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坊的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2024-08-19 00:00:00丁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1期

[摘 要] 工作坊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因其独特的理念和模式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青睐。阐述工作坊的内涵特征,指出其以项目为导向、师生共创、产教融合的特点,并分析了工作坊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独特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工作坊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并从工作坊建设、教学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校企对接等方面进一步总结了实践探索经验与可行之道。

[关 键 词] 工作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1-0033-04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力量,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工作坊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以项目或任务为导向,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团队协作、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将工作坊引入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助于突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纸上谈兵”的局限,用好、用活高校创业孵化功能,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生态系统。本文拟构建基于工作坊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并从工作坊建设、教学实施、项目孵化、社会服务等方面概述实践探索经验,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工作坊的内涵与特征

工作坊(Workshop)源于欧美职业教育领域,是一种以任务或项目为导向、师生共同参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1],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目标导向。始终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2)团队协作。倡导师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协作等方式开展学习和实践。(3)资源整合。工作坊内引入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网络平台、行业专家等,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实践条件,还注重与企业、社区等外部力量合作,通过项目委托、联合研发等方式,拓展教学内容和实践渠道。(4)过程导向。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问题解决、成果展示等环节的表现和反思。(5)成果导向。以形成具体成果为导向,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创造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产品或服务,成果形式包括调研报告、设计作品、创业计划书等。

二、工作坊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定位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纽带

工作坊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之中,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学生在工作坊中,以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调研市场、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开发产品等环节,将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提升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创新成果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和提升。工作坊为学生提供了接近真实情境的实践机会,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策划、团队组建、资源整合、产品研发等任务,在实践中提升创新意识、管理能力、风险意识等多种创新创业素质。同时,工作坊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动脑又动手,将创意付诸实践,通过不断试错和改进,掌握产品设计、原型制作、测试优化等技能,为未来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三)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孵化器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想法到落地,需要经历市场调研、技术开发、团队组建、投资融资等一系列环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工作坊可以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全过程、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导师指导、团队互助、资源支持等帮助学生梳理创业思路、验证产品可行性、完善商业模式、对接投融资渠道,可以有效降低项目风险,提高成功率;校企合作平台为优秀项目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资源支持,推动项目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基于工作坊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基于工作坊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框架,包括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要素,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作坊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是工作坊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工作坊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2]。同时,工作坊注重发挥科研优势,促进科研反哺教学、成果转化育人,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围绕“三型”人才目标,对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做了明确界定和目标指向。应用型人才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行业企业,培养目标聚焦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型人才重在开发新产品、研究新技术,培养目标聚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业型人才重在创办新企业、开辟新业态,培养目标聚焦管理能力、开拓精神。

工作坊培养模式还构建了“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师资保障、条件保障”四位一体的支撑体系。一是组织保障,成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院系间、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二是制度保障,制定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弹性学制、人才引进等配套制度,为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三是师资保障,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聘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四是条件保障,加大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力度,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等,满足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需求。

培养模式遵循“教学做合一”规律,形成了“课程教学、项目实践、创新指导、创业孵化、文化引领”五位一体的协同培养路径。一是课程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开设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必修课,开发创新思维训练、创业能力培养等选修课。二是项目实践,依托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在项目驱动中提升实践能力[3]。三是创新指导,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展应用技术研发,申请发明专利。四是创业孵化,完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包括创业培训、项目遴选、导师指导、投融资对接等。五是文化引领,加强创客文化、工匠精神培育,开展创客论坛、创新创业讲座、创业沙龙等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四、基于工作坊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工作坊的设施建设与管理

1.基本建设情况

工作坊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笔者所在院校本着“规划科学、设施完善、管理高效、持续优化”的原则推动工作坊项目,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实践需求,合理确定工作坊的空间布局、设施配置和技术路线,突出“共性+特色”理念,促进资源共享和专业融合,如机械工作坊采用“基础加工间+智能制造中心”的模块化布局,兼顾传统制造和智能制造;经管工作坊设置“创客空间+企业运作虚拟仿真实验室”,融合创新训练与专业实践。在统筹校内外资源、科学选址、集中连片建设的基础上,目前我校已形成集教学、实践、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作坊群,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基本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需求。

2.软硬件配套建设

根据工作坊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进一步推进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建设,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条件和实践环境:一是实验实训室,建设了机械加工、电子制作、VR体验等各类实验实训室,配备先进的数控机床、3D打印机、物联网开发平台等设备,开发了工艺设计、产品测试等实训项目,满足学生动手实践需求。二是创客空间,搭建了创客会、创意工坊、项目孵化室等开放式空间,配备常用工具、开发套件和办公设施,供师生自由使用。三是网络平台,搭建了“在线工作坊”平台,集成教学资源、项目管理、虚拟仿真、作品展示等功能模块,配套引进了高性能计算机、大数据存储等软硬件设施,搭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了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等新型项目。

3.管理模式

为保障工作坊建设有序推进、运行高效稳定,坊内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涵盖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规范师生行为。成立由专业导师和学生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坊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建设、运行、管理等事务,每学期定期研讨工作坊发展;选聘企业工程师、创业导师等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研发;安排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运行维护。

