把个位的“1”或者十位的“10”加到哪里。

师:那接下来排在第 6 的加法口算题会是哪一题呢?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难易程度对这10道加法口算题进行排序,每个学生对这10道加法口算题的排序各不相同,教师依据学生的排序进行整理,形成一张加法口算测试纸的雏形。

三、出题“三部曲”:我来试做口算题

当学生初步给这10道口算题排好顺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试做,一方面检查这些口算题是否符合“100 以内的加法”的要求,另一方面检查这些口算题的编排顺序是否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从而让这张加法口算测试纸能真正检测出学生100以内加法的掌握情况。

出示编排好的口算题:①40 +7;②9 + 9;③40 + 30;④46 + 10;⑤31 + 5;⑥50 + 50;⑦24 + 23;⑧ 76 + 9; ⑨ 19 + 59; ⑩ 35 +13 + 40。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在作业纸上用列竖式的方法做一做这10道加法计算题。

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10道加法竖式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刚才的竖式计算中遇到困难了吗?如果没有困难,我们就来核对一下这10道加法竖式题的答案。

教师组织学生核对加法竖式的答案,并让全体学生订正错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研究了100 以内的加法,从整十数加一位数开始研究,然后到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下一次如果想让我们出100 以内的减法口算题,你们打算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出减法题?由易到难的出题方式,分别是哪些类型的减法?

生 1:整十数减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试做这10道100以内的加法题,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竖式计算的掌握情况,也有利于学生体验命题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总之,教师要把稍难的数学知识教得简单化,把简单的数学知识教得趣味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通过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制作一张“100 以内的加法”口算纸,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对学生的意见、想法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肯定,鼓励他们勇于提问和表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给予他们选择和探索的空间,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