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仪式教育活动要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常见的仪式教育活动包括升旗仪式,入团、入队仪式,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学生在仪式中生发敬畏和崇敬之情,继而内心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学校的仪式教育却存在形式化、缺乏内涵、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冗长、复杂的仪式不仅让教师疲惫不堪,还可能让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弱化了仪式本身的教育作用。
教师应当深入思考一系列问题,比如,如何深挖仪式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如何让仪式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如何增强仪式教育的吸引力,使学生真正“能接受,愿接受,乐于接受”?等等。
本期,我们聚焦“仪式教育”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