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观教育的校企合作新体系分析

2024-08-19 00:00:00丁菂王增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1期

[摘 要] 高校就业工作是重中之重,但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仍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高校在就业观教育中,应准确围绕学生问题,把握关键要点,以“端正就业观念,踏实就业态度,提高就业能力”为原则,以“认识自我—认识行业—积极求职”为目标,围绕学生需要,弥补学生不足。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多方面、多角度形成校企合作新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关 键 词] 高校;就业观教育;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1-0137-04

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3年趋势》报告中指出:众多危机阻碍了经济复苏,世界许多地区的复苏并不均衡且仍不完整。就业增长将放缓,而全球失业率预计将上升。从世界就业形式来看,就业难已是全球性问题。分析国内就业形势,2023年5月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目前就业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青年人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民心定、家国安。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稳定与高质量发展,稳定和扩大青年人的就业仍然需要持续加力。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考研热与考公热现象盛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或者考公,根据研招网官方统计,202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74万,相较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457万人,同比增长17万,增长幅度为3.72%。然而,巨大的报考人数下,会有多少人能够梦想成真,与庞大的考研人数对比的是成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2023年研究生总录取率为16%,这意味着报名考试的474万人中,只有不到76万人能成功。

国考报名人数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1年国考报名人数为150余万人,2022年突破202万人,2023年突破250万人,而到了2024年,报名人数首次突破290万人,这无疑证明了国考的热度和公务员职位的吸引力,然而,岗位需求不会因为报考人数的激增而大幅度增加,2024年国考共计招生3.96万人,只占报名人数的0.01%。

然而,逐年偏低的“上岸”率并没能成为阻止毕业生考研考公的理由,考研热潮与考公热潮仍愈演愈烈,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从众心理,认为必须要在考研或者考公中至少选择一项,才不会被其他同学当作另类,不管未来是不是以研究生或者公务员为最终目标。

(二)懒就业与慢就业现象盛行

近年来,在部分毕业生中出现了不着急找工作的现象,包括:考研考公失败的学生选择不工作,进行考研、考公的“二战”甚至“三战”;学生大四当年不考研,选择毕业一年后再考研;学生不着急找工作,选择先享受生活。

此类懒就业、慢就业的现象,对学生个人来说,不仅是对自身应届毕业生身份资源的浪费,更是对自身的纵容,在毕业后,脱离了学校对就业的提醒与督促,过惯了散漫的自由生活,就更难寻找到就业机会,更难适应职场生活。企业对于此类毕业生的选择要求也会提高。长此以往,对于整体毕业求职环境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每年懒就业、慢就业学生数量的累加,也会逐年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每届应届生考研考公的竞争力和工作岗位的竞争内卷。

(三)过度关注“高收入”与“知名度”现象盛行

从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因素看,高收入、知名度、稳定性等条件占据较大。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机会选择中,优先选择各行业龙头企业,追求高收入,对于不了解的企业、薪资略低的企业关注极少,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头部企业的数量少,并且容纳率有限,只关注这部分企业会平白失去很多就业机会,而且,只关注刚入职的薪资待遇,而不关注岗位发展是十分片面的。此类现象会造成优质企业的恶性聚焦,使得研究生与本科生层层内卷,造成本科生难以入职优质企业的现象,促使本科生考研的需求量增大,从而反复形成恶性循环。

而中小微企业,由于知名度的缺少与毕业生薪资待遇的不足,造成没有优秀毕业生投递简历的尴尬情况,在招聘中往往处于劣势,对于此类企业的发展极其不利。不仅如此,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就业现象也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每年毕业生的基层项目就业宣讲都是重头戏,但是最后真正投身基层项目的毕业生并不多,而基层项目也不是毕业生的首选,只能作为退而求其次的保底选择。

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供需之间的结构问题,从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不难发现,人岗供需对接的不匹配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期待与目标选择不匹配

盲目考研风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应届毕业生把升学当作“避风港”的现象,考研大军中部分人并不热衷于学术钻研或者有明确的必须研究生才能进入的工作目标,他们认为考研成功后,会有更高的平台,更广阔的就业机会,更久的选择时间。而研究生就意味着高就业吗?近年研究生人数猛增,随之而来一个严肃的问题,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即使名牌高校研究生,就业情况都不是特别理想,研究生的光环,多源于个人的想象。

盲目考公热潮多基于对“铁饭碗”的执着,而考公单位性质是怎样的、自己适不适合此类工作、此类工作的弊端等问题,都没有多加考虑,只是被“工作稳定”“待遇好”“说出去好听”等托词一叶障目。

对于考研考公的执着,使得很多毕业生放弃“秋招”,放弃就业机会,产生选择局限,而失败的结果往往需要全家人共同承担。

(二)学生认知与工作实际不匹配

对于选择积极就业的学生来说,行业、岗位、工作内容等对于学生都是陌生的,仅存在于亲戚朋友的描述与个人的浅薄认知上。很多毕业生缺少对自我清晰的认知、对工作具体的规划,不清楚自我发展的方向,扎堆选择某一行业,甚至错选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既浪费时间又消耗精力。

