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中融入医德人文教育,在实施“思政+医德”的教学中,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宜采用传统考核方式,为了极大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潜能,提高医德人文教学效果,设计通过从理论学习程度和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结合医学院校临床专业特色,制订符合医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科学、客观、可操作的医德思政学习效果考核评价范式方案。
[关 键 词] 医德人文;课程思政;有机化学;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1-002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和文件中均强调了“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针对医学院校立德育人问题,《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医学院校要推进医学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医德人文教育,借助课程思政改革趋势,着力培养医学生医德人文精神。医学院校是未来医务工作人员医德人文教育的起点和重要阵地,学校要坚持才与德同步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抓住课堂主渠道,加强课程思政改革,融入医德人文教学,培养忠于党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医学人才,重新思考要培养什么医学生、怎么培养医学生、为谁培养医学生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在医学生课程思政教学中更加重视医德培养。如何将医德人文教育元素有机地融入医学院校各类课程思政教学中,以及探索面向医德人文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研究热点。
医学研究主要对象是生物有机体,除研究体内各种有机物新陈代谢外,还要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变化、化学结构与毒性的关系,因而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和医学检验技术等医学专业中均有开设化学课程,特别是有机化学课程的开设所面对和覆盖的医学生范围非常广,是医学院校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且该课程具有显著可实验验证特性,非常适合植入医德和思政元素,实现对学生医德价值引领。但目前医学院校有机化学课程医德人文培养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结合方面仍存在滞后性,已有研究也主集要中在有机化学“思政元素挖掘”“思政融入途径”“思政教学方法”等方面,但针对医学院校在有机化学传统思政教学中融入医德人文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价模式研究等方面发力不足,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针对面向医德人文的有机化学课程思政育人评价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组在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中融入医德人文教育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重点探索构建医德思政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反馈体系,通过理顺学生内部评价和教师外部评价的评价反馈体系,为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引入医德人文育人评价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以便降低卷面考试成绩的权重,改进“平时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传统考核评价方式。再根据师生间不断接收到的反馈信息进行反思改善,通过反馈—改善—再反馈—再改善模式,教师能不断优化评价标准细则和教学模式,学生能不断调整学习状态和学习目标,保证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引入医德人文教育教与学的质量,通过制定学生内部评价和教师外部评价标准,以解决医德人文与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能否有效对应、有据可验、有序开展的问题,评价细则具体方案如图1。
一、学生内部评价标准
在进行有机化学医德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只是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评价,为了确保评价的质量、提高评价的有效性,评价的个体应该具有多样性,使之成为医德思政教学效果反馈的可靠保障。尝试建立一个能体现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的评价细则,制定一套学生互评细则和学生自评细则,创新面向医德人文的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模式,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更加全面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学生互评细则
首先,需明确学生之间的评价考核目标是学生形成评价能力的重要前提。评价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有机化学医德思政的学习效果,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故评价只是工具而非目的,其意义在于“诊断”而非“筛选”,是“奖励”而非“择优”。很多学生觉得考核是教师的事,在参与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因此,教师需促使学生明白互评的意义,认识到它对自己的推动作用,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其次,传统的评价过程过于简单化,学生对表彰与批评等评价结果的接受程度有较大出入。故需从学生主体身份的确立、评价细则的优化、评价经验的培养等重点方向入手,促进学生互评效果从差到好、从粗到精的提升。
本课题组在有机化学医德思政教学考评模式中,设计25分的学生互评权重,采用“学习互动6分”“学习改进6分”和“学习态度6分”“课后实践7分”四项基于学习情境的互评细则。教师一方面通过帮助学生搜集教学资料,或者提供自己整理的资料,引导学生增强评价意识、发现互相评价的要点;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师生反馈—改善—再反馈—再改善的模式优化学生互评细则。同时教师在学生互相评价的监督中,要始终保持公平、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通过讲解医德思政相关事例、建立学习小组、组织主题研讨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辩证借鉴、客观运用他人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该评价模式较传统考核机制在医德思政教学实践中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来往互助,让学生间形成互相学习、彼此督促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优势和价值。
(二)学生自评细则
首先,学生是有机化学医德思政教学的核心,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进而推动自身发展。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发现和纠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等,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意识到只有自评自纠才能有效且快速地调整自我行为、推动医德思政的学习。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自评,为了打消学生自我评价的顾虑和参加自评的勇气,教师应通过创造非竞争的“安全”评价环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对自己进行真正、合理的评价。
为了延续学生互评细则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评价模式在学生互评后增加了学生自评环节,在有机化学医德思政教学考评模式中,本课题组设计了25分的学生自评权重,采用了“学习缺点改进6分”“学习态度纠正6分”“学习交流反馈6分”“思政素材挖掘7分”四项基于学习情境的自评细则。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描述他们自己的各个方面情况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对自身的优缺点进行审视和反思,以持续地促进学生自我认识与提升,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以提高面向医德人文的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学习效果。
二、教师外部评价标准
