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
根据本园实际情况,本园制订了《幼小衔接“三元联动”制度》,确保幼小衔接工作有序推进。
“三元联动”即以生活和游戏为抓手,充分联动幼儿园、家庭、小学三个核心育人阵地,创设一个全员参与、科学衔接的教育环境。
知己知彼,统一战线
倾听幼儿心声。幼儿是幼小衔接的主角,幼小衔接应当考虑幼儿的兴趣及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对幼小衔接有什么想法呢?幼儿对小学的看法是什么样的?幼儿是否期待上小学?幼儿喜欢何种形式的幼小衔接?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育工作者通过倾听幼儿的心声,并结合幼儿的想法进行探索。
倾听家长心声。幼小衔接工作难以科学推进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一是家长的“鸡娃”行为、攀比心理,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看到别的孩子学什么,也给自己家孩子报起来,丝毫不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年龄特点。二是家长不理解何为科学的幼小衔接,总期望幼儿教师教幼儿拼音、算术、写字等小学知识和技能。为此,本园定期举办圆桌会议,倾听家长心声,鼓励家长大胆表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邀请专家答疑解惑。
倾听幼儿教师心声。幼师是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践行者,关于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及幼儿的相关行为表现,幼儿教师最有经验和发言权。本园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重视倾听幼儿教师的想法,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科学有效开展。
倾听小学教师心声。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向小学的衔接,而是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园的双向衔接。因此,本园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定期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倾听小学教师对当前幼小衔接工作的思考,了解一年级新生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新生具体有哪些行为表现以及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侧重点,等等。
转变思想,科学衔接
本园在转变家长思想方面分四步走。第一步,开展幼小衔接宣讲活动。本园教师自发组织“科学幼小衔接”志愿者宣讲团队,走进社区宣讲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第二步,开展家长课堂、家长助教、家长义工等活动,与家长一起分享孩子必须具备的8项技能,帮助他们调整教育理念;第三步,邀请家长参与由小学教师开展的幼小衔接专题讲座;第四步,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凝聚共同教育力量,比如,邀请当医生的家长教孩子保护牙齿,邀请在供电公司上班的家长教孩子安全用电知识等。
三元联动,模式建构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学校环境的改变,还有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行为规范及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幼儿园需要设置一些课程。
本园秉持“课程游戏化”理念,在具体课程内容及区域游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开展混龄游戏。每周安排一个下午,组织小班、中班、大班幼儿混龄开展区域游戏。这一天,幼儿园所有的功能室及公共区域都对幼儿开放。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班级和地方,与不熟悉的孩子一起玩耍。
竞选值日生。鼓励幼儿通过竞选的方式担任值日生。值日生有特定的工作,比如在游戏中维持秩序,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整理物品等。值日生在竞选时需要对规则及自己要做的事情有清晰的了解。
重视绘本的价值。为小班、中班及大班幼儿各开辟一间独属于他们的绘本阅览室。小班绘本图片多,配极少文字;中班绘本文字略多一些,但仍以图片为主;大班绘本则可以多一些文字,在引导幼儿看图后请幼儿猜一猜文字的意思,培养幼儿的前阅读、前书写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观湖幼儿园)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