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相较于一般大学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能让他们初入大学便陷入学习适应性困境。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以四川大学中德项目为例,基于自我同一性理论探究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的学习适应性困境,以期通过构建系统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教育体系,破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教育管理启示。
[关 键 词] 自我同一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习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1-0061-04
一、问题引入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改革开放后教育领域涌现的新现象,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其独特的办学形式,即依托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共同举办学历学位教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模式。然而,中外合作办学在办学体制、教学理念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也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0年,四川大学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以下简称“中德班”)获教育部批准并面向全国招生。电气项目采用“2+1+1”培养模式,即第一、二学年在四川大学就读,第三学年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就读,第四学年可选在四川大学或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就读。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规定学业达到毕业授位条件,可取得“川大”与“克大”的双学士学位。三年以来,随着招收学生的数量增加,中德班学生的适应性问题日益凸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外合作办学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学生面临更多适应难题。其中,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解决在学生初入大学时期尤为关键。
学习适应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它要求个体根据环境和学习需求的变化,主动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和谐平衡。对于大学新生而言,进入大学不仅是成长环境的重大转变,更是个人成长方式的深刻变革。与过去经历的局部性环境转变不同,这次转折是全方位的,涵盖了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变化之大前所未有。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新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同时也要调整由此带来的心理波动。加之他们正处于心理学上所说的“第二次断乳期”,即个体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适应过程尤为重要。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来说,他们往往还面临着跨越文化障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学术要求的挑战,同时还要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教师的交流压力,这也正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尤为突出的原因。
自我同一性理论为中外合作办学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解蔽与澄明提供了新的视角。“自我同一性”是由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以自我同一性为核心的自我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将自我同一性解释为一个人在现实社会中所能真正达到的但又在不断加以修正的现实之感。[1]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一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个体能否有效地适应环境,并影响到人格适应能力的强弱变化。自我同一性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对自我认知的建构、解构与重构,同时也是自我与外部环境在融合与辨识中不断发展的过程。若青少年无法妥善整合这些要素,或在选择面前犹豫不决,甚至无法做出选择,便可能陷入同一性危机,从而阻碍其自我人格的完整形成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提升。
根据自我同一性理论,学生需要整合过去的经验、未来的期望以及个人理想与社会要求,形成稳定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从而找到自我,达到自我意义上的最终适应。在中外合作办学的环境中,这一过程尤为重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经验,增强自我认知,但同时学生也面临着多元文化、教学模式、语言交流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价值观进行深入思考,并在理想、职业、人生观等方面做出选择。这一过程正是自我同一性理论所强调的影响学生适应性形成的关键因素。学生达到对自我深刻的认知,将过往经历、当前状态和未来规划融为一体,明确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价值体系,并为实现未来生活的既定目标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时,他们便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一致性感受,即自我同一性。这种稳定的自我同一性不仅能够赋予学生坚定的方向感,还能有效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适应性上的挑战,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
由此可见,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状态很大程度影响着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程度,自我同一性形成得越好,其学习适应性也越好。因此,基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视角进行分析,帮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破解学习适应性困境,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自我同一性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学习适应性困境及成因
(一)自我同一性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学习适应性困境
1.学习缺失方向感
自我定位和自我界定是个人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的核心概念,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人际交往、学业成就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中德班新生存在对于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认知不足的问题,他们在过去十多年的学习中,唯一的目标就是考上好大学,这驱使他们不断刻苦学习,在成功考进四川大学后,其中学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短期内出现“目标暂时性缺失”,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学习适应不良的情况。
2.学习缺乏持久性
学习需要毅力和恒心,对于新生来说,持续投入、及时解决问题和负责完成任务会带来更多学习成果,形成积极的学习循环。然而,一些中德班新生缺乏学习目标和自我驱动力,忽视课后作业和复习,出现旷课、迟到等不良行为,课堂分心,对难课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缺乏持久性,学业困难。
3.学习策略失调
学习策略失调主要体现在不适应大学学习方法与教学模式。大学强调自主学习和科学方法,但部分中德班新生仍沿用中学机械记忆方式,投入多而效果不佳。失去教师督促后,他们面对困难犹豫不决,不能主动解决,学习效率下降,热情减退,导致学习适应不良。
(二)自我同一性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学习适应性困境的形成原因
1.新环境下自我统合的脆弱
新环境下的自我统合脆弱是指个体在适应新环境时,原有的自我认同和应对机制出现的不稳定状态[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新生从中学转向大学,其基于成绩的自我统合变得脆弱。中学时,他们围绕学习成绩构建自我认同,但大学需应对学业、人际关系、生活自理等多方面的挑战,以及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竞争压力的增加。这种转变让他们感到迷茫、焦虑,需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因此,他们需要努力调整自我统合,以适应新环境,实现个人成长。
2.社会认同建构的缺失
心理学家米勒指出,认同的核心在于将自我视为群体的一部分,涉及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认同两方面。自我同一性关注内在的人格建构,而社会认同则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吸收外部价值观、行为方式,实现与他人或团体一致的心理过程。[3]社会认同的形成是外部影响内化为心理品质的过程,它促进了个体在价值、职业和角色等方面的认同,使行为与社会规范相协调。
学习不仅是智力、技能的培养,还是社会认同构建的过程。学习者在参与学校、课堂等多元情境中,既是探索者也是参与者、协商者、创新者,通过互动和参与构建专业、组织和学术共同体认同,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然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在入学时往往面临认同建构的缺失。以四川大学中德班为例,他们既要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又要投入大量时间学习德语,导致专业认同薄弱。同时,他们可能因高考成绩差异而对学院和学校缺乏归属感。这种学习不适应状态不仅影响学习策略、方式和人际交往,还可能导致学习适应性困境。因此,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新生而言,加强认同建构和适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需要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3.同一性状态的不成熟