学生拘泥于幻想,对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有高期望,与现实差距过大,不切实际的想法在毕业生的工作选择中产生消极影响,过高的薪资要求、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好高骛远的职业规划,也会产生一系列“蝴蝶效应”,出现犹豫不决、消极面对、错失签约良机等“慢就业”“懒就业”的情况,在毕业生签约后,也会有学生在短暂实习后选择解约,抑或是在短期工作后选择辞职。任何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地学习,才能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进步,浮躁的工作心理只能收获一次又一次选择落空的失望。

(三)学生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大学生的能力匹配与用人单位招聘标准有着直接的关联。因为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才进入高校,所以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了解不多、不深,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挑选出大学生,并且挑选出能胜任用人单位某项岗位需求的大学生,通常都使用一些简单的面试方式,比如简历筛选、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等形式,一般1~2天内招聘好大学生。用这么短暂的时间挑选大学生,肯定会存在一些岗位不匹配等问题。虽然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在学校会对大学生进行面试的求职指导,但是仅仅从知识层面,不是从用人单位的实际用工层面指导。

另外,企业存在“人才荒”的问题,原因在于毕业生偏好的大型企业更青睐于复合型人才,而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求职技巧、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大型企业的要求。同时,用人单位也反馈高校毕业生在应聘时存在对应聘岗位缺乏了解、心理素质较差、不熟悉招聘流程、专业素养不够以及沟通交流能力较差等问题。

三、高校就业观教育原则

在毕业生就业环节,高校的作用无可替代,对于高校就业观的培养,应以“端正就业观念,踏实就业态度,提高就业能力”为原则,以“认识自我—认识行业—积极求职”为目标,围绕学生需要,弥补学生不足。

(一)扭转错误就业观念,树立积极就业理念

要扭转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关键是要突破“期望与现实矛盾”的心理误区,针对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遍不强的现象,以大学“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为抓手,加强大一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引导,从认清自我开始,在整个大学期间,强化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通识教育”理念,在各级学生中开展针对性就业教育,结合实际就业形式,利用新媒体和大数据平台,做好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服务工作。

(二)了解工作行业内容,打造踏实就业心态

面对毕业生就业认知错误的情况,解决办法只有学生真正跻身就业市场,与招聘单位面对面沟通,利用节假日时间实践实习,深入了解当地政府和用人单位针对具体行业和岗位的相关政策、薪资待遇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只有真实体验过,才能最快了解就业,正确看待工作岗位,树立脚踏实地的择业观念,放低姿态,积极调整求职心态,做到“知己知彼”后,再确定自己未来的目标,摒弃“非编制不进”的错误观念,实现早就业、快就业。

(三)引导主动求职意愿,完善能力培养体系

学校要培养一支自己的专业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就业实践的内在动力,让大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去学习,主动通过探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价值观来正视自身的优势、劣势,了解求职领域行业的最新需求,培养应有的综合能力,通过不断地努力为解决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辅之“第二课堂”就业能力培养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四、校企合作实施办法

党中央一再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一项必须抓紧、抓实、抓好的重点工作。各高校和当地政府要强化就业是“第一民生”意识,深入实施“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政府牵头、高校供给、企业接纳,各部门密切配合,环环相扣,三管齐下,多措并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拓展就业供需、精准匹配渠道,消减高校毕业生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压力。

对于高校而言,希望毕业生能够抓住合适的就业机会,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就业,尽快完成由校园到职场、由学生到工作者的身份转化。对于企业来说,希望在每年的招聘时间能够实现优秀人才的引入,提高知名度和行业竞争力。因而高校与企业的目标一致,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形成就业推动合力。而就业不仅局限在毕业生,还应贯穿整个大学阶段。

(一)“显性”与“隐性”,打造信息共享新模式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就是资源,掌握信息就是掌握了主动权。一是显性信息,企业提供实习信息和招聘信息,学校提供学生需求。面对在校生,实习信息是提高他们参与实习实践的机会,也具有提高学生实习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抓住就业机会,就是抢占招聘信息,高校每年有访企拓岗要求,应在政策鼓励下,借助校友资源,持续深入开展市场化岗位开拓行动,积极探索就业信息,积极开拓就业渠道,丰富就业机会。学生需求信息包括薪资要求、待遇保障、工作内容等,会帮助企业完善招聘内容,吸引更多学生投递简历。

二是隐性信息,企业提供岗位需求、公司发展、行业前景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等,高校提供学生特点、发展目标等,隐性信息不仅可以帮助高校提高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对高校的课程内容设计、专业教授安排、实践锻炼方向等有一定作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也可以帮助高校准确了解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的真实状态,高校可以依据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评价,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将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需要紧密结合。双向沟通也会帮助企业了解学生求职市场。如此,显性与隐性信息共享,打造校企共建的新型“培养—实践—就业”新模式。