教师作为有机化学医德思政授课的主导者,其在考核和评价体系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化学教育仍存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测试方法单一,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考评,主观性太强;评价方法比较粗糙,只有出勤率、课堂成绩和课后作业等。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中没有提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医德医风等素质,这会抑制学生的医德思政的学习热情,阻碍教师的因材施教。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评价效果,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了解和评价,以评价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制定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细则,这既有重视选拔的作用,也有鞭策、培养的作用。
(一)学习过程评价细则
首先,需明确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考核目标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意识到自己在学习化学知识、医德人文素养和医德思政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并能快速地调整学习方法和态度,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有机化学医德思政学习效果。如果只重视成绩结果,而不重视学习过程,势必会使学生对有机化学医德思政教育的认识和学习热情大大减弱,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医德人文培养是不利的。其次,学习过程评价方法应更加多样。面向医德人文的有机化学理论性较强、医德思政素材较多,在针对概念性较容易的知识点,考评可以在网上学习和在线考试中完成,但针对综合性较强且理解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可通过大作业、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因此,教师应灵活变通,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加强过程性考核,并对过程性考核进行详细的量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教学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启迪,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为了及时跟踪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反馈到后期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进和补充,本课题组在有机化学医德思政教学考评模式中设计了27分的学生过程评价权重,采用“学习目标5分”“课堂出勤5分”“课堂互动5分”和“课后作业6分”“课外交流6分”五项基于学习各环节的学习过程评价细则。在有机化学医德思政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不稳定易变化的过程,制定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考核评价细则必须重视各个环节的考核,学生才能清晰且及时地纠正自己的学习行为方法等,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及学习方法,从教师对学生的外部评价来提高面向医德人文的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学习效果。
(二)学习结果评价细则
学习结果评价是对有机化学课程思政融入医德人文教学效果的终极考核,本课题组在有机化学医德思政教学考评模式中设计了23分的学生结果评价权重,采用“医德论文5分”“医德心得6分”“期中测试6分”和“社会实践6分”四项基于学习成果考评的评价细则,通过这四项细则重点考评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医德素养三个方面的学习效果测评。
专业知识主要是通过写有机化学“医德论文”代替传统的期末考试评分模式,重点考核学生能否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杂化轨道和酸碱理论等,能否认真记录有机化学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能否认识到有机化合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治疗、传递和合成等专业化学知识,以及相关化学知识与医德人文之间的关系。专业技能主要是通过写有机化学“医德心得”打分,重点考核学生能否理解面向医德人文的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目标,能否将医德人文素材应用到化学理论知识中去等。医德思政素养主要是通过“期中测试”和“社会实践”打分,重点考核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医德思政意愿与激情,是否能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持续提高自己面向医德人文的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知识储备,是否参加过医疗下乡、关爱孤寡老人和扶贫助农等社会志愿实践活动,能否在系列社会实践中对医德人文有所感悟和升华等。
三、结束语
本课题组选定两个大一临床专业本科班级共100人进行有机化学“医德+思政”的教学实践,其中一个对照班共50人采用“平时分20分+期中考试30分+期末考试50分”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最终成绩考核,另外一个实验班共50人则采用“学生内部评价+教师外部评价”的新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最终成绩考核,要求这两个班入学成绩、男女比例等无统计学差异。经过一学期教学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对各自考核评价模式满意度(问卷回收率100%),最终考核成绩分数和对考核评价模式满意度情况分析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实验班最终考核高分段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班,在实验班所实施的新教学评价模式可明显提高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效果,且实验班大部分学生对新模式教学实施的满意度很高,认为“学生内部评价+教师外部评价”的教学评价模式提高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学习效率和医德人文的育人效果,且对新教学评价模式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班用传统模式教学的满意度。
完善评价体系是提高面向医德人文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重点步骤,通过制定50分的学生内部评价和50分的教师外部评价标准,以解决医德人文与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能有效对应、有据可验、有序开展的问题。通过制定学生内部评价和教师外部评价标准,同时强调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学习和医德人文素养的培养,既体现了学生互评和自评的主体性,又突出了教师评价的重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医德人文的学习热情和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保证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引入医德人文教育教与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莹莹.成人高等教育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23(3):40-44.
[2] 陆秀宏,江春豪,彭世林,等.课程思政融入《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23,37(7):169-172.
[3] 于金涛.“有机化学”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以“醛酮”为例[J].云南化工,2022,49(9):155-156,162.
[4] 朱晓彤,路秋丽.《医用有机化学》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35-37.
[5] 何芝洲,陈国术,史文静,等.以金课为标准的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24):25-32.
[6] 陈向群,宋英,刘淑娟.探索《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广州化工,2022,50(14):265-267.
[7] 张璐璐.《电气系统安装与控制》课程考核评价的实践与探索[J].山西青年,2023(21):96-98.
[8] 董文歆,戚洪祥.学生评价素养的内涵、价值及培育[J].江苏教育研究,2023(19):61-65.
[9] 李凌艳,张志红.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打通教育评价改革的“最后一公里”[J].中小学管理,2022(11):9-12.
[10] 林梅香,徐建华.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3,9(22):26-29.
[11] 柳剑.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20):31-33.
[12] 陈雯雯,刘志凌.强化过程考核机制的有机化学课程评价方式改革[J].云南化工,2023(11):166-168.
[13] 王秀华,闵永智,李红.混合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3(20):148-151.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