马西亚认为青少年有四种同一性状态: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一般是由同一性扩散状态、同一性早闭状态向同一性延缓状态、同一性获得状态转变。[4]四种同一性状态的特征如图1所示: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个体成长至关重要,影响个体适应环境和人格适应能力。青少年在整合自我时遇困难或选择障碍,易陷入同一性危机,影响人格塑造和环境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标准单一,忽视多元智能发展,导致青少年在探索个人与社会统一时受限,增加了同一性危机和学习适应性问题。自我同一性构建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新生在适应新环境时,同一性状态不稳定,影响学习适应性。
三、自我同一性理论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破解路径
(一)构建系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教育体系,帮助新生调适自我定位并找寻“方向感”
构建系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教育体系,其核心目标不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在于引导新生调适自我定位,帮助他们找寻并确立属于自己的“方向感。这一体系的建立,涉及教育队伍和内容的双重改革,确保为新生提供全面、深入的教育支持。
在教育队伍上,可以摒弃传统的单一育人模式,转向一个更加多元化、综合化的团队。这个团队不仅包括高校政工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传统角色,还融入了专业教师、知名校友、优秀学长以及学生家长等多方力量。他们各自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共同为新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指导。这个多元化的团队将针对新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适应教育方案。通过组织各类讲座、座谈会、实践活动等,能够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环境,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同时,这个团队还将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新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帮助他们建立友谊,形成学习共同体。
在内容体系上,同样需要注重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内容。首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加强专业价值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新生在入学时往往对所学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通过组织专业介绍会、实地参观、专业讲座等形式,能够让新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还应注重培养新生的专业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精神。
总体而言,这一体系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队伍和全方位的教育内容,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提供一个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可帮助新生调适自我定位,找寻并确立自己的“方向感”,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
(二)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帮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在学习组织中找寻“认同感”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而言,不仅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更是他们情感交流、自我成长的重要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中,新生能够有效地增强集体归属感、自我认同感和主观幸福感,同时缓解孤独感、空虚感和自卑感。
为了丰富新生的业余生活,开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的眼界,学校可以组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讲座,邀请知名校友分享他们的先进事迹,这些能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直系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传授给新生,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在体育方面,羽毛球、篮球等球类的对抗赛不仅锻炼了新生的身体素质,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友谊。而新生演艺大赛及才艺表演则为新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释放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舞台上找到自信,收获快乐。除了这些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应纳入新生校园文化活动的范畴。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职业意识启蒙教育,新生可以逐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学习目标。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快地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还能帮助他们合理地支配和利用自身充裕的时间和精力。
多姿多彩的主流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充实了新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让他们在团体生活中找到了认同感。同时,这些活动还能帮助新生实现自我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让他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肯定自我。尽管教育的单一评价机制在整个社会中的改变仍然道阻且长,但通过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新生已经迈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一步。
(三)做好学业指导教育,帮助中外合作办学新生在学习效能的提升中找寻“获得感”
在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相较于中学的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新生而言,首要任务是深入了解大学课程的结构和教学组织形式的独特之处。这包括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同时倡导创新学习、实践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态度。学生需学会妥善处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以及传统课堂与扩展课堂之间的关联,以探索出与个人发展相契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学会根据学习情况动态地调整和优化学习策略。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和进度通常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规划,但大学学习的特点是专业性强、进展迅速且内容丰富,这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专题研究、小组讨论、文献检索等多种学习方法,并适时调整学习理念,以实现学习效能的显著提升。
此外,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业文化不仅涵盖了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能力架构和价值观念,还体现了专业领域内师生共同的精神风貌和行为准则。这种文化对于塑造学生的专业价值观、态度和理念,进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生涯规划观具有深远影响。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才首次接触专业文化的概念,因此他们的职业探索和价值观构建可能会相对滞后。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新生,他们对专业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认同感不强,甚至可能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尽早融入专业文化,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专业认同感,进而增强学习适应性。为此,在新生入学之际,开展专业的适应性教育和学业指导尤为必要。
四、结束语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存在学习适应性问题,基于自我同一性理论,新环境下自我统合的脆弱、社会认同建构的缺失以及同一性状态的不成熟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通过构建系统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教育体系,帮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调适自我定位并找寻“方向感”;丰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精神文化生活,帮助新生在学习组织中找寻“认同感”;做好学业指导教育,帮助新生在学习效能的提升中找寻“获得感”的途径,这些能够帮助新生优化自身学习适应性,从而找到自我,达到自我意义上的最终适应。
参考文献:
[1] 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07.
[2] 郑雪.健康与人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 王林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现状与形成机制的探索性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