(二)“微观”与“宏观”,完善校企共建新内核

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可进一步深入发展,增强校企互动,稳固校企合作联盟。日常可邀请各行各业优秀代表到学校进行就业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就业季可将企业招聘人员请进学校,进行工作岗位的专业讲解,总之,学校可充分发挥院校主观能动性,积极联络利用社会机构、用人单位、知名校友等社会各方资源和渠道,入校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点对点答疑解惑。此为校企共建新内核的“微观”层面。

以点及面,各“微观”汇集,可打造“宏观”体系,高校可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开展专业学科企业联动,合作专业人才培育项目,项目由高管讲堂、企业实务课堂、企业开放日、实习生计划等部分组成。行业专家进课堂,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共建教学模式,理论教学的培训师资可来自众多领域的资深专家,从多元化的视角,展现出各类专业参与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可利用节假日时间,打造专业企业夏令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正确认识专业的市场功能,树立风险意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短期”与“长期”,满足学生就业新要求

大学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也是对未来的探索,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等时间广泛开展短期社会实践,从实践hFbRcVWuRxfKjMS3GUwhwfOISLK9u8ggz2LuwpRlfI8=中践行理论应用,在实干中体悟生活多姿。如实践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专业锻炼、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等,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服务家乡、体验生活。

明确真实职场环境,是学生提高就业信心的必要条件。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开展短期参观学习和交流。通过对企业发展历史、企业文化以及校园招聘标准的详细了解,进一步搭建专业知识和就业能力之间的认知桥梁。一方面,企业的选择基于学生就业需求实际,从毕业生就业较集中的行业企业中选取,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各企业及其用人要求,节省试错时间;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面对面获得最直观的感受与解答,最有效率地提高自身就业技能。同时,作为桥梁,连接企业与学生,鼓励学生开展长期企业实习,通过真实体验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本领、了解行业。在长期的实习工作中,学生也能增加企业认同感,毕业后会有更大概率留在企业工作。

巩固校企合作关系,在校企双方互动交流过程中,推动开展如联合培养人才、共建专业、实践教学、共促就业等深度合作项目,将有助于毕业生端正求职态度,明确求职目标,提高求职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升就业质量。

五、基于就业观教育的校企合作体系构建效果

高校围绕就业观教育制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切实构建完整的校企合作体系,不单单处理了学生就业问题、推动了教育改革,还鼓励学生体现人生价值,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结合现代化育人的理念,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关键点是处理学生就业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备受影响,那么在教育指导中应完善结构体系,从就业观教育的视角出发构建校企合作体系,全方位进行育人指导,保障高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会受到影响。学校以就业教育观为基础完善了校企合作体系,给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相关服务,促进学生就业过程和职业发展之间协调统一,避免有学生盲目就业的现象。再者在校企合作中,学生能够找到自我的成长价值,精准定位发展方向,学生能够消除自身不良情绪,自主为了社会的和谐建设作出贡献,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缓解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加快了高校教育的改革脚步

贯彻我国制定的长期教育改革机制,新时期下每一所高校都要给学生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指导,尽可能提高教育改革效率。就业观教育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参考依据,教师能够更多关注高校学生的发展,学校也能够定位办学方向,针对性指导学生设定生涯规划方案,科学化落实优秀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应创新育人形式,通过社会经济的升级现状,健全校企合作运作体系,企业也能够提供有效的生产管理服务,提高学生科技实践水平。企业立足于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建设与此相关的专业群,鼓励学生在生产中展现自我的潜能。此时学校也能够体现出办学特色整合教育改革的计划,培养大量人才服务于社会发展,更好地加快高校教育改革脚步。

(三)指导学生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从就业观教育入手,高校在培育人才过程中构建校企合作体系,可以全方位指导学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教师强调了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端正学生应对生活中困难的态度。现阶段我国在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实际的经济结构在逐步发生变化,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再者享乐主义等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所以学生难免在就业中迷失方向,不懂得自己应该在就业中如何选择,尚未结合自身的人生理想制定发展方向,由此高校构建了校企合作体系,能够系统性带领学生剖析就业的重要作用,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拥有正确的就业观,对社会的发展有较强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另外,学校在构建校企合作体系阶段,鼓励学生以创业为先,接下来选择就业以及创业,探索适合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道路,帮助学生精准定位自我的能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迪明.构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就业工作体系路径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三位一体”就业工作体系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6):34-39.

[2] 胡艳萍,张轩浩.数字经济背景下对中国新就业形态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科技和产业,2023,23(9):30-35.

[3] 李军,李根,柳滢.高校应届毕业生“慢就业”意向及干预策略研究[J].大学育人,2023(5):57-59.

[4] 刘元园.新时期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机制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5):26-31.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