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智慧化课堂构建研究

2024-08-19 00:00:00贺林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15期

【摘要】本文旨在构建高中数学智慧化课堂,以提升教学有效性.第一,通过信息技术导课,为智慧课堂奠定基础;第二,在教学中创设具体情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促使其更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第三,通过巧妙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第四,借助微课辅助教学,有针对性地突破知识重点和难点;第五,打破固有的课堂时空限制,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这些策略的综合实施,有利于构建智慧课堂,使学生更加主动、深入地进行数学学习,为提升高中数学教育的有效性探索新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智慧化课堂;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是学习生涯中的重要节点,对学生的学术基础和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满足现代教育需求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且教学效果时好时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寻找并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因此,对高中数学智慧化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智慧化课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创造出更加个性化、高效、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智慧化课堂的构建策略和实践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希望为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助力.

1 借助信息技术导课,做好智慧课堂铺垫

借助信息技术导课,是构建高中数学智慧化课堂的关键一步.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传递效率,更直观、生动地呈现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学生提供更具体、形象的学习体验[1-2].同时,信息技术可以轻松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更XRENANc2nHCXueD+tOOPQaF3BjmuEYjUhvUavClayyk=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拓展数学教学的形式,通过虚拟实验、模拟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科的吸引力.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构建在线学习社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推动其对数学学科的深度学习.

例如 以“三角函数的应用”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给出定义、公式和应用场景,然后进行练习.但在智慧化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一个更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与三角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一个灯塔位于海岸线的A点,一艘船从B点出发,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向C点行驶.船在行驶过程中与灯塔的距离如何变化?”这样的问题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动态图像或模拟动画,展示船在行驶过程中与灯塔距离的变化情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本质,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和求解,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样的智慧化课堂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2 善于创设具体情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高中数学智慧化课堂的构建中,创设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形成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其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际问题背景,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数学实验和案例[3-4].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学生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发展其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 以“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为例,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通过公式和计算来掌握相关概念和应用.然而,在智慧化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国际象棋棋盘的问题情境,其中第一个格子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放2粒,第三个格子放4粒,以此类推,每一个格子的麦粒数是前一个格子的两倍.当棋盘所有格子都放满时,一共需要多少粒麦子?通过这个具体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自然地引入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归纳和推理,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列求和和数学归纳法进行计算和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列与数学归纳法,还能够培养其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学生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3 巧妙设计课堂提问,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在高中数学智慧化课堂的构建中,通过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积极思考.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深入思考,确保问题的设计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核心概念和关键方法.同时,问题应具有层次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能够逐步深入思考.此外,问题还应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设计,可以成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5-6].

例如 在教授“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巧妙的问题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何在三维空间中表示一个点或一个方向,以帮助学生回顾三维空间中的基本概念.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向量如何进行加法、数乘和点乘运算,以及这些运算在几何中有什么意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向量的运算性质并建立起向量与几何之间的联系.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稍有挑战性的问题,如给定两个向量,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垂直,并要求学生用向量的性质证明,以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向量方法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巧妙提问,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探索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知识点.

4 利用微课辅助教学,突破知识重点难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已成为高中数学智慧化课堂的重要辅助工具.凭借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特点,微课有助于学生迅速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微课辅助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反复观看、思考,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制作优质的微课,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精心设计,突出重点、解析难点,并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元素,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掌握知识.同时,微课还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和应用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 “圆锥曲线及其性质”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关于圆锥曲线基本概念的微课,通过动画演示和互动讲解,让学生清晰理解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同时,穿插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如天体运动轨迹、光学性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圆锥曲线的性质和解题方法制作一系列微课,分别讲解离心率、焦点性质、准线等关键知识点,并结合典型例题进行解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自主选择观看和学习,通过这样的微课辅助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掌握圆锥曲线的知识体系,突破这一难点.同时,微课的自主学习模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 打破固有课堂时空,开阔学生知识眼界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往往局限于固定的课堂时空,学生主要依赖教师讲授和教材呈现来获取知识[7-8].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库等途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借助网络技术,学生还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数学知识和学习资源,跨越地域限制,与全球的数学爱好者交流学习,分享思想.

例如 以“数列极限”为例,传统课堂中学生主要依赖教材和教师讲解来了解其定义和性质.然而,在智慧化课堂环境中,学生可以借助在线资源和数学软件,更自主地探索和深入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在线视频教程,学生能够了解到数列极限的历史背景和应用领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增加

学习兴趣.同时,利用数学软件如Matlab或GeoGebra,学生能亲自试验和观察数列的变化趋势,加深对极限的直观印象.此外,参与数学论坛或在线社区,学生可以与其他学生、教师或数学爱好者交流关于数列极限的疑问和见解,促进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共享.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列极限的基本知识,还能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眼界也得以开阔,延伸到更广阔的数学领域.

6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智慧化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教师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本导向,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优化教学流程和知识呈现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个人专业能力,积极探索创新,以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设更具启发性和互动性的学习场景,并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此外,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教KZMXnTAxlMJUlO5g5vvttct/YPnhsCZGRLJQInkTCIQ=师应注重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这样的努力,可以期待学生在数学学科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为其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雪玲.变易图式下的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3(18):9-12.

[2]李洋.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智慧型课堂的策略[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10):112-114.

[3]石宝珠.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创新[J].高考,2023(14):105-107.

[4]谢亮贤.智能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J].高考,2023(13):127-129.

[5]郭琪.谈“以生为本”的高中数学智慧课堂建构[J].数学教学通讯,2023(09):56-58.

[6]刘雪莹.智能时代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04):19-21+33.

[7]刘雪莹.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原则及实施策略[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01):56-58.

[8]白晓曦,王超.高中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1):32-34.