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的春天

2024-08-19 00:00:00任辰泽
新班主任 2024年8期

自从担任班级辅导员,我经常会在课间去教室转转,看看班级情况。我发现,学生特别喜欢在教师视线的“死角”玩耍,比如教室门口的廊柱后面、楼梯间里侧和走廊尽头。

一天,小风急匆匆地到办公室找我,说:“老师,小明和天天在楼梯间打起来了。”我马上赶过去,到了楼梯边却没有看到人影,再往里一看,才看见争执不下的两人。我大吼一声,两人才悻悻地分开。

原来,两人为了争夺楼梯间的“娱乐位”产生了争执,说不到一处就动手了。我问:“你们为什么非要到楼梯间玩?”两个孩子你看我,我看你,也没有说出理由。我对两个人进行了口头教育,随后还开班会重点强调了课间纪律。后面几天,班级课间纪律好了一些。当我以为自己的教育起了作用时,又有孩子在楼梯间里侧打闹。紧急处理后,我看着楼梯间陷入了思考:为什么学生这么喜欢在楼梯间玩闹?

回到教室后,我叫来班长,询问哪些同学经常在楼梯间里侧打闹,班长说了一大串人名。我问:“楼梯间这么多人打闹,其他老师没有发现吗?”班长说:“楼梯间那个位置不走近看就看不到。”我当即意识到,楼梯间是学生违反课间纪律的“重灾区”。

我再次和同学们强调了课间纪律,批评了一部分同学,和家长讨论让同学们远离楼梯间的方法。家长aXl9ODNxYlybpA6Q7YddHEN8jnI9Q5teQjXQGWQ0IsY=给出了几个建议:班委记录经常去楼梯间打闹的学生名字,老师在班队课重点批评;让经常去楼梯间的同学的家长进校园监督;直接把楼梯间拦起来,不让学生进去玩……

我决定组建班委监督小组,阻止学生课间去楼梯间打闹。在刚实行的一个星期,基本没有学生去楼梯间打闹。后来,有的同学发现了“漏洞”——部分班委在课间会去帮助老师,趁着监督组成员不在偷偷去楼梯间玩耍。有一天,当值的班委跑过来告诉我又出事了,两名学生把另外一名学生拉进楼梯间打,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隐蔽的楼梯间不仅成了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地,有的同学甚至在楼梯间欺负同学。我必须除掉这个隐患,我到底该怎么做呢?我向一些老教师讨教,一位教师的话点醒了我。她说:“处理班级问题犹如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确,我前面的措施都是“堵”,那么,如何通过“疏”来解决问题呢?

我在书中找到了灵感。书里提到“巧妙利用场景感染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情感养成”。我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阴暗”的楼梯间布置一下,让“阳光”照进来呢?

说干就干!起初,我只是在楼梯间铺上假草,摆上绿植,放上几张小凳子,让学生课间可以在楼梯间放松休息。路过的老师给我提建议:“放几本书,让学生看看书。”“放上学生优秀的文章、绘画作品,让同学们欣赏。”“放一块白板,让学生自由创作。”……

有一天,班里的小海找到我,向我提出希望把自己的画作挂到楼梯间。这时,我突然发现,孩子们依旧想去楼梯间,但不再是打闹,而是争优。我意识到,教育的“疏”,就是顺着学生的心走下去,而好的环境可以影响孩子们的习惯。

我再次升级楼梯间的功能,在楼梯间加入了“每周之星”“绘画小能手”“体育达人”“小作家”等荣誉榜,并在每周五的班会课上公布入选名单,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在楼梯间的荣誉榜上。这一方案实施后,我发现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放到楼梯间展示。

就这样,曾经“阴暗”的楼梯间焕然一新,这里,成了转角的春天。(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常溪小学)

责任编辑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