(二)工作坊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1.项目驱动,激发学习兴趣

项目驱动是工作坊教学的灵魂和特色,工作坊充分挖掘专业教学、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资源,精心设计教学项目,在各专业教学中以真实应用场景和具体任务驱动教学全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注重项目的典型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动力[4]。如在“‘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中,学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发农产品溯源、智慧灌溉、病虫害预警等系统,服务精准农业发展,把握农业产业升级趋势。通过项目驱动,使学生置身于不同专业情境中学习,在“做中学、学中做”中掌握知识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2.团队协作,培养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是工作坊教学的重要形式和培养目标,项目团队是工作坊的基础组织形式。将团队协作贯穿于工作坊教学全过程。在教学实施中,以项目为单元,组建由4~6名学生组成的项目团队,并明确分工,匹配角色。团队成员围绕共同的创新创业项目目标,头脑风暴,集体讨论,分工协作,共同承担项目任务。教师则通过任务分解、过程管理、测评反馈等方式,加强团队管理,引导团队高效运转。以“VR校园漫游”项目为例,学生团队通过竞争答辩,承担校园建筑三维建模、虚拟场景设计、人机交互开发等任务,团队成员按照模型师、UI设计师、程序员等角色分工协作,目的是开发出逼真的校园VR漫游系统,过程中团队成员各展所长,相互配合。坊内还经常组织团队PK、项目路演、优秀团队评选等活动,调动团队积极性,加强团队间交流。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等社会技能,塑造其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导师指导,提供精准帮助

导师指导是保障工作坊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坊内围绕创新创业课程基底,携手各专业课程,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聘”的导师队伍,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专业覆盖面广,实践经验丰富。在教学实施中,实行“双导师”制,即每个项目团队均配备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企业导师,校内导师侧重指导项目的理论分析和技术路线,企业导师重点指导项目的需求分析和应用实施。导师通过项目例会、师生研讨、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项目攻关、技术集成、测试优化等问题。同时,学校搭建导师工作坊交流平台,促进导师间经验分享和教学研讨。

(三)坊内创新创业项目孵化

1.优选项目,聚焦应用价值

项目遴选是孵化工作的首要环节,坊内制定了创新创业项目评审细则,每年定期组织项目征集和评审,优选一批技术含量高、应用价值大、发展潜力好的项目进行重点孵化。评审注重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市场前景等,并对项目的技术方案、商业计划、团队组成等进行全面考察,同时发挥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引入企业需求和市场标准,提高项目选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优选的项目团队被分配进驻专门的孵化空间,享受工位、设备、经费等资源支持。

2.全程指导,加速成果转化

针对进驻孵化的创新创业项目,坊内建立“技能导师+创新创业导师”的双重指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全周期、个性化的指导服务。导师由创新创业课程负责人专业导师(或企业驻工作坊专家)组成,根据项目特点,量身定制辅导计划,在技术攻关、工业设计、产品测试、推广应用等方面提供具体指导,帮助团队解决设备选型、数据融合、人机交互等技术难题,创新创业导师则重点从商业模式、投融资对接、市场营销等角度“把脉”,指导团队完善商业计划书,对接天使投资人,开拓合作渠道,以及协调校内外资源、组织团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投融资路演等活动,帮助项目对外推介、拓展人脉[5]。

3.激励政策,营造创业氛围

完善的创新创业激励政策是项目孵化的助推器,围绕工作坊,经校方批准,申请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的校内政策,在教学安排、学籍管理、成果归属、后续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和倾斜,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一是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创业学生利用在校时间弹性创业,学籍保留期最长可达3年,保留期间为创业学生始终提供项目咨询、自主学习、创业指导等校内服务。二是设立创业基金,学校每年拨出经费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用于资助优秀创业项目,提供融资对接服务。三是落实成果归属,学生作为知识产权的第一署名人,对成果享有所有权,学校仅对成果形成过程中的物质技术投入享有使用权,并从后续收益中适度分成,毕业生继续创业的提供1~2年的创业场地和指导服务,对获省级以上荣誉的创业项目给予配套奖励。

(四)社会服务与产学研合作

1.项目合作,打通就业渠道

产学研项目合作是工作坊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工作坊邀请行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进驻,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训项目、课程体系和教材资源,使企业需求直接对接人才培养供给。工作坊还与企业建立项目合作机制,学生参与企业委托项目、横向课题的研发,以真实项目、真实任务锻炼实战能力。如电子信息工作坊与某IT公司开展“云-边-端”创新人才培养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发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等系列实训项目。工作坊还联合所在地行业协会、创业园区定期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搭建政校行企四方对话平台,为毕业生和企业精准牵线搭桥。

2.社会培训,助力区域发展

发挥工作坊智力优势和设施条件,广泛开展社会培训,是服务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工作坊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项目资源,面向区域内产业园区、中小微企业、创业团队等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新技术应用、生产管理、企业经营、职业技能等,满足行业企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等多元需求。管理学院工作坊面向小微企业开设特训营,聚焦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营销策划等实际问题,还定期开展社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促进社区治理、乡村振兴,多次为市园区企业、“双创”团队开展培训,有力推动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

3.成果转化,释放创新动能

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工作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目前,学校围绕工作坊拟搭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重点从以下三方面部署:一是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制定专门的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权益分配等制度,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成果信息库,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同生产力对接。二是推进协同创新,成立区域协同创新联盟,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建一批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聚焦区域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三是拓宽转化渠道,常态化举办校园孵化项目新产品发布会、成果推介会,利用创新创业大赛、高新技术展会等平台集中展示转化科技成果;引入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市场化投资机制,开辟投融资对接渠道。

五、结束语

工作坊是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为职业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现实载体和实践平台。未来,应持续立足工作坊建设,发挥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将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社会服务等环节有机融合,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生态。

参考文献:

[1] 李健.国外工作坊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组织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11):59-64.

[2] 沈忱.工作坊模式在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改革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21):30-36.

[3] 迮宇,何玥.融合理论下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坊的构建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6):4-5.

[4] 张晓冬,赵海军,吴成.“双创工作坊+大学生社团”模式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J].文教资料,2021(16):123-125.

[5] 王丽媛.以大学生艺术展演实践工作坊为平台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大众文艺,2022(8):164-166.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