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班主任解决。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尚处于发展阶段,情绪管理的能力也比较弱,这样的心理特点让小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理解他人的能力。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湖北省第八届“新锐班主任”、松滋市划子嘴小学班主任曾令梦总结出了自己处理学生问题的“法宝”,那就是“换位”。
所谓换位,在心理学中的表达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达到理解别人的目的。“遇到问题,我会引导学生跳出自我的框架,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审视问题,感受并理解他人的情绪与立场。这个方法屡试不爽。”曾令梦说。
换位体验:班长的一天
曾令梦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因此,她在班上推出了班干部每月竞选和轮岗制度:每个月底,班干部全部“下岗”,重新竞选;“下岗”的班干部不能竞选上个月担任过的岗位,必须轮岗。
小虎平时比较调皮,经常被班干部扣分。每次被扣分,他都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觉得班干部故意针对他。
这天,小虎找到曾令梦说:“曾老师,下个月我想当班长。”看着小虎信心满满的样子,曾令梦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鼓励他吧,小虎的能力一般,肯定胜任不了班长这个岗位,其他同学也不会选他;实话实说吧,曾令梦又担心打击了小虎的积极性。
“你为什么想当班长?”曾令梦问。
小虎仰着头说:“当班长可以管别人,但是别人没法管我。”
曾令梦没有评价小虎的回答,又问他:“你觉得你可以胜任班长这个职务吗?”
小虎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看小东平时就是站在讲台上喊口令,或者传达一下老师的话,我也可以。”
曾令梦没有再多说什么,决定让小虎实际体验一下班长的工作。于是,她将班长小东喊到办公室,说:“老师想请你帮个忙。你把班长每天需要做的事情都写下来,自己留一份,给小虎一份,明天让小虎做班长。小虎做班长的时候,你负责记录小虎每件事是怎么做的,以及做得怎么样。”
第二天,小虎开心地上岗了。晨读时,小虎站在讲台上,拿着教鞭,一边敲一边喊:“你们快点坐下读书。”岂料,同学们都不听他的,甚至还有同学说:“你的成绩还不如我,凭什么管我?”课间,小虎要检查同学们的“三清一靠”情况:“三清”指清桌面、清抽屉、清椅子;“一靠”指椅子靠近桌子摆放好。同学们没做好,班长有责任指导同学改正。一天下来,小虎脸上的表情告诉曾令梦,他快要崩溃了。
临近放学,小虎一脸痛苦地说自己明天不做班长了。一切都在曾令梦的预料中,但曾令梦还是故意问小虎:“为什么?”。小虎说:“同学们都不听我的,做班长一点都不容易。”曾令梦笑着对他说:“你是自己主动要做班长的,今天体验了一天,发现班长不是那么好当的吧?你看小东,他成绩好,人缘好,有耐心,在班上有威信,同学们都服他。你如果真的想为班级作贡献的话,可以好好想一想自己适合做什么。”小虎沉思了一会儿,对曾令梦说:“我值日的时候,教室卫生打扫得很干净,我可以竞选劳动委员。”曾令梦鼓励小虎,要他在下次的班干部轮岗竞选中参加劳动委员竞聘。
很快,又到了班干部竞选和轮岗的时间,小虎如愿以偿地竞选上了劳动委员。原本曾令梦对小虎没有抱很大的期望,毕竟当劳动委员和打扫卫生还是有区别的,劳动委员要管理好做值日的同学,而小虎只是自己做得好,管理同学还真不一定行。但是,出乎曾令梦的意料,小虎在劳动委员这个岗位上做得非常好。每天打扫清洁区之前,小虎会先在教室外的走廊清点好人数,并分好每个人负责的区域。在同学们打扫清洁区的时候,小虎会在清洁区观察,看看大家有没有认真打扫。同学们打扫完成,小虎会检查确定没问题之后才回教室。
小虎的转变和成长让全班同学都对他刮目相看。在接下来的班干部竞选和轮岗中,小虎又先后尝试了绿植管理员、情绪管理员等多个岗位,做得都还不错。看着小虎的进步,曾令梦心中满是欣慰和骄傲。
“学生不理解班干部的时候,不妨让他在班干部的位置体验一番。”曾令梦说,“每个月的班干部竞选和轮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班级岗位的特点,提高班干部的管理效率。”
换位思考:一起成为更好的人
每个班级都有班规,大多数班级的班规是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制订、一致同意的条约。曾令梦班上的班规一开始也是这样的,但在施行中,问题慢慢显现出来了。
集体劳动的时候,稍微重一点的活儿女生都不愿意做,一部分男生直呼不公平,认为女生不守班规不愿劳动,也撂挑子不干了。
小雯和小力因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小力说话有些难听,小雯气得直跺脚:“男生真是粗鲁!我要告诉老师你不遵守班规!”
……
在同样的班规下,男生和女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都认为对方才是破坏班规的“罪魁祸首”。既然男生女生都认为是对方不守班规,那何不让他们分别为对方制订“男生班规”和“女生班规”呢?
曾令梦在班上提出男生女生分开制订班规时,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大家都认为对方会给自己制订很严苛的班规。曾令梦说:“我给大家两个星期的时间观察对方,并换位思考一下,希望对方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在两周后的班会上探讨,并确定最终的男生班规和女生班规。”
两周后的班会课上,男生和女生分别拿出了班规。其中,女生对男生制订的班规包括:要有绅士风度,尊重女生,女士优先;要学会宽容和谅解,面对矛盾和冲突时,保持冷静和理智;要开朗大度,不要小里小气。男生对女生制订的班规包括:不当女汉子,举止要文明;不当小气包,待人要宽容;不大手大脚,消费要理性;不背后议论,有话当面说。
小刚多次和女生发生口角,觉得女生制订的班规很多都是在针对他,立马站起来抗议:“我觉得女生制订的班规就是在有意针对我。我知道,我之前和女生有过一些争执,但这并不代表我没有绅士风度,也不能代表我小气,不大度。”
小岚站起来说:“我们没有针对你。但是你现在的反应说明你自己也知道自己有这些问题,对不对?”
同是男生的小华站起来劝小刚:“我们是男子汉,本来就要宽容大度,不能跟女生斤斤计较。”
小刚低下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看向全班,尤其是女生,诚恳地说:“我承认,我之前的行为确实不够绅士,容易激动,我会改掉这些毛病的。”
女生听了小刚的话,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小岚接过话说:“小刚,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希望所有的男生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欢迎你的改变,也相信你能做到。”
接着,女生开始针对男生提出的班规表达自己的看法。小岚首先表示:“我们理解男生,他们希望我们花钱不要大手大脚,这是对我们的一种期待,我们会尽量做到。但是,希望男生能理解我们,我们女生有温柔和细腻的一面。另外,女生也不是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而是女生之间有小秘密。”
小华站起来说:“我们提出的要求并不是要限制你们,而是希望你们能更理性地消费,更直接地沟通。我们并不是要求你们改变性格,只是希望你们能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
几番“交锋”后,男生和女生都感觉到了对方的善意,开始心平气和地讨论起班规条文的合理性。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班规男生版和女生版最终得到了所有同学的认可。
“班规分男女,不仅能帮助男生和女生更好地相处,还能促进他们理解对方。”曾令梦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班级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有凝聚力。
换位沟通:消除隔阂,重拾温情
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学生开始逐渐步入青春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但又不成熟,容易产生一些在大人看来过于敏感的想法。这些想法会给孩子带来不小的困扰,影响孩子的情绪。
有一次,曾令梦在班级“烦恼箱”里看到了小雨的纸条。纸条上写着:“我的奶奶非常偏心。自从妹妹出生后,奶奶就只喜欢妹妹,不喜欢我。奶奶一定不爱我,只爱妹妹,我讨厌奶奶。”第二天,她又在小雨的作文里看到这样一段话:“奶奶本来在给我梳头,突然听到妹妹在哭,就马上跑去看妹妹了,也不给我梳头了。我的心里很难受……”
曾令梦觉得,小雨和奶奶之间一定出现了误会,必须分别找她们聊一下,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
于是,曾令梦找来小雨,问她在纸条和作文里写的事情具体是什么情况。提及伤心事,小雨一边流泪一边说:“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奶奶现在对我这么冷淡。她以前不是这样的,她总会耐心地听我说话,给我讲故事,可是现在……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透明人。”
看着小雨委屈地流泪,曾令梦很心疼。在她的印象中,小雨奶奶是很爱小雨的。之前学校组织研学,需要在外面过夜,小雨奶奶早上6点就赶到研学基地给小雨梳头。小雨奶奶真的不再疼爱小雨了吗?
午休时,曾令梦拨通了小雨奶奶的电话,跟她说了小雨现在的情况,将小雨的感受和担忧转达给她。小雨奶奶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自责地说:“曾老师,您说得对,我可能真的忽略了小雨的感受。自从小雨妹妹出生后,我确实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小雨妹妹身上,因为她还小,需要更多照顾。但我从没想过,这会让小雨觉得被忽视了。”
曾令梦趁机引导:“奶奶,我想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小雨感受到即使有了妹妹,您对她的爱也没有减少,同时也让小雨理解您的辛苦和不易。”
傍晚放学后,曾令梦特意安排了一次家庭会谈,邀请小雨和小雨奶奶共同参与。会谈开始前,曾令梦先给小雨讲了一个关于爱的分享的故事,让小雨明白,爱是可以增加的,而不是有限的资源,妹妹的到来并没有夺走奶奶对她的爱,而是让家里有了更多的爱可以分享。
接着,曾令梦鼓励小雨和奶奶进行一场“角色互换”游戏。小雨想象自己是刚出生的妹妹,需要被照顾、被关爱,而奶奶则尝试从小雨的角度,回忆并分享自己成为姐姐后的心理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小雨逐渐意识到,原来妹妹的哭声对奶奶来说,就像是她小时候遇到困难时向妈妈求助的哭声一样,都是无助和需要。而奶奶在忙碌和焦虑中,可能真的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对小雨造成了困扰。
通过这次角色互换,小雨和奶奶之间的隔阂逐渐消失,两人的心贴得更近了。
“孩子们很敏感,情感的细腻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渴望被看见、被听见、被理解。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用心地去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这件事之后,曾令梦更加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学生和家长换位沟通,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成长氛围。
生活中多一点“换位”,遇到问题的时候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验、思考和交流,可以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让孩子们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曾令梦的“换位”教育方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班级内的学生问题,还让他们能以更积极的情感去理解他人,可谓一举多得。(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